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浩

(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

鎖定
洪浩,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河南大學中原武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武術七段,孫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 [1] 
中文名
洪浩
畢業院校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畢業院校
上海體育學院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務
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

洪浩人物介紹

洪浩,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國家級武術裁判,孫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多次擔任全國武術比賽裁判長、中國武術段位制國考考評長 [1] 
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主持省部級課題15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論文曾入選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並連續在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上進行專題主報告;
出版學術專著17部;是《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理論教程《武術概論》《少林功夫段品制系列教程》執行主編,《孔子學院武術師資理論培訓教程》主編。
擔任第一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動作創編組組長,主持研製的《河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被河南省政府採納並全文發佈;
先後參與起草了《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0-2014年)》《中國武術發展五年規劃(2016-2020年)》《新中國武術六十年》等文件,參與了《<中國武術段位制>管理辦法》《武術功力競賽規則》等武術標準的制定工作;主持研製了《少林功夫段品制》 [1] 

洪浩研究方向

傳統武術現代化,武術國際化傳播 [1] 

洪浩教授課程

1、民族傳統體育概論
2、中西體育文化比較
3、武術教學與訓練理論
4、中國武術史
5、武術技術與理論 [1] 

洪浩學習經歷

1991年9月—1995年6月 學士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1998年9月—2001年6月 碩士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2001年9月—2004年11月 博士 上海體育學院 [1] 

洪浩科研項目

2007.6-2008.12-主持-中國傳統武術現代化發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編號:07CTY012)
2008.1-2010.12-主持-武術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省部級軟科學(編號:082400450680)
2009.12.31-主持-武術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研究-省部級(編號:2008CTY003)
2009.6-2010.9-主持-太極拳理論體系及其形成研究-省部級(編號:1342SS09031)
2010.08-2011.12-主持-技術與思想:太極拳理論發展研究-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編號:2010BTY001)
2012-02-2013-10-主持-太極拳養生思想研究-國家體育總局科研項目(編號:1632SS12025)
主持-武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河南省教育廳2012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一般項目 [1] 

洪浩學術任職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青年學者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副秘書長 [1] 

洪浩發表論文

[1]洪浩,胡繼雲. 文化安全:傳統武術傳承人保護的新視閾[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06:53-58.
[2]洪浩. 武術段位制引入中小學教學必要性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7:115-118.
[3]洪浩. 武術奧運戰略的新思考[J]. 搏擊(武術科學),2010,09:1-2+5+3.
[4]謝燕歌,洪浩.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探索與思考[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01:94-99.
[5]洪浩. 回眸與反思:武術套路現代化[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1:2.
[6]洪浩. 現代化語境中的武術門派[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4:2.
[7]洪浩. 十年規劃:武術段位制發展新時代[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5:2.
[8]洪浩. 中小學:武術段位制推廣的基石[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7:2.
[9]洪浩. 回眸與反思:武術格鬥現代化[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3:2.
[10]洪浩. 武術段位制推廣的基本原則[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8:2.
[11]洪浩. 回眸與反思:武術功法現代化[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2:2.
[12]洪浩. 武術的“中國夢”[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6:2.
[13]康戈武,洪浩,馬劍,朱東,劉宇峯. 《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學校教學指導方案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10:62-69.
[14]洪浩. 社會變遷視閾下的武術之鄉研究[J]. 搏擊(武術科學),2014,09:2.
[15]洪浩. 太極拳的理論體系與分期[J]. 搏擊(武術科學),2014,10:2.
[16]洪浩. 太極拳養生思想體系[J]. 搏擊(武術科學),2014,11:2.
[17]洪浩,郭懷. 競技武術發展的文化動因[J]. 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05:6-9.
[18]洪浩,楚麗娜. 競技武術奧運發展前景分析與對策[J]. 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06:3-6.
[19]洪浩. 競技武術發展理論之研究[J]. 體育科學,2005,08:88-95.
[20]洪浩. 競技武術的概念界定與本質新論[J]. 體育學刊,2005,05:53-55.
[21]洪浩,範會玲. 競技武術發展研究綜述[J]. 體育文化導刊,2007,02:50-53.
[22]洪浩,郭懷. 競技武術競賽市場化現狀分析[J]. 博擊(武術科學),2007,01:3-6.
[23]洪浩,張龍栓. 對武術進奧運會若干理論問題的反思[J]. 體育文化導刊,2007,09:49-51.
[24]洪浩,和有祿. 和式太極拳述論[J]. 河南社會科學,2007,05:9-12.
[25]梁宇坤,洪浩. 《王徵南墓誌銘》考論[J]. 學術交流,2013,02:207-210.
[26]洪浩. 傳統武術國際化路徑尋繹與歷史走向[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02:1-7.
[27]洪浩. “西化”與“本土化”:傳統武術現代化之路[J]. 搏擊(武術科學),2013,07:2.
[28]洪浩. 傳統、現代與傳統武術現代化[J]. 搏擊(武術科學),2013,08:2.
[29]洪浩. 武術概念:文化、歷史與現代化[J]. 搏擊(武術科學),2013,09:2.
[30]洪浩,田文波. 現代化進程中武術教育新理念與體系重構[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11:52-58.
[31]洪浩. 段位制:學校武術教育現代化的新發展[J]. 搏擊(武術科學),2013,10:2.
[32]洪浩,田文波. 輝煌與寂寥:傳統武術的現代話語闡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09:26-32.
[33]洪浩,田文林. 武術現代化模式的探索與創新——兼論《武林大會》電視節目的意義及發展[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02:39-42.
[34]洪浩. 競技武術市場化發展理論研究[J]. 搏擊(體育論壇),2009,03:3-4+20.
[35]洪浩,田文波. 大武術觀視野下武術發展六論[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05:43-48.
[36]洪浩,李少傑. 對傳統武術拳種社團化管理與發展的探討[J]. 學術交流,2012,06:205-209.
[37]洪浩. 論中國傳統武術現代化走向[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07:45-49.
[38]洪浩,孫向豪. 論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培養目標的發展趨勢[J]. 中華武術(研究),2012,04:10-13.
[39]洪浩,李印東,於翠蘭,朱東,趙岷. 競技武術研究進展(2008-2011年)[J]. 搏擊(武術科學),2012,11:1-7.
[40]洪浩,李印東,於翠蘭,朱東,趙珉. 武術學科發展研究報告(2008~2011年) 競技武術研究進展[J]. 中華武術(研究),2012,07:4-13.
[41]洪浩,楊瑞,郭衞華. 試論我國法學教育體制的重構[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03:45-47.
[42]洪浩,郭懷. 競技武術發展的代價理論[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02:109-112.
[43]洪浩. 中西體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論競技武術的奧運發展之路[J]. 體育文化導刊,2006,06:77-80.
[44]洪浩,郭懷. 論傳統武術競技化[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5:80-83.
[45]洪浩,杜紀鋒. 論武術本質的層次性[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06:95-97.
[46]洪浩,慄勝夫. 對武術競賽制度改革的思考——兼論套路與散打的分離與結合[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03:49-52+61.
[47]洪浩,姜生成. 少林武術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03:44-46.
[48]杜勝林,洪浩. 現代武術競賽五十年回顧與展望[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05:26-29.
[49]洪浩,郭懷. 少林武術的發展趨勢與對策[J]. 湖北體育科技,2004,01:25-27.
[50]呂旭濤,洪浩.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生存與發展[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09:78-80.
[51]洪浩. 競技武術的模式抉擇與未來展望[J]. 搏擊(武術科學),2011,12:3-5.
[52]洪浩. 競技武術套路競賽發展模式研究[D].河南大學,2001.
[53]洪浩,丁傑. 論競技武術套路運動的現狀與發展走向[J]. 湖北體育科技,2000,01:17-20.
[54]洪浩,李賀林. 提高武術產業科技含量的研究[J]. 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03:111-113+119.
[55]洪浩,郭懷. 論學校武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與發展對策[J]. 湖北體育科技,2001,01:96-98.
[56]郭懷,洪浩. 中西體育文化的差異與武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 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02:84-85.
[57]洪浩,王俊峯. 全國武術功力大賽項目設置探析[J]. 搏擊.武術科學,2008,11:1-3+14.
[58]洪浩.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及其健康價值[J]. 邯鄲學院學報,2008,03:16-19.
[59]洪浩. 競技武術後備人才市場化現狀調查研究[J]. 中國市場,2008,31:98-99.
[60]洪浩. 太極拳的現代化轉型[J]. 搏擊(武術科學),2014,12:2.
[61]洪浩,梁宇坤. 張三丰創太極拳説考論[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3:46-52.
[62]洪浩. 現代武術的三次革命與概念嬗變[J]. 中華武術,2005,05:8-9.
[63]洪浩. 武術進奧運前景展望[J]. 中華武術,2005,07:16-17.
[64]洪浩. 以人為本保護武術文化遺產[J]. 中華武術,2007,08:56-57.
[65]洪浩. 《武林大會》對武術現代化模式的創新[J]. 中華武術,2008,04:57-59.
[66]康戈武,洪浩. 《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學校教學指導方案研究[A].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1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彙編(1)[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1:1.
[67]洪浩,郭志禹. 競技武術的概念界定與本質新論[A].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彙編(二)[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04:1.
[68]洪浩. 競技武術奧運發展前景分析與對策[A].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彙編(二)[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04:1.
[69]康戈武,洪浩. 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狀況調查研究[A].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彙編(一)[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07:1.
[70]洪浩. 學校、武術與段位制[J]. 搏擊(武術科學),2013,11:2.
[71]洪浩. 太極拳理論體系及其形成研究[A].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彙編(2)[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1:1.
[72]洪浩. 走出武術的怪圈[J]. 中華武術,2000,01:26-27.
科研論文:(按照參考文獻格式羅列) [1] 

洪浩出版著作

[1]洪浩.武術功法運動教程——競技功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年;
[2]洪浩.奧運體育知識讀本[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年;
[3]洪浩.和式太極拳[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洪浩.孫氏太極拳[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洪浩.武術概論 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 

洪浩榮譽獎勵

曾獲全國體育新苗獎,並應邀到日本、意大利、美國、希臘、法國等國推廣中國武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