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

鎖定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晚年與人合寫的戲劇,首次出版於1609年。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故事情節大致是:主人公配力克里斯識破安提奧克斯父女的亂倫隱私,懼其權勢,自己遠航逃離本國。此後他顛沛流離,屢遭厄運。得知妻子和愛女相繼離世,他變得萬念俱灰,命在旦夕。然而他奇蹟般地發現妻女都還活着,而且與她們團圓。
作品所控訴的主要對象是社會邪惡。與自然災難相比,作品讓讀者看到,前者比後者給人類的威脅更大,傷害更慘重。 [1] 
作品名稱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
外文名
Pericles,Prince of Tyre
作    者
威廉·莎士比亞
文學體裁
戲劇
首版時間
1609年
字    數
約50000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內容簡介

解説人約翰·高爾介紹每幕劇情,還提請注意其發生時間——整個劇本前後歷經16年。
安提塞克國王安提奧克斯向女兒的求婚者出了一個謎語。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猜出了謎底,但這會揭穿安提奧克斯和女兒的亂倫關係。儘管配力克里斯小心翼翼地離開了安提塞克,安提奧克斯國王還是派刺客去追捕泰爾親王。即使在自己的管轄地,配力克里斯也感到不安全,於是他讓自己的大臣赫力堪納斯管理泰爾,自己去浪跡天涯。配力克里斯先是流浪到塔薩斯,幫助當地總督克里翁和妻子狄奧妮莎消除了饑荒。然後他又飄泊到潘塔波里斯,遭遇海難,被漁民救出,並參加了公主泰莎的生日比武盛會,最後娶了公主為妻。
過了幾個月,安提奧克斯與女兒遭雷擊而死,於是配力克里斯和泰莎夫婦乘船從潘塔波里斯啓程返回泰爾。泰莎懷有身孕,旅途中海上颳起了風暴,結果泰莎生下瑪麗娜後死去。
水手們把她的屍體裝進箱子,拋進大海,希望藉此平息風暴之神的怒氣。這隻箱子被衝到以弗所,當地名醫薩利蒙救活了泰莎。此後,泰莎做了狄安娜神廟的修女。與此同時,配力克里斯把女兒瑪麗娜送給塔薩斯的克里翁和狄奧妮莎撫養,自己回到家鄉泰爾。
轉眼16年過去了。瑪麗娜出落得比狄奧妮莎的親生女兒菲羅登更惹人喜愛,為此狄奧妮莎極為惱怒,便密謀讓人殺死瑪麗娜。但瑪麗娜卻被海盜俘獲,賣給米提林的一家妓院。克里翁和狄奧妮莎告訴配力克里斯,説他女兒瑪麗娜已死。在米提林,瑪麗娜決心保持自己的貞潔,因此惹怒了妓院的顧客。於是妓院老闆把她送給當地總督拉西馬卡斯。由於女兒瑪麗娜的“去世”,配力克里斯悲傷過度,變得瘋瘋癲癲,並再次開始了流浪。他來到米提林,瑪麗娜的美妙歌聲幫助他恢復了神志。夢中,狄安娜女神建議他去以弗所。到了以弗所之後,配力克里斯向以弗所神廟的那位修女傾訴了自己的不尋常經歷,結果修女道出了真相,原來她就是泰莎本人。這樣,拉西馬卡斯和瑪麗娜做了泰爾的國王和王后,配力克里斯和泰莎則住在以弗所。從此大家都過着幸福生活。 [2]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創作背景

這部作品產生之際,詹姆斯一世當政後的倒行逆施仍在繼續,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社會黑暗進一步加強。莎士比亞沒有放棄人文主義理想,但是,他對於現實社會的認識,對於理想與現實兩者關係的認識有了改變。 [1] 
該劇取材於英國詩人約翰·高爾的長詩《情人的懺悔》,而該詩又源於古代無名氏創作的故事《泰爾的亞波龍尼斯的傳説》。
所以,該劇劇情實際上源於2世紀一個十分古老的故事《泰爾的亞波龍尼斯冒險記》。當時,羅馬帝國中部和東部的省份,經常流行一些有關親人失散、尋覓蹤跡、神奇藥方、精神錯亂以及人體變形的故事。公元13世紀,也許是受到薄伽丘的《十日談》之類書中類似故事的影響,約翰·高爾的詩歌《情人的懺悔》容納有經過改寫的亞波龍尼斯冒險故事。而莎士比亞及其合作者創作該劇時,又借鑑了約翰·高爾的改寫成果。至於莎士比亞的這一合作者,迄今沒有確切定論,但人們猜測,很有可能是喬治·威爾金斯。因為17世紀初,他曾在莎士比亞劇團工作,還在1609年寫出了該劇的小説版本。學者們認為:合作者威爾金斯(無論是誰)寫了前兩幕,莎士比亞寫了其餘部分。 [2]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人物介紹

配力克里斯
配力克里斯原是古代希臘泰爾國的親王和君主。在劇中,他性格中的最大特點是機智勇敢,正直善良。為了追求純正的愛情,他不顧安提奧克斯國王的警告,敢於冒猜不透啞謎就要處死的危險,毫不畏懼地説:“像一個勇敢的戰士,我踏上了比武的圍場,除了忠實和勇氣之外,我不要求別的思想指導我的行動。”他憑着自己的智慧,猜出了許多王孫公子解釋不出的父女亂倫的啞謎以後,認為“燦爛的寶箱裏盛滿着罪惡”,便毅然割斷了對公主的愛戀,故意不泄露隱秘,連夜逃回本國。他關心人民比關心自己為重,擔心暴君的武裝入侵會“使我們無辜的臣民慘遭荼毒:我自己一身的安危不足惜,……我所關懷的是我的人民的命運”。配力克里斯有一顆善良的心靈,當塔薩斯城遭受災荒,無數人民死於飢餓的危急關頭,他帶着船隊載來了人們急需的糧食,使那些瀕於餓死的人們重新得到生命。
瑪麗娜
瑪麗娜是配力克里斯的女兒。她在狂風暴雨中的海上出生,由其父取名瑪麗娜(拉丁文海的意思)。瑪麗娜是個心地善良、才貌雙全、口齒伶俐的姑娘。她的美貌遠近聞名,她能歌善舞,紡織、縫紉和其他女紅樣樣精通。當她的才貌引起收養她的塔裏薩總督夫人狄奧妮莎的妒恨而派人殺她時,她理直氣壯地追問兇手:“為什麼她要把我殺死?……我生平從來不曾作過一件損害她的事。我不曾講過一句壞話,或是對無論哪一個生物作過一件惡事,……究竟我犯了什麼過失?我的死對她有什麼好處?我的生對她又有什麼危險?”説得兇手啞口無言。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被海盜搶去賣到妓院以後,能夠身處逆境不低頭,毫無畏懼地宣傳上帝的真理、崇高的道德,使不少嫖客洗心革面,回頭向善。
薩利蒙
薩利蒙是一個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的紳士。他一向認為“道德和才藝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鉅富的財產蕩毀,可是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為此,他潛心研究醫學這一門奧妙的學術,一面勤搜典籍,向方家求教,一面勇於醫療實踐。勤奮使他熟悉各種草木金石的藥性,瞭解各種病源,看病時做到對症下藥、百無一失,成為造福鄉鄰的名醫。當他一看到海浪衝上岸的箱子中裝着的泰莎女屍,憑着他豐富的醫療經驗,就斷定她並沒有死,只是昏迷,而且昏迷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個小時。接着,他又用起死回生之術使泰莎恢復了生命。 [3]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作品鑑賞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主題思想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是最早體現莎士比亞晚期傳奇劇特色的作品。善心的主人公飄流海外,長途跋涉,經歷了意想不到的災禍,最後又獲得出人意料的幸運,閤家團圓,皆大歡喜,而邪惡勢力都得到應有的懲罰。這種結局體現了莎士比亞堅持的人文主義原則:生活中的美一定會戰勝醜,一個人只要忠心向善,淨化道德,堅持真理,最後定能獲得幸福。但《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在思想上,也有跟莎士比亞的其他傳奇劇不同的地方。它沒有一味宣揚寬恕至上、仁愛萬能,不像《暴風雨》、《冬天的故事》等劇那樣有渲染寬恕仁愛可以感化壞人,使之改惡從善的偉力,而是讓惡人遭到應得的懲罰:亂倫的父女被天火燒死,忘恩負義的夫妻的邸宅被百姓焚燬,突出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 [3]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藝術特色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在結構佈局上採用敍事和戲劇表演相結合的形式。每一幕都有序詩,由一個年老演員把無法在舞台上演出的事件向觀眾進行敍述,充當劇情解釋者的角色。整齣戲彷彿是一個人在講故事,先講故事的來龍去脈,然後把主人公遭遇中最富於戲劇性的場面用戲劇形式直接表演出來,接着又講故事,有的場景在講述中又插進啞劇表演。例如第四幕第四場的老人敍述中間,加進一個啞劇,以表現配力克里斯在女兒瑪麗娜墓前哀痛悲切之狀。每幕後面特別是全劇結尾還發表一通議論,點明善惡到頭總有報的思想。講故事的序詩,一般採用“押韻雙行詩體”,裏面充斥着莎士比亞時代已經不用的古詞語;演員的台詞則用當時流行的詩體寫成,與莎士比亞以前劇本中常用的詩體也不盡相同,一些主要人物的對白中還充滿了詩情洋溢的語言,增強了劇本的浪漫,抒情色彩。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跟以往莎士比亞的悲劇不同。悲劇中的人物着重展示人物性格的複雜性、多樣性,例如哈姆萊特、麥克白等人激烈的內心衝突,經過矛盾鬥爭性格有變化發展,而這一劇本中的人物,無論是配力克里斯,還是瑪麗娜、薩利蒙,主要是描寫他們的外在行動,幾乎沒有內心活動。人物的性格鮮明突出,但比較單純,缺乏複雜多面的性格,而且也沒有發展變化,配力克里斯自始至終都高貴、善良,各種邪惡勢力都沒有影響他的性格。劇中人物似乎生活在遠離現實社會和文藝復興時代特色的非同尋常的環境中,不是人決定環境而是環境主宰着人。這裏的環境主要指集中體現大自然威力、可以決定人的生死禍福的海洋,以及高踞於人之上掌握人類命運的神靈。是狄安娜女神給配力克里斯帶來閤家團聚、幸福美滿的結局,是天神使亂倫的安提奧克斯父女燒成灰燼。 [3]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作品評價

英國紀錄片導演、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中的妓院場景以及殘暴的男性語言是在表現對女性的異常厭惡感,這肯定是故意的,威廉·莎士比亞就是要讓觀眾感到厭惡,以此襯托並使人認同女主人公瑪麗娜的純潔。 [4]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演出情況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曾在詹姆士一世統治期間風靡一時,但接下來命運多舛。18世紀,喬治·利洛的一出拙劣的雷同戲劇(《瑪麗娜》),淹沒了它的聲譽;19世紀,塞繆爾·費爾普斯進行刪除和“消毒”,去掉了妓院場景和所有與亂倫有關的描寫;直到1930年才完全恢復了原樣(羅伯特·阿特金斯導演)。此後,該戲只上演了幾次,其中以1979年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演出和1985年的奇克·比亞的演出,較為受歡迎。 [2]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斯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説從事過馬伕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着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裏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 [5] 
參考資料
  • 1.    亢西民主編.莎士比亞戲劇賞析辭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04月第1版:505-509
  • 2.    [英]肯尼思·麥克利什 斯蒂芬·昂温著 曹南洋 劉略昌譯.莎士比亞戲劇指南:上海文藝出版總社,2008年01月第1版:212-220
  • 3.    朱雯 張君川主編.莎士比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489-492
  • 4.    (英)邁克爾·伍德著;方凡譯.莎士比亞是誰: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11:349
  • 5.    威廉·莎士比亞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