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

鎖定
津浦路東聯防部隊伴隨着路東根據地建立而誕生。1940年4月18日,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成立,司令楊梅生,政委陳慶先
中文名
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
誕生時間
1940年4月18日
司    令
楊梅生
政    委
陳慶先
路東聯防部隊共有4個正規獨立團,獨立第一團以第五支隊第十五團三營為基礎組成,團長漆德慶,政委朱雲謙,該團活動於來安地區;獨立第二團以第十五團一、二營為基礎組成,團長劉樹剛(後饒守坤),政委劉景勝,該團活動在天長、儀徵、揚州地區(以上兩個團仍屬五支隊指揮);獨立第三團以第五支隊特務營為基礎組成,團長由楊梅生兼任(後漆德慶、李世安、朱國華),政委阮賢榜,該團在盱眙、嘉山地區活動;獨立第四團以江北指揮部特務營一個連為骨幹,與天長縣地方武裝合併組成,副團長程啓文(代團長,後羅佔雲),政委侯政(后王義勳),該團在天長、六合地區活動。聯防司令部還組建了一個特務營。津浦路東各縣成立軍事科或縣總隊,領導一個獨立營(亦稱模範營或縣總隊)。在根據地邊沿地區,普遍建立區中隊、鄉分隊,組織了人民自衞軍,區鄉還組建了半脱產與不脱產的基幹隊——模範隊、青年隊(民兵)。這樣,在路東根據地就形成了有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自衞軍(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共同擔負保衞根據地的任務。
1940年8月,撤銷了路東聯防司令部,所屬部隊歸江北指揮部直接指揮。皖南事變後,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和武裝鬥爭的需要,路東聯防司令部於1941年春重建,獨一團和獨二團合編為第十五團,歸建主力部隊,聯防司令部保留獨三團和獨四團,作為發展地方武裝的骨幹力量。為加強各縣的地方武裝,由獨三團調兩個連分別編入嘉山、盱眙獨立營,獨四團調一個連到來安獨立營,聯防司令部獨立營調一個連編入淮寶獨立團,並將高郵、天長、六合、盱眙獨立營編成縣獨立團。8月,路東各縣軍事科統一改為縣總隊部。路東地方武裝1941年發展很快,到年底達2.8萬餘人(包括獨立團,區鄉武裝和民兵,其中脱產的4000人),有步槍1.17萬餘支,輕機槍20餘挺。
1942年1月,路東聯防司令部改稱淮南蘇皖邊區軍區。組建了獨立第五團,團長黃仁庭,政委汪登科。經過精簡整編,加強訓練,路東地方部隊戰鬥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