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蘇芋蘭

鎖定
流蘇芋蘭(Nervilia cumberlegei Seidenf. & Smitinand)是蘭科芋蘭屬的植物,塊莖卵圓形或球形,長0.7-1.2釐米,直徑6-7毫米,花期5月中旬。分佈於台灣中部(南投)和泰國,生長於海拔約800米的山坡草地。
中文名
流蘇芋蘭
拉丁學名
Nervilia cumberlegei Seidenf. & Smitinand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芋蘭屬
流蘇芋蘭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

流蘇芋蘭形態特徵

塊莖卵圓形或球形,長0.7-1.2釐米,直徑6-7毫米。葉1枚,無毛,腎形或心形,長2.3-4.3釐米,寬3-5.2釐米,兩面綠色,邊緣具不整齊的細鋸齒;葉柄長8-10毫米。花葶直立,長7-9釐米,基部具2-3枚披針形的鞘,頂部具2-3朵花;花苞片小;花先於葉,不倒置;花梗長3-4毫米;子房長4-5毫米;萼片綠色;中萼片線狀長圓形,長14毫米,寬2.1毫米;側萼片鐮狀,長14毫米,寬2.4毫米;花瓣與萼片相似,線狀橢圓形,長12毫米,寬2毫米,綠色;唇瓣長圓形,長13毫米,寬5毫米,基部淡黃綠色,先端白色,先端不明顯的3裂且具流蘇狀細裂片,上面具披針形的乳頭狀突起;乳頭狀突起在唇瓣先端變為較長且更密集;蕊柱直立,棒狀,長7-8毫米;花葯不明顯2室,圓錐形,寬1.8毫米;藥帽厚,藥室頂生。花期5月中旬。 [1] 

流蘇芋蘭生長環境

流蘇芋蘭生長於海拔約800米的山坡草地。 [1] 

流蘇芋蘭分佈範圍

流蘇芋蘭分佈於台灣中部(南投)和泰國。 [1] 

流蘇芋蘭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