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泛非主義運動

鎖定
泛非主義運動(Pan-Africanism movement)由西印度羣島和美國的黑人發起的爭取種族平等的運動。“泛非”一詞意為把非洲人作為統一的整體聯合起來。泛非主義運動開始於1900年西印度羣島律師H·西爾威斯特-威廉斯在倫敦倡議召開的泛非會議,主要代表為美國的W.E.B.杜波伊斯。這一運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大陸國家爭取自治和獨立 ,以及非洲統一運動有重大的影響。
中文名
泛非主義運動
外文名
Pan-Africanism movement
性    質
爭取種族平等的運動
開始於
1900年
主要代表
美國的W.E.B.杜波伊斯
影    響
非洲統一運動

泛非主義運動一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北美的黑人中不斷出現爭取平等權利和要求非洲各族人民實行自決的運動。杜波伊斯以此為宗旨,主張召開泛非大會
1919年2月,他與塞內加爾的布萊慈·迪亞捏共同主持了在巴黎召開的第一屆泛非大會。與會者共57人,其中12名代表來自非洲。大會要求巴黎和會“改變非洲的現狀,如有可能讓非洲各族人民也實行自決”,並請求協約國家以非洲原屬德國的殖民地為基礎,建立一個在國際監督下的由非洲人管理的國家。
此後,杜波伊斯親自主持了歷屆泛非大會,被尊為泛非運動之父。
1921年8月和9月,第2屆泛非大會先後在倫敦、布魯塞爾和巴黎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共113人,其中41人來自非洲。會議要求使落後民族在別人監護下實行地方自治,直到實行完全自治。並要求各族之間應絕對平等,國際聯盟應關注全世界的黑種血統文明人的狀況。
1923年底,第三屆泛非大會在倫敦和裏本斯召開,代表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會議決議除重申上屆會議的要求外,還提出了非洲人有管理本地區、擁有土地資源和參加法庭陪審的權利,並庭除禁止奴隸買賣、普通裁軍和禁止戰爭的要求。決議宣佈,如果不能實現上述要求,黑人有權以武裝自衞來反對白人的武裝鎮壓。
1927年,第4屆泛非大會在紐約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共208人,來自13個國家和殖民地。會議出重申上述會議決議外,還提出對非洲兒童進行現代教育和為非洲人的利益而開發非洲的主張。大會決定建立國際秘書處以加強日常工作。
與此同時,西印度羣島的泛非主義者也在活動,其領導人是M.M.加維。加維主張“返回非洲”,在非洲建立的黑人國家,作為所有黑人的祖國。他組織世界黑人進步協會,追隨者多達200萬人。該協會於1920年在紐約召開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世界黑人權利宣言》。
1921年宣佈成立非洲共和國,提名加維為臨時總統。加維還組織黑星輪船公司,把部分美洲黑人運回非洲。
1923年因公司債務問題,加維計劃失敗併入獄,1927年被驅逐出美國。加維發起的返回非洲的黑人復國主義運動影響很大,得到西印度羣島和美國許多人的支持。

泛非主義運動二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蓬勃發展。
第5屆泛非大會於1945年10月在英國曼切斯特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和觀察人員共200多人。其中包括年輕一代的非洲領袖。會議選舉杜波伊斯為大會主席,並推舉K.思克魯馬、J.肯雅塔、彼得·亞伯拉罕斯等非洲民族主義領袖參加領導工作。這次會議在要求自治方面表現了新的鬥爭精神,大會通過的《告殖民地人民書》重申:所有的殖民地都要從外國帝國主義的政治或政治控制下解放出來,殖民地各族人民要有權選舉自己的政府,不受外國的約束。第5屆泛非大會泛非運動進入爭取非洲獨立解放的新階段。
1974年6月,由美國的泛非主義者發起,在J.K.尼雷爾的支持下,在達累斯薩拉姆召開第6屆泛非大會。會議號召非洲以外的黑人高級知識分子參加非洲的建設,反映了非洲以外的黑人後裔對非洲命運的關心。泛非主義運動反映了非洲人民要求團結統一,非洲人的問題由非洲人自己來解決的強烈願望,至今仍是非洲各國和非洲統一組織遵循的最高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