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動損失

鎖定
在內流中,通常更關心的不是流動阻力,而是流動損失。雖然很多時候阻力大就代表損失大,但由於它們分別對應的是動量和能量的變化,因此其本質是不同的。流體在邊界層內既產生動量虧損同時也產生能量虧損,這時阻力與損失的變化趨勢一致。但對尾跡區來説,在物體尾緣處和其後一定距離處的動量虧損基本上相同,但能量虧損有較大的差別。或者説,流體只在與物體接觸的表面上產生阻力,一旦離開了物體,就不再產生阻力了。但尾跡區的速度虧損會在下游持續發生剪切作用,還在不斷產生流動損失。
中文名
流動損失
外文名
Flow loss
分    類
流動阻力損失與衝擊損失
原    因
阻力的存在
主要內容
葉型損失和二次流動損失
出現場合
風機和泵等流體機械中

流動損失產生過程

以最簡單的小球碰撞來理解動量能量的關係。在光滑平面上,一個速度為V的小球正碰一個靜止的同樣小球,如果第一個小球完全停下,第二個小球以速度礦彈出去,則動量和能量都是守恆的,這種情況發生在完全彈性碰撞中。如果兩個小球粘在一起以速度V/2運動.則動量仍然是守恆的,但動能就變為了原來的1/2,這種情況屬於塑性碰撞。損失的動能轉化成了內能。可見,能量變化並不一定對應着動量變化,動量守恆的前提是無外力,而機械能守恆的前提則要苛刻得多。
小球的塑性碰撞導致機械能不可逆地轉化成了內能,這種塑性在流體中對應着粘性。根據能量方程可知,粘性產生的耗散主要是通過流體微團之間的剪切運動造成的,因此凡是存在速度梯度的地方就會有流動損失。對於一個沒有分離的繞翼型流動,損失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物體表面的摩擦損失,另一個是流體離開物體後在尾跡內的摻混損失。實際流動中最大的速度梯度幾乎總是發生在壁面附近的邊界層內,因此壁面附近會產生比較大的損失。然而,在有大面積分離存在的流場中,分離區才是損失的主要來源。這是因為雖然邊界層內的局部流動損失最大,但受影響的流體卻不多,分離區則常伴隨着大尺度非定常的渦旋運動,將大量主流的流體牽連進有較強剪切作用的分離區中。在風機和泵等流體機械中,除了邊界層的摩擦損失、尾跡的摻混損失以及分離引起的摻混損失之外,還會存在大量的“二次流動”摻混損失。所謂的二次流動,就是那些與設計的流動方向垂直的速度分量構成的流動。這些二次流動的存在造成整個主流區也存在大量的剪切作用,產生可觀的損失。 [1] 

流動損失主要內容

流動損失包括兩部分:
(1) 流動阻力損失。它相當於流體流動過程中的沿程阻力損失hi和局部阻力損失hj其值與流道的粗糙程度,各部件的形狀、尺寸和它們之間的組合情況有關。
(2)衝擊損失。流體在葉片中的流動,在設計工況下,相對速度方向與葉片-致,無衝擊損失,但當泵與風機在大於設計流量下運行時,進口速度三角形的流動角大於進口安裝角,在葉片的工作面區流體會嚴重脱壁而形成較強的渦旋區,導致較大的撞擊損失。反之,當流量小於設計流量時,進入流體發生正衝角,在葉片的非工作面區形成較小的渦旋區,產生較小的撞擊損失。由於止衝角時損失小,且又可以增大人口流道過流斷面面積,降低進口流速,有利於提高泵的抗汽蝕性能,故允許泵(風機)在低於設計流量下工作。 [2] 

流動損失葉型損失

流動損失主要包括葉型損失和二次流動損失,其中葉型損失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①葉型附面層中的摩擦損失:氣流流過葉柵時,由於空氣的黏性作用,在葉柵表面會形成附面層。附面層內空氣流動就有摩擦損失。
②尾跡中的渦流損失:當氣流分別由葉背和葉盆流到葉型後緣處時,兩邊的附面層匯合而成為葉片的尾跡,另外上、下表面附面層在後緣匯合時,還會生成渦流區,由於黏性作用,旋渦運動所消耗動能轉變為熱能,這就是尾跡損失。
③尾跡和主流區的摻混損失:由於尾跡中的氣流速度小,而主流區的氣流速度大,這樣在尾跡和主流區之問存在着較大的速度梯度。在尾跡和主流區混合時,速度要調勻,這個混合過程就有損失。
④附面層分離損失:氣流從葉型前緣向後緣流動的過程中,壓力是不斷提高的,在正壓力梯度的作用下,可能會產牛附面層分離,特別是激波附面層干擾導致的附面層分離產生的損失,
⑤激波的波阻損失:當葉柵通道中出現超聲速區時,就會產生激波,氣流流過激波時,總壓下降,這稱為激波損失。 [2] 

流動損失等截面管道的流動損失

對於等截面管道的完全發展段的流動,其各截面上的流動速度完全相同,且都是平行流動的。取任何一條流線,沿流動方向的流速並不改變,壓差力與黏性剪切力平衡,因此流體的靜壓是沿流向下降的。顯然這時候伯努利方程是不適用的,或者説流體的總壓是不守恆的。假設壁面是絕熱的,則總壓下降直接代表了流動損失。由於流速不變,總壓降低完全由於靜壓降低體現,因此靜壓的降低量也就直接代表了流動損失。
也就是説,對於不可壓縮管道的層流流動,損失只與速度沿徑向的梯度有關。因此,可以説管流的損失產生於所有區域,因為管道里到處都存在着剪切流動。任何增加這種剪切作用的因素都會導致流動損失的增加,例如增加平均流速、減小管徑等都會增大徑向速度梯度,從而使損失增加。按理説,流動損失意味着宏觀的動能不可逆地轉化為內能的過程。但管流的流速卻保持不變,體現為靜壓的下降。這是由於黏性力一直在通過剪切作用將流體的宏觀動能轉化為內能,但同時,流體的壓力勢能還在不斷地轉化為動能。壓力勢能轉化成多少動能,粘性就損失多少,它們之間是一個動態平衡關係。可以認為管流是一個壓力勢能不斷地轉化為內能的過程,但這種轉化必須通過流動來實現。 [1] 
參考資料
  • 1.    王洪偉.我所理解的流體力學: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12
  • 2.    黃燕曉,瞿紅春景.航空發動機原理與結構:航空工業出版社,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