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

鎖定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於2006年7月底在泗洪縣破土動工,館址位於國家級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北側的濕地開發區。濕地博物館佔地面積80畝,總投資1200萬元,於年底竣工,是江蘇省第一個濕地生態博物館
中文名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
地理位置
宿遷市泗洪縣洪澤湖濕地景區內
類    別
自然博物館
開放時間
2006年7月
地    點
泗洪縣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參觀信息

地址:江蘇省 泗洪縣東南部(洪澤湖邊上),城東客站乘坐濕地自然保護區專線客運即到。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建築佈局

博物館外部採用仿生技術和生態材料,將生態美學與現代建築風格有機融合,彰顯洪澤湖濕地自然景觀特色。該館由門廳、序廳、濕地生態廳、珍禽標本廳和濕地演變廳組成。擁有濕地自然類標本400餘件,其中國家Ⅰ、Ⅱ級保護動物30件,化石及其它標本400件。它把洪澤湖的形成、歷史演變、濕地科普知識和保護區發展過程、總體規劃和建設目標等大量內容,運用多媒體及聲、光、電技術,以實物、沙盤模型、燈箱和圖片形式濃縮,生動、逼真地再現在人們面前。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博物館主題

博物館具有收藏、科普、科研、觀賞等多種功能,博物館一層為面向公眾的展示廳,通過燈箱、沙盤以及動植物標本等各種仿真手段,全面翔實地展示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風貌和特點;二層為科研辦公區;負一層為水下監測館。我們在一樓沿順時針方向依次參觀四個展廳。 [1]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濕地文化

序廳—“濕地文化”:通過燈箱、沙盤等方式,向觀眾傳授表述最權威、最科學、最準確的有關濕地和洪澤湖濕地知識和重要意義。如“《濕地公約》將濕地定義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小於 6米的水域。”我感覺比教科書表述的還要專業,在一個縣域的文化環境中,傳播最新的環境理念、環保思維、生態戰略,難得哦。“濕地是地球的腎臟”,有效保護,文化先行。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濕地生態

展示一廳—“濕地生態”:通過壁畫、模型等仿真手段,展示洪澤湖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風貌和特點,表現出這裏獨特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景觀。讓觀眾可以克服季節和活動範圍的侷限,隨時都可以在小小的展廳裏領略到最經典的濕地自然風光。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濕地鳥類

標本展示廳—“濕地鳥類”: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鳥類眾多,留鳥、候鳥、遷徙鳥都有,其中有的還屬於國家級、全球保護的鳥類。可誰能有緣在此與它們一一相會呢?標本展示是最好的選擇,何況配有最權威的説明文字。在標本展示廳中部有一個小木屋,裏面珍藏着這裏最有名的鳥類標本:大鴇和丹頂鶴。你知道大鴇名字的由來嗎,相傳古人發現,它們總是成羣生活在一起,每羣的數量總是七十隻形成一個小家族,於是乎把它的集羣個數聯繫在一起進行命名,在鳥字左邊加上“七十”字樣,就構成了“鴇”,古人的觀察、表達能力真強! [2]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濕地演變

地理演變廳—“濕地演變”:用生態復原、化石、地層剖面等科學的語言,專業的表述濕地的變遷過程。首先是“醉猿的故鄉”,用栩栩如生的場景再現了距今約為1200~1500萬年的中新世,下草灣地區的生態景觀;接着是出自當地的化石標本,其中有發現於泗洪縣峯山鄉的中新世中期的杉樹木化石;還有一面牆的“下草灣地層剖面”,清晰的表現出三層不同的底層和其中埋藏的化石。

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歷史古訓

博物館展廳外的牆壁上,安裝了許多介紹我國曆史上名人的牌匾,其中有明代廉臣金純,“懸魚太守”楊續,清正廉明的于謙等,以及近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林則徐,現代“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形成一條“文化長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