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泉頭村

(山東省青島市潮海街道下轄村)

鎖定
據記載,南宋期間,藍姓人家由雲南昌陽遷往現青島市嶗山區黃埠村,明初移居泉頭村定居。康熙二十年,唐姓由鰲山新民遷居本村,盧姓由官莊遷居本村,繼之,杜、何、王、于姓人家先後搬入居住。
中文名
泉頭村
地理位置
老縣城東5華里,北靠藍家溝村、十畝地村
面    積
22公頃
人口數量
1192人

泉頭村政區人口

該村位於老縣城東5華里,北靠藍家溝村、十畝地村,東南靠東障村,南臨墨水河,西與車家溝村相鄰。該村以村頭水泉命名,故名泉頭村,1986年藍鰲路拓寬,該泉毀掉。1949年該村隸屬即墨縣第六區,1958年屬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屬即墨鎮,1998年5月屬潮海街道辦事處,同年9月歸屬即墨經濟開發區。
村域全村轄區總面積22公頃,其中居民住房15公頃,工業用地3公頃。該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村前近靠藍鰲公路,東靠城東五路,離青煙一級路不足一華里,村內街道縱橫交織,全部硬化。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362户,總人口1192人,現有藍、唐、盧、王、於、杜、何等姓氏。

泉頭村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方面,解放初期全村共有耕地16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地瓜、高粱、穀子、大豆、蔬菜等。糧食平均畝產100公斤,全村農業總收入15000元。1951年土地改革後全村耕地面積32公頃。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與十畝地村、藍家溝村、東障村聯合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充分調動了村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糧食產量逐步提高,畝產達到150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村民艱苦奮鬥,興修水利,先後打機井5眼,修主水渠道1000米,配套水利機械40馬力,灌溉面積200畝,糧食畝產量提高到300公斤。比解放初期提高3倍,農業收入達7萬元。
農業合作化初期集體固定資產不足萬元,改革開放後,集體擁有固定資產18萬元,2002年集體固定資產達到500餘萬元,社會固定資產達1100萬元,經濟總收入9050萬元,人均收入5062元。
從90年代開始先後被國家及有關單位徵用土地22公頃,村建廠用地3公頃,到2002年僅有耕地3公頃,村民逐步退出第一產業,主要從事二、三產業。到2002年底第一、二、三產業佔本村經濟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2%、45%。
第二產業方面,1966年村錨鏈廠、木器廠只有職工20餘人,年收入2萬元,1987年建立化妝品廠,集體企業職工增加到70多人。90年代初期開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進金得利傢俱、科達鑄造、華星服裝等多家企業。改革開放後,本村個體私營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湧現出唐氏製衣等知名企業,不僅帶動了本村相關行業的發展,也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創造了機會。到2002年年底全村工業總產值已達4724萬元。
第三產業方面,自1982年開始,第三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在黨支部和村委會的組織引導下,男女勞動力紛紛走出家門從事務工經商,經營項目有:針織、服裝、百貨、副食品、運輸、汽車修理等。佔用勞動力300多人。其中,經營針織、服裝的業户有32户,50餘人。經營百貨、副食品、餐飲業的業户有30户60餘人。經營運輸、汽車修理的業户有35户,80人。經營其他項目的有100餘人。2002年第三產業全村總收入達4030萬元。2003年村經濟總收入達9010萬元。

泉頭村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方面,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該村文化教育落後,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百分之八十的青壯年是文盲或半文盲。新中國建立後,隨着經濟的發展,辦學條件逐步改善,辦學形式多種多樣,農民文化素質明顯提高。1974年投資1萬元建立了村第一所小學,共有教室8間,下設5個級部。1987年為改善教學條件,與藍家溝村、十畝地村、東障村、宅子頭村共同投資30萬元建立城東小學。從此告別了黑屋子、土台子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基本掃除了文盲,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百分之百。1949年全村僅有一名大學生。改革開放前大中專畢業生3人。改革開放後,村民非常重視教育,渴求科技文化知識,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從改革開放到2002年的20年間,全村共有40餘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醫藥衞生方面,解放前村內沒有診所,村民有病無錢治和無處醫治的現象非常普遍,各種傳染病經常流行爆發,嬰兒死亡率非常高。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關心人民的健康,為避免疾病的流行,免費為羣眾接種各種疫苗。並指定專門主管部門為農村培訓“赤腳醫生”。1967年建成村第一座衞生室,有醫務人員2名。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誤診。方便了羣眾,提高了保健水平。
人民生活方面,1949年前,村民人均佔有糧食100公斤,大多數村民不能温飽,只得以菜充糧,人均收入不足30元,生活非常艱苦。建國後,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糧食產量不斷提高,村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56年人均口糧180公斤,人均收入60元。1982年改革開放後村民基本家家有餘糧,多數農户有存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3年人均純收入5467元。
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條件也逐步改善。建國初期,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草房,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改革開放後,村民住房質量、結構、面積逐步改觀,1994年起先後有50多户村民建起二層樓房。到2002年底人均住房面積18平方米,全村有汽車60餘輛,彩電300餘台,冰箱150餘台,電話普及率達到95%以上。
村莊建設方面,1949年前,由於村民建房沒有合理規劃,因此街道不整,房屋不齊。農業合作化後,土地歸集體所有,亂建亂蓋的現象有所減少。到80年代制定了村莊建設規劃,村街道比較整齊,佈局比較合理。1992—2002年10年間,隨着村經濟實力的增強,加大了對村莊的改造力度。先後投資近64萬元,修建主街道4條,硬化面積1萬多平方米。部分街道兩側進行了綠化。鋪設污水管道2條,長600米。砌建污水溝6條,長1600米。
2001年電網改造,線路整修一新,主要街道都安裝了路燈。原100千瓦的變壓器更新為360千瓦,滿足了村民的生活用電和企業用電。

泉頭村社會福利

1996年開始,村民免交“三提五統”費,由村集體統一交納。自1993年起,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慰問金、日用品等。自1993年開始每年出資近萬元為獨生子女交納保險金。自1999年開始每年按季給村民發放麪粉、大米、食油,價值約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