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洋坑村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下轄村)

鎖定
洋坑村隸屬於福建泉州洛江區馬甲鎮,村落面積約3平方公里,村民1006人。 [1] 
中文名稱
洋坑村
別    名
“楊”村
行政區類別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下轄村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
地理位置
鎮駐地西南方向2.2公里處
面    積
3平方公里
人    口
1006人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耕地面積
1012畝

洋坑村村名來源

此地原有五條小溪流,匯成一條大坑溝,溝的兩旁種了
福建泉州洛江區馬甲鎮洋坑村
許多楊樹,稱“楊坑”,“楊”與“洋”同音,亦稱“洋坑”。

洋坑村村情概況

1、行政轄域:洋坑位於鎮駐地西南方向2.2公里處,東至新庵村,西至祈山、永安,北至馬甲村,南至烏潭水庫,丘陵地帶。是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較小行政村,位於馬甲仙公山腳下西側,呈東西走向,東北面連接鎮區,北依大社山、高山寨,南邊惠女水庫水域三面環水,處在鎮區2條主要溪流大龍溪、龍光溪交匯處,呈黃金三角地段,向西公路直通,向南直接通往市區要道三十餘公里。
2、村風村貌:洋坑村是愛國僑胞吳先生創建仰恩大學所在發祥地,其校訓"學會做人"的重教育文化氛圍氣息,正興起和濃厚,展現一道獨特亮麗風景線。
3、建築景觀:洋坑村有着仰恩大學城改建,自東至西高樓林立,十二米寬水泥大公路,貫穿全村境內連接吳氏宗祠和省級五代保護文物,康濟廟交通方便,其建築獨具現代風格與之配套建設的新村和學生生活區,有着福地萬丁地之稱,車流人流不息,沿途架設路燈,果實繁茂環境綠色適宜人的居住,華燈初上,不亞繁華都市,極富一幅鄉村田園景觀。
4、經濟發展狀況:洋坑的經濟發展在多種經營種植茶果曾經有過光輝歷史,“洋坑茶”香溢四鄉里,果樹投產也取得豐收,水產捕魚撈蝦,經歷一時的收益,隨着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生產觀念轉變和集約產業化,發展第三產業市場經濟觀念正為農民學習所接受,學會社區文明綜合服務水平日趨顯現效益。
5、歷史人文:洋坑村歷史人文地理優越,有省級王代文物保護。《康濟廟》始祠吳原祿開基霞井號延陵,繁衍聲息相鄰6個兄弟村,宗親遍佈海內外近萬人,吳氏宗祠建於洋坑村境內,地理風貌有梅洞、走馬鋪、牛虎仔伸腰、龍蝦下水、金勾椅座、觀音座、後城譽稱。
6、轄區基礎設施:境內有愛國華僑吳慶星投資興建的仰恩大學,別墅1座,養鴨場,果林場等,有馬甲至洪瀨公路和泉仙公路交匯處,交通方便。

洋坑村行政區域

後城、赤土園、新厝、曾池、一組圳頭、曾池二組。

洋坑村人口面積

村落面積約3平方公里,仰恩大學,即在村境內,現居住人數上萬人,其中師生員工萬餘人,村民1006人分轄6個村民小組,建具有現代功能新村樓房20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