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山窯址

鎖定
洪山窯址,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城東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遺址以喊車溝為中心,周圍依地勢分佈有眾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缽堆積層,形成東西約250米,南北100米的分佈區,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在洪山鎮的喊車溝、磁窯溝、龍王溝、琉璃窯村、採皮溝等地均有古窯址發現 [1] 
洪山窯址窯場創燒於北宋初年,歷經盛燒,明清走向衰敗。洪山窯品種豐富,有細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黃釉瓷、彩釉瓷、青釉瓷等,以細胎白瓷的燒造量較大。洪山窯址是一處沿續時間較長、保存較完整的遺址,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業的起源、發展、興盛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1] 
2006年5月25日,洪山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洪山窯址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城東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2.5萬平方米
保護級別
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Ⅰ-26
時    代
宋至清

洪山窯址歷史沿革

洪山窯址
洪山窯址(3張)
北宋初年,介休窯(洪山窯址)創燒,窯址在介休洪山鎮,所以也稱“洪山窯” [3] 
金元時期,介休窯盛燒,兼燒黑瓷、白釉黑花及黃褐釉印花瓷等 [3] 
明清時期,介休窯走向衰敗 [1] 

洪山窯址遺址特點

洪山窯址
洪山窯址(2張)
洪山窯址,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城東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遺址以喊車溝為中心,周圍依地勢分佈有眾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缽堆積層,形成東西約250米,南北100米的分佈區,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在洪山鎮的喊車溝、磁窯溝、龍王溝、琉璃窯村、採皮溝等地均有古窯址發現 [1] 

洪山窯址文物遺存

文物遺存
文物遺存(3張)
洪山窯品種豐富,有細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黃釉瓷、彩釉瓷、青釉瓷等,以細胎白瓷的燒造量較大 [1]  。在窯址區100平米範圍內有細白瓷刻花瓷片、白瓷印花瓷片、醬釉印花瓷片、油滴殘罐、白覆輪瓷片、基本完好的窯具——碗的匣缽等。產品豐富可見一斑。介休窯(洪山窯址)以白瓷及白瓷刻花為主。尤其細白瓷品質高。從山西博物院、介休市博物館、道蒞藝術館及私人收藏品處,可見到大量完整器:白釉玉壺春瓶;梅瓶;盞杯、託;花口杯;刻花、印花碗;白釉剔花;白釉黑、褐彩畫花、白釉剔花瓷枕;黑釉鐵鏽花碗;黑釉兔毫、油滴盞;醬釉印花碗等,種類多而品類豐富。比較少見的有白釉塔式罐和琉璃釉舍利塔 [4] 

洪山窯址研究價值

洪山窯址是一處沿續時間較長、保存較完整的遺址,表現了山西陶瓷文化甚至整個北方地區在陶瓷和社會生活方面的特徵,代表了山西陶瓷業興盛時期的最高水平。根據對洪山窯址與老城南街窯址遺存進行的比對研究和介休博物館館藏洪山窯址瓷器的特點分析可知,洪山窯址對研究山西古代陶瓷業的起源、發展、興盛直至走向衰敗具有重要意義。對洪山窯址瓷器的發掘整理,可提高山西陶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對研究山西和北方地區古代陶瓷陶瓷業的起源、發展、興盛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5] 

洪山窯址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1965年5月24日,洪山窯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2006年5月25日,洪山窯址被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7年11月,洪山窯古陶瓷燒造傳統技藝入選晉中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7] 

洪山窯址歷史文化

介休窯(洪山窯址)燒造歷史悠久。窯址區有廟,叫源神廟。是洪山泉源頭,一座因水利工程而建的廟宇。洪山泉是晉中最大的地下泉水,為介休的水利。廟內有碑十餘塊,其中最古老的有宋碑,記載了燒瓷的歷史,非常珍貴。據史料記載,介休窯始燒於唐,盛於宋,窯火一直延續至新中國成立後 [4] 

洪山窯址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洪山窯址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
門票
洪山窯址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
洪山窯址開放時間為全天。
交通線路
晉中市——S318——榆祁高速——京昆高速——X086——X377——洪山窯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