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萬進

鎖定
洪萬進(Hong Wanjin) [2]  ,1960年4月 [12]  ,細胞生物學家,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國家科技研究局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院長。 [3] 
洪萬進於1978年—1982年就讀於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動物學專業;1987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生命科學系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1988年—1989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生命科學系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12]  ;1989年任職於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2006年任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細胞生物學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人才計劃 ” [6]  ;2010年入選“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同年任廈門大學藥學院座教授 [3]  [9]  ;2011年任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院長 [1]  ;2022年 當選為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 [5]  ;2023年入選“亞洲100名科學家”。 [4] 
萬進長期從事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 [3] 
中文名
洪萬進
外文名
Hong Wanjin
出生日期
1960年4月
畢業院校
紐約州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2年當選為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

洪萬進人物經歷

1960年4月,洪萬進出生。
1978年,畢業於福建省寧化第一中學
1978年—1982年,洪萬進就讀於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動物學專業。
1987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生命科學系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
1988年—1989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生命科學系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12] 
1989年,任職於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
2006年,任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細胞生物學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人才計劃 ”。 [6] 
2010年,入選“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同年,任廈門大學藥學院講座教授。 [3]  [9] 
2011年,任新加坡科技研究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院長。 [1] 
2022年 ,當選為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 [5] 
2023年,入選“亞洲100名科學家”。 [4] 

洪萬進主要成就

洪萬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洪萬進主要研究方向為蛋白質轉運及腫瘤細胞生物學。和其課題組在囊泡轉運調控領域鑑定並研究了半數以上已知的哺乳動物囊泡轉運SNARE模型相關蛋白;在癌細胞生物學領域發現hbrm是一種新的與腫瘤抑制因子(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發生相互作用的蛋白,且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TAZ是一種新的癌基因,能夠促進細胞遷移、侵襲和腫瘤發生。 [11] 
  • 學術論文
截至2022年12月,洪萬進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已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癌細胞(Cancer Cell)》《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uture and Molecular Biology)》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270餘篇,引用>27000次,H-index為91。 [9] 
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92年
The 17-residue transmembrane domain of b-galactoside a2,6-sialyltransferase is sufficient for Golgi retention
《J. Cell Biol.》
1993年
The SXYQRL sequence in the cytoplasmic domain of TGN38 plays a major role in trans-Golgi network localization
《J. Biol. Chem.》
1994年
Localization of the KDEL receptor to the Golgi complex and the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 in mammalian cells
《J. Cell Biol.》
1995年
A role for retinoblastoma protein in potentiating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by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Nature》
1996年
GS28, a 28 kDa Golgi SNARE that participates in ER-Golgi transport
《Science》
1997年
A SNARE involved in protein transport through the Golgi apparatus
《Nature》
2001年
SNX3 regulates endosomal function via its PX domain-mediated interaction with PtdIns(3)P
《Nature Cell Biology》
2002年
Early/recycling endosomes-to-TGN transport involves two SNARE complexes and a Rab6 isoform
《J. Cell Biol.》
Inter-organellar regulation of lysosome positioning by the Golgi apparatus through Rab34 interaction with Rab-interacting lysosomal protein RILP
《Mol. Biol. Cell》
2003年
Interaction of Arl1-GTP with GRIP domains recruits autoantigens Golgin-97 and Golgin-245/p230 onto the Golgi
《Mol. Biol. Cell》
2004年
A role of endobrevin/VAMP8 in regulated exocytosis of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Dev. Cell》
2008年
A role for TAZ in migration, invasion and tumorigene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Cancer Res》
2009年
TEADs mediate nuclear retention of TAZ to promote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J. Biol. Chem.》
2010年
Structural basis of YAP recognition by TEAD4 in the Hippo pathway
《Genes & Dev.》
2012年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Vgll1-TEAD and the YAP-TEAD complexes
《Structure》
2013年
Loss of sorting nexin 27 contributes to excitatory synaptic dysfunction by modulating glutamate receptor recycling in Down’s syndrome
《Nature Medicine》
2014年
A role of sorting nexin 27 in AMPA receptor trafficking
《Nature Commun.》
2015年
An oncogenic role of Agrin in regulating focal adhesion integrit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17年
Agrin as a mechanotransduction signal regulating YAP through the Hippo Pathway
《Cell Reports》
Deubiquitinating Enzyme USP9X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via LATS Kinase and Core Components of the Hippo Pathway
《Cancer Res.》
參考資料 [8] 
  • 發明專利
截至2022年12月,洪萬進已獲得2項美國發明專利,2項PCT專利。 [9] 

洪萬進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洪萬進指導培養的一大批科研人才成為科學企業家、大學講師等,其中17人獲得新加坡國家級榮譽和成就,包括青年科學家獎、國立研究基金會獎學金和研究金。 [1] 

洪萬進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9年
國家最高科學獎 [1] 
新加坡政府
2003年
新加坡國慶獎之總統嘉獎 [4] 
新加坡政府
2022年
新加坡總統科學與科技獎 [1] 
新加坡政府
2022年
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 [5] 

洪萬進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7年7月
《生物化學雜誌(J. Biol. Chem.)》編輯委員會委員 [10] 
2008年5月
廈門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委員會委員 [7] 
-
《Biosciences Reports》主編 [4] 
《Molecular Membrane Biology》副主編 [4] 
《Traffic》編委 [4] 
《Science Signaling》編委 [9] 

洪萬進人物評價

“洪萬進在新加坡生物醫學科研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新加坡總統科學與科技獎”評委會評) [1] 
“洪萬進是國際知名細胞生物學家,在病毒學和癌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也具有深厚造詣。”(廈門大學校友總會評) [3] 
“洪萬進在建立新加坡生物醫學科學研究生態系統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評) [4] 
“洪萬進在膜轉運和癌症信號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以及在推進當地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For his seminal research on membrane trafficking and cancer signalling, and leadership in advancing loc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research)。”(新加坡國家科學院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