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福遠

鎖定
洪福遠,1940年10月出生,貴州安順人。從事蠟染藝術三十餘年,設計圖案上千種,發表作品上百件,獲各種獎項數十次,有百餘件蠟染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及省,市博物館等收藏。 [1] 
中文名
洪福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0年10月
出生地
貴州安順
性    別

洪福遠人物簡介

1988年受輕工部表彰,被評為全國工藝美術優秀專業技術人員。1990年,貴陽、蘇州等地美協為其舉辦個人蠟染藝術展,同年被選拔為安順首批地級專業拔尖人才。1994年參與上海浦東新區中華文化博覽會展出作品,同年又在南京師範大學等地辦展。1995年台灣高雄佛光山為其舉辦"福遠蠟染藝術展"。1996年在杭州參與中國民間藝術大展,作品"絲路明珠"榮獲金獎。1997年6月赴北京參加"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精品展"。1998年8月在北京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上,作品"中華臉譜系列"又獲金獎。代表作品還有中華龍紋藝術系列、中華古鼎、饕餮紋飾系列、漢畫藝術系列、鳥蝠魚蝶組花系列、佛教藝術系列等等,著有文章《民族藝術精魂尋》、《蠟染設計初探》、《走自己的路》等。

洪福遠相關事件

洪福遠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後來着迷於蠟染。他經常翻山越嶺到苗族、布依族的山寨,向當地人學習蠟染技術,並收集圖案,與當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洪福遠説: “當時我下農村,看到少數民族,特別是苗族和布依族雖然當時生活非常艱苦,但是對他們民族文化,對民族傳統的東西非常重視。他們的心完全用在民族的圖騰文化上。我也是受了民族感情的影響,民族文化的影響,走上了民族文化研究的道路。”
隨着瞭解的增多,洪福遠越發喜愛蠟染這種古老的藝術。他認為,蠟染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的民間藝術,它的圖案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歷史、文化、民族感情。洪福遠説: “它(蠟染)有很多圖案,特別是鳥和魚的組合圖。它是複合性圖案,它有鳥,又有蝴蝶,又有魚蟲,全部組合起來,表現了自然生活的和諧。苗族崇尚萬物有靈,把小蟲、小草當作非常有靈氣的東西來表現。”
洪福遠把這種魚、蝶組花圖案組合稱為是世界上獨有的,它近看是魚、蝴蝶,遠看像花。這種圖案有豐富的動物形象,包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蠟染是貴州少數民族婦女使用最多的裝飾品,頭巾圍腰、綁腿、傘套、枕巾、書包、揹帶等,都使用蠟染。洪福遠從事蠟染工藝40餘年,設計的各種圖案上千種。他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對貴州各民族傳統紋樣有深入研究,人們在他的作品中可以領略到貴州各少數民族蠟染藝術的風采。他的《中華龍紋大觀》是一幅表現中國龍文化的作品。洪福遠介紹説:“《中華龍紋大觀》,也是用原始蠟畫手工藝表現。它從原始時代的龍紋,有的像青蛙,有的像蚯蚓,有的像魚,發展到唐宋元明清,中華五千年史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各個朝代的龍紋典型在我這張作品裏都有表現了。”
《中華龍紋大觀》包含了中國各個時期龍紋的形象,洪福遠花了幾年的時間收集資料,從中選取典型的形象。與此同時,洪福遠創作了大批表現貴州苗族、布依族生活場景的蠟染作品,如《苗家姐妹》、《布依山寨》、《魚喜蓮花》等,這些作品都非常生動有趣。
洪福遠對蠟染有着深厚的感情。為了能以文養文,通過與蠟染有關的經營活動籌錢支持自己的事業,幾年前他成立了一家蠟染藝術館,集蠟染製作工藝、藝術表演、收藏、新產品開發為一體,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這裏已經收藏了大量珍貴的蠟染民間作品。作為一名民間藝術家,洪福遠覺得自己有義務保護國家的傳統文化。他説:
“經濟上在世界上強調一體化,但是文化要強調多元化,如果各個國家不保護好自己的文化,那將來世界就不會豐富多彩了。而且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團聚力,民族有文化,才會顯出民族的存在,所以民族文化一定要加以保護。”
1999年,洪福遠被中國文化部授予“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稱號。他的蠟染作品被國家博物館及多家省市博物館收藏。近年來,洪福遠潛心於收藏和創作,他的作品常巡展於中國各地,以及日本、美國等國家。

洪福遠出版圖書

洪福遠人物榮譽

2019年11月,洪福遠入選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