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

鎖定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是河陰廣武山一帶(今河南滎陽)的石榴栽培技藝。
中文名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
起    源
唐代
地    點
河南滎陽
類    型
石榴栽培技藝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歷史淵源

早在唐代,河陰廣武山一帶即有“皇家果園莊”之稱,河陰石榴正是在盛唐時期成為宮廷貢品。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裏,把河陰石榴列為美食之一。元代農學家王禎編撰的農業科學名著《農書》中記載: “石榴,以河陰者最佳。”從唐代算起,河陰石榴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栽培史。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栽培技藝

石榴可以籽播,也可以條栽。條栽成樹早、結果快。石榴樹喜光耐旱,且喜肥怕澇。多將山谷深壑果大籽飽的石榴移栽於坎坡崖頭。這樣,選優淘劣,年復一年,品種優勢漸顯,逐步形成河陰軟籽石榴等特優品種。山民原先多在伏天選半木質,小指粗之根生明條,進行栽培。民諺:“深深插(栽),重重砸(根部之土夯實),是根棒棰也發芽。”近年,多改為冬栽和春栽,亦有用插枝嫁接改良品種。 [1]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石榴文化

河陰石榴不僅是貢品、美食,且形成內涵十分豐富的石榴文化。如藥用文化、詩歌文化、民俗文化等。五月,石榴花怒放,正如金代詩人王庭筠所説:“一色生紅三十里,際山多少石榴花。”又成為旅遊美景。 [2] 

河陰石榴栽培技藝入選非遺

2008年,滎陽石榴栽培技藝被列入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