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椿曉雨

鎖定
洪椿坪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千佛禪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樹而得名。寺中一聯中説:“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典出自《莊子?逍遙遊》。是以“大椿”來比喻洪椿樹的古老和寺廟的歷史悠久。春夏雨後初霽的早晨,山野空氣格外清新,微帶涼意;寺宇庭院一塵不染,整潔雅緻。
中文名
洪椿曉雨
外文名
Hong ChunXiao Yu
舊    名
千佛禪院
出    處
逍遙遊

目錄

洪椿曉雨簡介

以清幽靜雅取勝的洪椿坪,坐落在中山羣峯環抱之中。坪上,雲霧豐盛,古木葱蘢,山鳥長吟,濤聲殷殷。清代年間,釋永宣朝拜到此,以《洪椿坪》為題寫道:“穿蘿覓徑入椿坪,樓殿層層鶴篆清。因共雨花看貝葉,漫隨山色聽溪聲。”
洪椿坪 洪椿坪
此時,山林中,石坪上,庭院裏,落起霏霏“曉雨”。這“曉雨”,似雨非雨,如霧非霧,樓閣、殿字、花木,山石、遊人、影壁和壁上“洪椿曉雨”四個大字,以及庭院右側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飄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現出一種虛無縹緲的朦朧美。遊者或倚立庭院,或漫步寺外,彷彿周身被“曉雨”潤濕,但撫摸衣裝,絲毫沒有被雨水浸濕的痕跡,卻頓感清涼和舒適。

洪椿曉雨發展歷史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皇帝御賜“忘塵慮”匾額、“錫飛常近鶴,杯度不驚鷗”聯;乾隆乙丑(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題贈“洗缽泉和暖,焚香曉更清”聯;民國28年(1939年)7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洪椿坪避暑期間,題贈“護國佑民” 、“大雄寶殿”匾額和“洪椿坪”寺額,至今仍存。
第一重大殿的門楣兩側,為清末四川什邡名士馮慶樾撰的“雙百字聯”(全文見峨眉山志《藝文》篇),其中“曉雨潤玉,夕陽燦金,晴煙鋪錦,夜月舒練”數句,描述的即是“洪椿曉雨”等洪椿坪諸景色。
寺外山崖上的兩株洪椿古樹,一株僅存下段,枯而不朽,常被人視為“神樹”;一株漂浮在“曉雨”的空朦裏,樹影婆娑,似灰綠的雲團,似層疊的淺山。雨因樹更奇,樹因雨更妙。
所謂“曉雨”,科學家解釋是雨後初晴時,山林中飽和的濕度,經過涼夜的冷卻而蒸發不散的大氣。
“山行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唐代大詩人、山水畫大師王維《山中》的這一佳句,再現了“洪椿曉雨”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