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治淮工程

鎖定
治淮工程就是照上中下游兼顧,上游以蓄為主,中游蓄泄兼籌,下游以排為主的方針,綜合治理淮河流域淮河與沂沭泗河兩大水系組成,地處中國東部長江、黃河之間。流域面積27萬平方千米,其中淮河水系19萬平方千米,沂沭泗河水系8萬平方千米,跨越豫、皖、蘇、魯4省。平原約佔流域面積的2/3。
中文名
治淮工程
位    置
中國東部長江、黃河之間
流域面積
270000 km²
跨區域
豫、皖、蘇、魯4省
作    用
防洪澇,大旱
建造時間
1950年

目錄

治淮工程原因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南北過渡地帶,為暖温帶半濕潤地區,降雨的時空分佈很不均勻,容易出現洪澇,大旱,。如1975年,沙潁河的特大暴雨中心林莊3d降雨1605mm,其中最大6h雨量830mm,創世界紀錄。 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決口奪淮。由於長期受黃河氾濫淤積影響。淮河流域水系混亂,河道排水不暢,洪澇水缺乏出路。這些自然、歷史條件使淮河流域成為一個水旱災害頻繁的農業低產地區。
1950年,中國政府決定治理淮河,建立治淮機構,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系統治理工作。至1985年,國家為治淮投資77億元,加上地方投資,累計不下200億元。完成土方76億立方米,混凝土1000萬立方米。經30多年治理,初步控制水旱災害,生產面貌明顯改變。

治淮工程方法

治淮工程防洪

按照治理方針,採取了大量工程措施。
①流域上游共建水庫5200多座,總庫容250億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庫34座,總庫容166億立方米。水庫分佈在上游各主要支流,如淠河佛子嶺水庫、響洪甸水庫和磨子潭水庫,庫容分別為5.01、26.3、和3.39億立方米;史河梅山水庫和鮎魚山水庫,庫容分別為23.37和8.5億立方米;在獅河和當汝河上,50年代初期建有南灣水庫和薄山水庫,庫容分別為16.3和6.2億立方米。隨後,修建了汝河宿鴨湖水庫,庫容10.4億立方米;沙潁河白沙水庫、昭平台水庫,白龜山水庫,庫容分別為2.95、6.45、6.49億立方米。這些分佈在上游的大型水庫,對歷次洪水發揮了攔洪作用,減輕了淮河干流的負擔,減少了下游淹沒損失。
②中、下游修建了蒙窪、城西湖城東湖瓦埠湖、姜家湖、壽西湖行洪控制工程10處,總蓄泄量達280億立方米。壽西湖行洪區行洪後,可使蚌埠的最高水位降低1.5m。
治淮工程 治淮工程
③新開和擴挖包括茨淮新河、淮洪新河、淮洪新河、新汴河、淮沭河等骨幹河道20餘條。各主要河道堤防,普遍經過加高、加固整修。整治和疏浚了絕大部分支流和中小河道。下游開闢了新沂河、新沭河和蘇北總灌渠,擴大了入江、入海水道,使尾閭排洪能力從8000立方米/秒增加到23000立方米/秒,其中淮河為為13000立方米/秒,沂沭泗河為10000立方米/秒。以上措施初步形成較完整的防洪體系。淮河干流中、下游堤防已達到防禦40-5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沂沭泗河干流和淮河主要支流的防洪標準達到10-20年一遇。據測算,治淮工程興建以來,累計減免洪災面積淮河干流兩岸約為8000萬畝次,沂沭泗流域約為9300萬畝次。兩者減少損失共約300億元。

治淮工程除澇

治理了大部分排水溝河,新開挖了茨淮新河、新汴河、紅衞河、崇潼河和淶趙新河等排水骨幹河道,修建了4萬多座排灌站。近1億畝易澇耕地中已有27%除澇標準達到5年一遇以上,其餘也得到改善。結合除澇,治理了1700萬畝鹽鹼地。

治淮工程灌溉

建成了淠史杭等灌區,灌溉面積由50年代初期的1200萬畝增長到1.1億畝,佔全流域耕地面積的55%。1978年大旱,實際灌溉面積達8800萬畝。

治淮工程航運

初步形成以京杭運河、淮河為骨幹,江淮湖海相通的水運網。通航總里程由1953年的1.2萬km增長到5萬km。

治淮工程水土保持

流域原水土流失面積53000平方千米,已有18500平方千米得到初步治理。

治淮工程現狀

經過治理,淮河流域發生了較大變化,但各河道防洪標準仍較低,只能防禦普通洪水,較大洪澇災害的威脅依然存在;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不能適應工農業發展需要,有待繼續進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