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借

鎖定
流借是貨幣的流通。北宋熙寧十年 (1077年),沈括回答神宗實行青苗、免役二法後致使“公私錢幣皆虛”的原因時説:“錢利於流借。十室之邑有錢十萬,而聚於一人之家,雖百歲,故十萬也。貿而遷之,使人饗十萬之利,遍於十室,則利百萬矣。遷而不已,錢不可勝計。今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減萬緡,使流轉於天下,何患錢之不多也。”(《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八三)。認為貨幣不應死藏而應不斷地處於流通之中。貨幣流通速度越快,同量貨幣的相對數量越大,因而極少的貨幣量藉助於快速流轉,就可以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沈括的上述觀點是世界較早出現的關於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流通數量關係的理論。 [1] 
中文名
流借
提出者
沈括
出    處
續資治通鑑長編
時    代
宋朝

流借典出

貿而遷之,使人饗十萬之利,遍於十室,則利百刀矣。遷而不已,錢不可勝計。”他對貨幣流通速度本身的闡述不僅十分明確,而且在闡述了怎樣增加貨幣的絕對量以後,接着就論及貨幣流通速度問題,足見他已十分明確流通速度對通貨數量的作用。這是世界上較早出現的關於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流通數量關係的理論。

流借經濟思想史的地位

《續資治通鑑》提到宋代沈括之言:“錢利於流……貿而遷之,使人饗十萬之利,遍於十室,則利百萬矣。”如此貨幣流通的相同概念,較英國學者洛克領先600年。
自17世紀以來,古典經濟學家一直認為貨幣之於經濟體系,如同血液之於身體一般,其存量的多寡、流速的快慢,對景氣的榮枯影響甚鉅。貨幣流通速度除繫於景氣榮枯及消費傾向外,也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密切相關。
西方經濟史上首位注意到貨幣數量流通對景氣影響的學者是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洛克除了以力斥君權神授,支持社會契約為人稱道外,他同時也善於觀察經濟現象,著有《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價值的後果》一書,在這本書裏,他強調貨幣數量對貿易的重要。
洛克説:“貿易所以需要一定比例的貨幣,是因貨幣在流動的過程中會推動許多貿易的齒輪,但一國到底需要多少貨幣數量?卻很難確定,因為影響經濟的不僅取決於貨幣的數量,也取決於貨幣的流通速度。”
洛克為讓讀者明白貨幣數量與流通速度的關聯性,特別在書中進一步解釋:“同一個先令,有時也許在20天裏,起了支付20個人的作用,有時卻一連100天都存留在同一個人的手上,這使我們很難精確地估算貿易所需要的貨幣數量到底是多少。”
各國央行向來管得了貨幣的數量,卻管不了貨幣的流通速度,如果貨幣流通的速度很慢,或是做無謂的流通,貨幣數量再多也難以對經濟起振衰起敝之效。而貨幣流通速度除了繫於利率、景氣榮枯及消費傾向外,也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密切相關。
洛克以賭場為例表示,所有的賭徒都持有許多貨幣,這些貨幣隨着骰子在桌上轉來轉去,而從張三流到李四,李四流到王五,貨幣流通速度雖快,但這樣的流通對經濟無甚助益。
貨幣在賭場內流通無甚助益,但洛克認為無所事事的店主比賭徒更壞,因為他們把更多的貨幣攬在手中,使其無法流通。20世紀初經濟學家費雪(Irving Fisher)提出“交易方程式”指出貨幣流通速度的重要:PQ=MV,這一方程式意謂物價乘以總產量等於貨幣數量乘以貨幣流速,貨幣流速對總體景氣、物價的影響一目瞭然。
沈括認為貨幣流動得愈頻繁,所創造的景氣擴散效果愈大。
然而這麼奧妙的經濟原理,洛克雖是西方經濟史上的第一人,但卻仍落後中國宋朝沈括有600年之久,沈括以《夢溪筆談》一書享譽當代,對科學、經濟、政治涉獵頗深,他於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回答宋神宗問題時,談到有關貨幣對商業活動的影響時即提出和洛克同樣的概念。
沈括説:“錢利於流,借十室之邑,有錢十萬,而聚於一人之家,雖百歲故十萬也。貿而遷之,使人饗十萬之利,遍於十室,則利百萬矣。遷而不已,錢不可勝計,今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減萬緡,使流轉於天下,何患錢之不多也。”
沈括所處的年代,莫説貨幣理論,恐怕連總體經濟的基本概念也是聞所未聞,但沈括善於觀察市場的變化,並且勤於抽象思考,於是當宋神宗憂心舉國的貨幣數量太少時,能提出上述的看法,為神宗釋疑。
沈括這段文字直接論及貨幣流動速度,認為貨幣數量再多,如果只是聚於一人之家,對商業活動毫無助益,如果能夠流動,流動得愈頻繁所創造的景氣擴散效果愈大,這樣一個觀點與洛克幾乎完全一致,顯見經濟問題散見於日常活動之中,只要深入觀察,認真思考,即可成一家之言。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