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波烏戰爭

鎖定
波烏戰爭(Polish–Ukrainian War),是1918年到1919年波蘭第二共和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之間為控制東加利西亞而發生的一次衝突。
名    稱
波烏戰爭
地    點
加利西亞,喀爾巴阡-羅塞尼亞,沃里尼亞,布科維納
參戰方
波蘭第二共和國羅馬尼亞王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胡楚爾共和國,戈曼薩共和國
結    果
波蘭獲勝
參戰方兵力
波蘭190,000人
羅馬尼亞4,000人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70,000—75,000人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35,000人
胡楚爾共和國1,100人 展開
參戰方兵力
波蘭190,000人
羅馬尼亞4,000人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70,000—75,000人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35,000人
胡楚爾共和國1,100人
戈曼薩共和國800人 收起
傷亡情況
波蘭 傷亡10,000人
烏克蘭 傷亡15,000人
主要指揮官
畢蘇斯基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西蒙·彼得留拉
發生時間
1918年11月1日至1919年7月17日

波烏戰爭戰爭背景

在東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烏克蘭人處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但他們有較強烈的民族意識,較高水平的民族文化,19、20世紀初許多反對沙俄統治,爭取獨立自治的出版物都在這裏出版,他們始終認為這裏是烏克蘭人民獨立的基地。所以,隨着奧匈帝國的崩潰,1918年11月1日那裏迅即正式成立了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彼特魯雪維奇政權),並於1919年1月宣佈與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當時德國操縱下的統領制傀儡政府已被推翻,彼得留拉的“執行內閣”又當權)聯合。 [1] 

波烏戰爭戰爭過程

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恢復獨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一成立,馬上在東加利西亞爆發了波烏戰爭;這是波蘭和烏克蘭幾個世紀以來爭奪領:正統治權鬥爭的繼續。這場戰爭打到1919年7月,西烏克蘭軍隊把東加利西亞的土地輸給了資產階級波蘭,被迫退到了烏克蘭中部。
西方某些學者認為,如果1919年早春,兩個共和國能在軍事上實行真正的聯合,即西烏克蘭的軍事力量全部投到中部和東部烏克蘭,也就是説全力對抗紅軍,必能改變烏克蘭對蘇俄戰爭中軍事力量的對比;如能打垮布爾什維克,烏克蘭的統一和解放即有可能實現。 [1]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不得不堅守在東加里西亞的故土上抵禦着波蘭的佔領,而這時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中東部烏克蘭)的武裝力量則正在忙於同不斷強大起來的紅軍(繼之同鄧尼金白軍)作戰。在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超出了烏克蘭的能力。
除了軍事上沒有聯合之外,雙方在各自的戰爭中還由於某些分歧而使得關係更加微妙:西烏克蘭政府視波蘭為其主要敵人,為了制止和擊退波蘭的進攻,它選中了鄧尼金白軍做它的盟友,甚至準備同鄧尼金簽訂協約,要求鄧尼金協助它趕走波蘭侵略者;而這時烏克蘭彼特留拉政府正仰仗協約國的物資援助在與紅軍(繼之也與鄧尼金)作戰,它寧可與波蘭鑑訂和約也不肯同紅軍或鄧尼金妥協。這樣的分歧,更進一步使雙方的聯合成了一紙空文,最後的結局是烏克蘭人在兩個戰場上的失敗。

波烏戰爭戰爭結果

波蘭在佔領了西烏克蘭的土地之後,得寸進尺,進一步提出了它對土地的要求,為達到這一目的它必須聯合烏克蘭的彼特留拉勢力與蘇俄紅軍作戰。為了聯合起來攻擊布爾什維克政權,波烏於1920年4月簽訂了華沙條約。當時許多烏克蘭人已意識到,他們的祖國將被一分為三:加利西亞、沃倫州屬波蘭,第聶伯河以東土地仍屬蘇俄,只有第聶伯河右岸一小塊殘存的土地歸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管轄,但也隨時有落入別國的危險。首先是加利西亞的烏克蘭人堅決一致地反對華沙條約,認為條約是對自己祖國的出賣。當時在維也納的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流亡政府也持反對意見,連逃亡在維也納的前中央拉達某些著名領導人,如格魯雪夫斯基,維也欽柯等也都表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不過,這些都無補於事,戰爭打了起來,打得很殘酷,六個月後(10月)雙方便同意停戰,並與1921年3月18日正式簽訂了里加停戰條約。烏克蘭並沒有一分為三,而是由蘇波分割;蘇聯消滅了殘存於烏克蘭中部的小小烏克蘭國家,結束了烏克蘭的獨立。區別只在於,這次蘇波戰爭之後,蘇俄的邊界更向西推移了,波蘭只得到了東加里西亞和沃倫;在其餘大部分烏克蘭土地上成立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22年12月30日以蘇聯加盟共和國正式加入蘇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