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泗洲塔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的景區)

鎖定
唐河泗州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唐河縣文峯轄區寶塔賓館院內,始建於宋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是唐河八大景之一。 [1] 
平面呈八角形,為11級樓閣式磚塔,高51米,塔基邊長7.6米。塔身每層高度自下而上均勻遞減,面闊逐層收斂,使塔略呈拋線形,內有上行梯道,除第六級外第二級至第九級各闢有1—3個門,沿階梯盤旋向上可登臨眺望。
中文名
泗州塔
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G312(上海大道(西段)) [2]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免費
建立時間
1095年
榮    譽
唐河八大景

泗洲塔歷史沿革

河南省唐河縣泗洲塔坐落於縣城菩提寺內,該寺的前身為一規模不大的寺院,名曰泗洲院,約建於晚唐時期。到北宋仁宗嘉佑(1056—1063)至英宗治平(1064—1067)年間,趙尚寬、高賦先後任唐州知州,大力推行農耕、招徠流民、興修水利的政策,使唐州地區(轄方城、泌陽、桐柏、比陽、湖陽5縣)户口猛增,經濟快速發展,在此形勢下,僧人易於化緣募捐,州里也有餘力提供財力支持,於是擴建寺院便提到了議事日程,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當泗洲塔正修築時,在智洪禪師的主持下寺院開始擴建,擴建後的寺院易名為菩提寺。該寺具備“七堂伽藍”形制,規模宏大、聲名遠揚,遊客如雲。後隨着金兵的入侵,寺院受到嚴重破壞。明洪武10年(1377),得以重修增建,從而使菩提寺氣象更新、香火不斷。至1966年最後一座大殿——大雄寶殿才被拆毀。
與菩提寺相映輝的就是寺內的泗洲塔了,該塔位於大雄寶殿之後十幾米處。塔體系磚仿木結構,始建於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明洪武10年、萬曆7年、清康熙44年因雷劈塔頂而重修。塔體呈八稜錐形,11級,高51米,下層直徑7·6米。內有磚砌塔心柱,柱周圍築有盤旋台階踏道,可登至第9級。第一級南北各有一拱門,除第6級外,第2至9級各開1—3個塔門,登塔可舉目遠眺。每級有塔心室,內有數量不等的碑刻和壁龕,外壁亦有壁龕多處。層層外壁轉角上都飾有石質龍首,昂首塔外,各層高度與直徑自下而上按比例遞減,最高處頂端為八角鑽尖塔頂。
該塔雄偉莊嚴,保存完好,九百多年來寶塔雖歷經風雨,至今依然巍然挺立,為河南省一處優秀的古代建築。1963年6月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泗洲塔神話傳説

寶塔鎮唐洲
很久很久以前,唐縣地面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一天,長江一帶有個姓金的船主,領着一條裝滿珠寶玉器的大船路過這裏,遇上了特大風暴,船被擊沉了。除過一個姓塗的水手仗着好水性死裏逃生外,其餘的人,都不知去向。後來,水陸變遷,那條船上淤滿了泥土,漸漸露出水面,那姓塗的水手,惦記着滿船珠寶,便搬到這船地上居住。水手知道,要想從地下撐出這條大船,必須用它原來的那條神篙。可神篙已在沉船時被水沖走了。好在那條神篙不管落在那裏,就能落地生根,長出竹筍,只要把竹筍找回來,好生培育,就會長出一條神竹。神竹的特徵是百年開花,花香十里,你就是找到它的竹筍,也要等到一百年後才能認出來。如果沒人發現它,它花謝了就死去,重新繁出新筍。水手知道,他這一輩子是不可能看到神竹開花的。但為了子孫後代,他還是沿着故河道兩岸找去,遇有竹筍,便移回來培植。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水手移回了很多竹筍,培育出一大片竹林。
水手老了,去世的時候,把寶船和神篙的秘密傳給了兒子。就這樣,水手的後代,代代都四處移竹筍,培竹林,卻總不見神竹開花。到了水手第十代子孫塗竹林這一輩時,竹林深處有一棵金黃竹子,突然開了花。正象老水手説的,那花香整整飄了十里遠。這時間,船地早已住滿了居民,形成了一個水陸重鎮,被朝廷命名為唐州。塗竹林不忍心砍下神竹,撐走寶船,使唐州陷入地下,居民遭受災難。他決定不砍神竹,寶船的秘密也不再往下傳。竹花香飄了十里八村,招來了蜂,招來了碟,也招來了一個歹人。這天,塗竹林正在散步,忽聽竹內有些響動,揀個石子投進去,那響聲沒有了。片刻,從林內鑽出一個鬼腦的人,急急地跑走了。竹林也不追趕,忙去林中看那神竹,神竹還在,根部卻多了一條刀痕。塗竹林心中好生驚疑,這個人砍它幹啥呢?想用它撐走寶船?聽上一輩人講,當年寶船沉沒時,只有老祖先仗着好水性逃了出來,別人誰會知道神篙的秘密?他理不出個頭緒,只好吩咐兒女們日夜守護竹林,生人一律不準入內。
第二天,從長江一帶過來一個雲遊和尚,到塗家化齋,言説身子有病,想借宿幾天。塗竹林為人厚道,便留那雲遊和尚住下,日日以上等茶飯招待。過了幾天,塗竹林到親戚家喝喜酒,晚上回來,推門一看,只見兒女們一個個倒在地上,五竊出血,頓時哭昏過去。突然,大地一陣顫動,把他搖醒了。他猛然想起神竹的事,急忙跑到竹林一看,果然神竹不見了,地上還有一把斧子。他這才明白上了那雲遊和尚的當,想去西河頭跟那和尚拚命,又覺得自己上了年紀。如果拚不過,自己死了事小,若讓那和尚撐走寶船,唐州城就會地陷房塌,不知會有多少人丟掉性命。他正不知如何是好,地又顫動了一下。這一顫,使他想起了先輩留的另一個秘密:城中菩提寺大院裏的那口水井,是寶船船尾的圓孔,它直通海底。若是將神篙插進那口井裏,扎進海底,就能把船釘死。可是神篙被砍走了,咋辦呢?他正在發愁,那神竹的要根部陡然冒出一根竹筍,傾刻間便長成一根沖天大竹子。啊!上天保佑,神竹!他又驚又喜,忙揀起斧子砍倒神竹,三下五去二削成一支竹篙,背起來就往城裏跑去。可是城門緊閉着,任他怎樣喊叫,也無人答應。這時大地又抖動了一下,他急了,也不知哪兒來的氣力,撐着神篙,一下子跳過城壕;又一下子,跳過了城牆。一口氣跑到菩提寺那口井邊,舉起神篙,順井筒紮了下去。這才一屁股軟癱在井旁。
再説那雲遊和尚,原來是金船主的第十代子孫金狗。當年沉船時,金船主抱着一支大櫓,被衝回長江老家。以後,他家也是代代四處移竹筍,培竹林,尋神篙,並且,每代都有人到唐州打探。前不久,金狗來到唐州,老遠就聞見了神竹的花香,心中一陣高興,順香味尋到這片竹林,發現了神竹。誰知剛動手,就被塗竹林發現了,沒能把神竹偷走。隨後他便假扮雲遊僧,在塗家住下來,想尋機盜走神竹。怎奈塗家日夜防守,他鑽不得空子,便想下毒手,毒死塗竹林一家。這天,他弄到了包毒藥,準備下手,又怕夜長夢多,便在吃晚飯時,毒死了塗竹林的兒女,鑽進竹林,砍了神篙。他扛着神篙,跑到西河頭,把神篙伸進河裏,撐了一下,地動彈一下。他高興得不得了,恨不能馬上撐走寶船,拿出吃奶的勁,猛撐一下,地又強烈地晃動一下。誰知他用力過大,一步蹬滑,竟一跟頭栽進河裏。他從河裏爬上來,又撐了一下,那寶船便稍稍移動了一點,他高興得發了瘋,抱着神篙哈哈大笑起來。誰知這一笑,笑岔了氣,疼得他半天直不起腰來。等他歇了一陣再撐時,卻怎麼也撐不動了。他撐呀,撐呀,一直撐到東方透亮,大地還是紋絲不動。這時,他才想起船尾圓孔的秘密,想去查看查看吧,天已經大亮了。他怕被人發覺,只好扛起神篙,躲到鳳雙山上去了。這一夜,塗竹林又氣憤又悲傷,守在井口,一夜沒閤眼。直到天亮,他才放下心,歪在井旁睡着了。早晨,菩提寺的小和尚去打水,發現了睡在井旁的塗竹林;又見井裏扎着一隻竹篙,覺得奇怪,便喊來了寺院長老。長老看看井裏的竹篙,剛要去拔,塗竹林醒了,急忙攔住長老,又把竹篙使勁朝下紮了扎。長老十分蹊蹺,便詢問根由。塗竹林想到自己年邁,兒女們又喪了命,那隻神篙也落在了開歹徒手裏,寶船早晚會讓歹徒撐走的,不如把事情公開,讓眾人都知道,也好有個防備。想到這裏,便長嘆一聲,把寶船和神篙的秘密,以及雲遊和尚盜篙的事,一古腦兒倒了出來。長老聽了,又驚又喜,讚佩塗竹林的善良,咒罵那雲遊和尚的可惡。當即把塗竹林扶入自己的齋房,好生款待一頓。隨即傳令寺內大小和尚,輪流守在井旁,又親自領了幾個和尚,幫助塗竹林掩埋了兒女。
這件事很快在城裏傳來了。老百姓紛紛到塗家看望塗竹林,又聯名請縣官搜捕那可惡的雲遊和尚。縣官想到此事也關係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便立即派兵四處搜捕。金狗得了消息,知道一時難以得手,便藏了神篙,逃回老家去了。此後,塗竹林因失去了兒女,心情悶鬱悲傷,便削髮為僧了。菩提寺長老念其心誠至善,便在竹林旁修了一座寺院,命名為竹林寺,讓塗竹林任了寺院長老。那金狗賊心不死,以後帶着兒子、親戚一幫人,三番五次來菩提寺偷拔神篙。雖然每次都被人發現,沒能得逞,卻又弄得人們惶惶不安。為了使這支神篙不被盜走,塗竹林倡議,在水井上面建一座寶塔,壓住神篙,鎮住唐州這塊船地。人們都想安居樂業,紛紛贊同,有的出銀錢,有的捐石料,能工巧匠,自願幫忙。全城人齊心合力,不久便建成一座九層寶塔。從此,金家父子死了心,唐州居民再也不擔心會陷入地下了。
古塔凌煙
關於古塔凌煙,有個神奇的傳説。據説唐河塔底是通着海的,裏面有一個泉眼,每隔幾年,塔頂就會有冉冉蒸氣嫋嫋而起,場面神秘而又壯觀。據史料記載,解放後僅僅是發生過4次,分別是1953、1975、1990、1999年,前兩次均在下午五六點鐘左右,1990年農曆八月十五前,間斷出現7天,每次半小時左右,1999年農曆正月初二,凌煙現象則出現在上午9點多鐘。凌煙時,塔頂出現煙霧,有時呈蘑菇狀團聚,有時像輕紗般隨風飄蕩,縷縷絲絲,持續不斷,引起了眾人的猜測。有人説是科學之謎,還有的迷信人説是“神佛顯靈”,關於科學的原因,現比較統一的説法是蠓蟲羣聚在塔頂所致。

泗洲塔古塔凌煙

泗洲塔的“古塔凌煙”是古時唐河八大景之一,關於“八大景”的最早記述無從考究,但在《清乾隆52年縣誌校注》卷一《地輿志》“古蹟”篇中就附有“竹林晚翠、龜井寒泉、紫玉龍淵、泌橋飛雪、黃池映月、石摩柱天(原文如此,可能有誤,現多為‘石柱擎天’)、蓮花捧佛、古塔凌煙”之名。可見八景的流傳還會更早些。
以前也曾聽説過有關唐河八大景之説,但都比較零碎,在文化局趙志敏兄處,尋得一本縣文化館1981年編輯的《風物傳説》,正是介紹這方面情況的。古代八大景中,除“泗州塔、石柱山、紫玉山”還依然存在外,其餘幾景大都遺蹟難覓,一高中門前的那片竹園,也遠比不上古時“竹林寺”周圍竹園的規模。可以想象,古時的唐洲人談及“八大景”是何等的榮耀。 [1] 

泗洲塔交通提示

從南陽汽車站坐客車到達唐河縣交通: 南陽火車站對面是汽車站,在汽車站可以看到去南陽各縣的汽車,去唐河的估計是30分鐘左右一班。從南陽坐汽車的話會到唐河縣新汽車站,到站後坐三輪車或打的説去泗洲塔就行了。
泗洲塔住宿: 塔下即為賓館
地址:人民路中段路西
郵編:473400

泗洲塔美食

綠豆粉 綠豆粉
唐河最出名的莫過於綠豆涼粉,製作工藝講究、配料獨特。唐河的“手抓羊肉”可也是享譽省內外的地方名吃,將12種調料調在蒜汁碗內,抓起一塊連骨帶肉的羊肉,蘸勻調料。 唐河還有許多風味小吃,如唐河火腿、胡辣湯、鍋盔油饃等。

泗洲塔相關簡介

泗洲塔,又名泗水塔,是宋代唐州菩提寺內著名建築,古為八景之一——“古塔凌煙”,始建於宋紹聖二年(1095年)。(載自南陽地區志第三十九卷224頁) 又根據《走遍南陽》記載:明洪武十年重建後又經多次修葺,整個塔身,分為10層,高68米,底層南面闢一拱門,2-10層各有一門,塔內有磚砌塔心柱,每層內外壁均有少量碑刻或壁龕,內奉石雕佛像;塔形呈八角形錐狀,塔角布以石龍首,龍首口內銜環。
因為保存得較完好,泗洲塔更顯得雄偉莊嚴。1997年又有青煙從塔上浮出成為遠近奇觀。為了保護從2002年秋天起就禁止遊人登塔參觀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