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夫·德·希爾

鎖定
洛夫·德·希爾(Rolf de Heer),1951年5月4日出生於荷蘭北荷蘭,澳大利亞導演、編劇、製片人。
1984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虎翼》。1988年,擔任科幻驚悚電影《Incident at Raven’s Gate》的導演 [8]  。1991年,執導劇情電影《澳洲爵士春秋 [9]  。1993年 ,執導犯罪電影《壞小子巴比》,該片獲得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1996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安靜的房間》上映 [7]  ,該片入圍第4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8年,執導劇情電影《舞入我歌》 [13]  ,該片入圍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2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追逐者》,該片獲得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特別榮譽獎。
2003年,執導懸疑驚悚電影《超完美復仇 [12]  ,該片入圍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6年,由其執導的冒險喜劇電影《十隻獨木舟》上映,該片獲得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2008年,擔任劇情電影《Twelve Canoes》的導演。2013年,執導劇情電影《查理之國 [5]  ,該片入圍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他憑藉該片提名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1]  。2022年,執導懸疑電影《善良的生存 [4]  ,該片獲得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3] 
中文名
洛夫·德·希爾
外文名
Rolf de Heer
別    名
羅爾夫·德希爾
國    籍
荷蘭
出生地
荷蘭北荷蘭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4日
星    座
金牛座
職    業
導演、編劇、製片人
代表作品
壞小子巴比
代表作品
安靜的房間
舞入我歌
追逐者
超完美復仇 展開
主要成就
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
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
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洛夫·德·希爾人物經歷

洛夫·德·希爾
洛夫·德·希爾(6張)
洛夫·德·希爾童年時光在印度尼西亞度過,直到八歲才舉家遷到澳洲。在進入澳洲電視電影學院前,洛夫·德·希爾在澳洲廣播公司工作長達七年之久。
1984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虎翼》。
1988年,擔任科幻驚悚電影《Incident at Raven’s Gate》的導演 [8] 
1991年,執導由科林·弗瑞爾斯邁爾斯·戴維斯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澳洲爵士春秋 [9] 
1993年 ,執導由尼古拉斯·霍普主演的犯罪電影《壞小子巴比》,該片講述了巴比從一個呆呆傻傻的人到一炮走紅,受到眾多歌迷的追捧的故事,入圍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
1996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安靜的房間》上映 [7]  ,該片入圍第4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997年,自編自導科幻電影《來自外星的女子 [10] 
1998年,執導由約翰·布魯普頓、丹尼·考爾斯、凱瑟琳·菲茨傑拉德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舞入我歌》 [13]  ,該片入圍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1年,執導由理查德·德萊福斯蒂莫西·斯波雨果·維文聯合主演的冒險電影《讀愛情小説的老頭 [11] 
2002年,自編自導由大衞·古皮利加里·思韋特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追逐者》,該片入圍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特別榮譽獎。
2003年,執導由加里·思韋特、博格丹·科卡共同主演的懸疑驚悚電影《超完美復仇 [12]  ,該片入圍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6年,由其執導的冒險喜劇電影《十隻獨木舟》上映,該片獲得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評審團特別獎。
2007年,執導由瑪格達·蘇班斯基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普倫克博士 [6] 
2008年,擔任劇情電影《Twelve Canoes》的導演。
2013年,執導由大衞·古皮利盧克·福特博亞娜·諾瓦科維奇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查理之國 [5]  ,該片入圍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他憑藉該片提名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1] 
2022年,執導由Mwajemi Hussein、Deepthi Sharma、Darsan Sharma聯合主演的懸疑電影《善良的生存 [4]  ,該片入圍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3] 
2024年5月,擔任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委員。 [16] 

洛夫·德·希爾主要作品

洛夫·德·希爾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22年
《善良的生存》
電影
2013年
《查理之國》
電影
2008年
《Twelve Canoes》
電影
2007年
《普倫克博士》
電影
2006年
《十隻獨木舟》
電影
2003年
《超完美復仇》
電影
2002年
《追逐者》
電影
2001年
《讀愛情小説的老頭》
電影
1998年
《舞入我歌》
電影
1997年
《來自外星的女子》
電影
1996年
《安靜的房間》
電影
1993年
《壞小子巴比》
電影
1991年
《澳洲爵士春秋》
電影
1988年
《Incident at Raven’s Gate》
電影
1984年
《虎翼》
電影

洛夫·德·希爾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22年
《善良的生存》
電影
2015年
《另一國度》
電影
2013年
《查理之國》
電影
2007年
《普倫克博士》
電影
2006年
《十隻獨木舟》
電影
2003年
《超完美復仇》
電影
2002年
《追逐者》
電影
2001年
《讀愛情小説的老頭》
電影
1998年
《舞入我歌》
電影
1997年
《來自外星的女子》
電影
1996年
《安靜的房間》
電影
1993年
《壞小子巴比》
電影
1988年
《Incident at Raven’s Gate》
電影
1984年
《虎翼》
電影

洛夫·德·希爾製作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08年
《Twelve Canoes》
電影
2007年
《普倫克博士》
電影
2006年
《十隻獨木舟》
電影
2003年
《超完美復仇》
電影
2002年
《追逐者》
電影
2002年
《Tre per sempre》
電影
1999年
《Spank》
電影
1998年
《舞入我歌》
電影
1998年
《單手掌聲》
電影
1997年
《來自外星的女子》
電影
1996年
《安靜的房間》
電影
1993年
《壞小子巴比》
電影
1991年
《澳洲爵士春秋》
電影
1988年
《Incident at Raven’s Gate》
電影

洛夫·德·希爾獲獎記錄

影視類
戛納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洛夫·德·希爾人物評價

在導演洛夫·德·希爾的第14部故事片《查理之國》中,澳大利亞原住民關係的錯綜複雜的故事被渲染得非常個人化。出生於荷蘭的洛夫·德·希爾作為一名電影製作人,建立了穩固的聲譽,與其説他着迷於社會摩擦和不公正,倒不如説更傾向於温和而深入的行動 [14]  (《綜藝》評)
雖然洛夫·德·希爾有着豐富的職業生涯,包括幾十部不同類型的電影,但這位電影製作人出名和獲獎的是他對澳大利亞土著歷史視角的獨特探索。通過電影《追逐者》、《十隻獨木舟》和《查理之國》,洛夫·德·希爾在鏡頭前和鏡頭後都向當地居民發出了聲音,迫使各地的人們反思殖民留下的傷疤。同時,電影《善良的生存》提醒觀眾,為什麼洛夫·德·希爾對國際電影如此重要,因為他突破了自己的電影製作技術的界限,解決了種族衝突和權力問題 [15]  (collider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