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魨

(硬骨魚綱魨形目魨科動物通稱)

鎖定
河魨魚泛指硬骨魚綱魨形目、魨科的各屬魚類 [1]  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被譽為“菜餚之冠”,但其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
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帶活動,江、浙一帶俗稱河豚,而山東則稱艇巴,河北叫臘頭,廣東稱乖魚或雞抱,廣西則叫龜魚。 [2] 
中文名
河魨
外文名
pufferfish, puffers
別    名
河豚
艇巴
臘頭
乖魚
雞抱 展開
別名
河豚
艇巴
臘頭
乖魚
雞抱
龜魚 [2]  收起
拉丁學名
Tetraodont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1]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1] 
硬骨魚綱 [1] 
亞    綱
輻鰭魚亞綱 [1] 
魨形目 [1] 
魨科 [1] 
東方魨屬 [1] 

河魨形態特徵

河魨 河魨
河魨體呈圓筒形,向後漸狹,體裸露無鱗或被覆刺鱗,背鰭一個,無鰭棘,與臀鰭相對,無腹鰭,尾鰭截型或圓形或新月型,體色及花紋隨種類的不同而異。河魨生性膽小而貪婪,上下顎各生2個板狀牙齒,其食道結構特殊,向前腹側及後腹側擴大成囊,遇敵害時能吸入水和空氣,使胸腹部膨脹如球,浮於水面,被捕獲後,雖離水亦能吸氣膨脹,發出咕咕的聲音。 [2] 

河魨生活習性

少數種類生殖季節溯河進入江河產卵,如暗紋東方可沿長江上溯至洞庭湖產卵,也可在長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是我國重要的魚類資源,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層或底層。是江海洄游習性的底棲魚類。 [1-2]  河魨食性較雜,主要以貝類、甲殼類和幼魚為食。 [2] 

河魨分佈範圍

河魨 河魨
河魨魚在世界各地分佈較廣,品種較多,約有200餘種,其中在我國就有40餘種,大部分屬東方魨屬,在我國的温帶、熱帶、亞熱帶海區都有河魨魚分佈,主要分佈在黃海、渤海、東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 [1-2] 

河魨品種分類

我國河魨魚種類多樣,在黃海、渤海及東海分佈的東方類就有16種之多。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有:紅鰭東方、假晴東方、暗紋東方、弓斑東方、菊黃東方、鉛點東方、豹紋東方、黃鰭東方、蟲紋東方等,其中以紅鰭東方和假晴東方在國際市場上最為暢銷。我國以有溯河產卵習性的暗紋東方最受羣眾喜愛,價格最昂貴,高達1000元/kg~3000元/kg。 [2] 

河魨養殖技術

利用河魨魚池塘進行海水立體生態養殖,就是將原有河魨魚養殖池塘進行曝曬、消毒肥水處理,利用池塘進行河魨魚的養殖,在此基礎上套養南美白對蝦和毛蚶底播養殖,通過魚、蝦、毛蚶的混養可使水質得到改良,一方面魚蝦的殘餌和糞便可作為藻類的肥料,起到肥水的作用,另一方面毛蚶通過過濾海水又淨化了水質。利用品種共生互利的關係,減少化肥、魚藥的使用,為社會提供安全的水產品,提高池塘養殖產值。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3] 

河魨準備工作

1.養殖場環境要求
養殖場的環境應符合相應的規定,養殖水源水質應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的規定。 [3] 
2.池塘選擇
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保水性能好的池塘。 [3] 
3.池塘曝曬鬆土
河魨魚養殖結束後,將池塘的水全部排幹,封好進排水閘門,進行曬池。到3月份用推土機帶犁進行鬆土,鬆土深度15~20cm。 [3] 
4.消毒
消毒在3月下旬進行,用生石灰1125kg/hm2,將大塊打碎,用水溶化,全池潑灑。 [3] 
5.進水、肥水
4月中上旬進水,水深30cm左右,施經過發酵的有機肥(雞糞)75~120kg/hm2,無機肥(尿素)30kg/hm2,進行肥水。5d後視水色情況再追肥一次,有機肥60~90kg/hm2,無機肥22.5kg/hm2。施肥量及次數可根據水肥瘦情況隨時調整。至放苗前水深至1m。每次進水時進水口要放置60目篩絹網清除雜魚或魚卵,中後期篩絹網可以用30目。 [3] 

河魨苗種放養

1苗種的選擇
選擇規格1cm的蝦苗,蝦苗要求體型肥壯,形態完整、無損傷與畸形、反應敏捷、逆水能力強、體色正常、胃腸食物飽滿。河魨魚規格300g/尾,河魨魚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無損傷。毛蚶規格150~200只/kg,要求顆粒均勻、色澤鮮豔、無寄生物、無錯殼的天然海捕蚶苗或人工孵化苗。 [3] 
2.苗種消毒
放養前苗種應消毒,用藥符合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要求。 [3] 
消毒方法:河魨魚和毛蚶用0.7mg/L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5~8min。蝦苗用20~30mg/L聚維酮碘(含有效碘1%)浸泡10~20min。同時剔除病苗、傷殘苗。操作時水温温差控制在3℃以內。 [3] 
3.放苗時間
毛蚶、河魨魚在4月下旬,南美白對蝦在5月上旬。這一階段池中單細胞藻類繁殖起來,基礎餌料比較充足,池中水温、鹽度等理化因子比較穩定。氣温也較適合苗種的運輸,是放苗的最好時間。 [3] 
4.放養密度
放養南美白對蝦蝦苗90000尾/hm2,河魨魚1500條/hm2,毛蚶450kg//hm2。放苗時間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放養時水温20℃,PH7.5~8.5,水深1m以上。 [3] 
5.放苗方法
毛蚶苗用小船沿池塘全池底播;河魨魚放苗是將裝在網袋中的單個魚種(避免魚種互相撕咬)直接放在池塘水中;南美白對蝦蝦苗是將苗袋放在池塘水中浸泡3~5min,使袋內水温與池中水温相差不到1℃然後打開苗袋,將蝦苗緩慢倒入池水中。 [3] 

河魨餌料與投餌

1.餌料
毛蚶苗無需投餌,蝦苗後期適當投餵一些配合餌料。河魨魚主要投餵鮮活或冷凍的小雜魚,適當搭配一些配合餌料。配合餌料符合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餌料安全限量)規定;餌料原料符合相關的質量安全標準。小雜魚要求新鮮,不投餵腐敗變質雜魚。 [3] 
2.投餌
日投餌量:蝦苗放養初期,蝦苗個體小,30~40d內無須投餌,後期隨着蝦個體加大可適當投餵一些配合餌料,日投餌量佔體重1%~2%。河魨魚放養後應及時投餌,前幾天應少投,佔體重的1%~2%即可,隨着魚種的正常攝食逐漸加至7%~8%,養殖中後期隨河魨魚個體增大,應加大投餌量,日投餌量佔體重4%~5%。此外投餌量的多少應根據季節、天氣、水質和魚蝦的攝食強度進行調整。毛蚶由於無需投餌,視池水的肥瘦情況定期追肥。 [3] 
日投餌次數:每天2次,上午8:00、下午16:00各投餵一次。上午投餵量佔40%,下午佔60%。每次投餌持續時間20~40min。 [3] 

河魨病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以預防為主。一般每10~15d潑灑0.3~0.5g/m3二溴海因溴氯海因,15~20g/m3的生石灰等常規消毒劑。預防病害發生。 [3] 

河魨日常管理

1.每日填寫“水產養殖生產記錄”定時測量水温、PH值、鹽度並作好記錄。 [3] 
2.巡塘
每天早晚巡塘2次,觀察魚蝦攝食情況、水温、水質變化。發現情況及時妥善處理。尤其是陰雨天,要避免因水中鹽度變化幅度過大造成魚蝦或毛蚶死亡。 [3] 
3.水質管理
前期管理:4月下旬~6月下旬水温回升較慢,單胞藻繁殖也較慢,此階段應多進水少排水,7~10d可肥水一次。施有機肥45~75kg/hm2 [3] 
中期管理:進入7月上旬,主要是調好水質。將原有池水換掉70%以上,7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高温季節,此階段應多進水少排水,將水位加至最高。 [3] 
後期管理:進入8月下旬以後,是毛蚶、蝦、河魨魚生長的第二個適温期,此階段要求大排大灌,管好水質。 [3] 

河魨疾病防治

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是越冬成敗的關鍵,越冬是河魨養殖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越冬時間從11月至次年5月。一般經一年半時間的養殖能達到上市要求。進入越冬棚的河魨先要進行魚體消毒,可用3%的食鹽水浸洗10~20分鐘,越冬期間主要有以下一些病害: [4] 

河魨水黴病

該魚因無鱗片,魚體受傷後易產生水黴病,可用0.1~0.3mg/L孔雀石綠全池潑灑,或使池水温升高到28~30℃可控制病情。 [4] 

河魨細菌性疾病

用0.5mg/L的強氯精全池潑灑。 [4] 

河魨腸炎病

可在餌料中加入食鹽或呋喃唑酮進行預防和治療。 [4] 

河魨寄生蟲病

用0.5mg/L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 [4] 

河魨河魨毒素

河魨起源

河魨毒素(TTX)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質,使其成為食用海產品中毒事件的一類重要致毒因子。由河魨毒素導致的中毒事件,主要是因為誤食有毒河魨魚,在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經常發生。 [5] 
國內外學者對河魨毒素的來源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河魨毒素不僅存在於河魨魚中,而且廣泛分佈在其他動物體內,如紐蟲、蠑螈、樹蛙、短頭蟾等兩棲動物中也有體表分泌毒素,同時發現多種細菌也可產生TTX,但其中既有外源性學説又有內源性學説,仍無法下定論。對河魨毒素的化學特性、藥理毒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較多,隨着研究的深入,食用野生河魨的安全性將會得到進一步增強,河魨毒素在醫學領域裏將會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5] 
在河魨毒素起源學説上研究最多的就是東方魨,一般認為降海洄游的河魨產生河魨毒素的可能性有:①東方魨下海後在海水環境中自身產生TTX;②海水中某些生物含有TTX,被河魨吞食後吸收並儲藏濃集於體內;③海洋中許多生物的代謝產物中TTX。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河魨自身產生河魨毒素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除河魨外,海洋中還有許多河魨喜食的生物體內都含有TTX。另外,生存於淡水中未經降海洄游的河魨體內檢不出TTX,也説明河魨自身不產毒,但在投餵含TTX的飼料一段時間後,在其體內又能檢出TTX。因此很有可能是通過食物鏈在河魨體內聚集TTX,而且海洋中許多含毒細菌黏附河魨喜食的生物,進入河魨體內後就與其構成互利共生的關係,河魨就可通過皮膚腺的暴露來釋放TTX,從而起到抵禦天敵的作用。 [5] 

河魨分佈

河魨魚的毒性分佈有以下五個特點: [1] 
1.河魨魚體內含毒量在不同部位有差異。一般來説,卵巢含量最多,肝臟次之,血液、眼睛、鰓、皮膚都含少許,肌肉中不含TTX。但魚死後內臟中的毒素可以滲入肌肉,此時肌肉中也含有少量的TTX。 [1] 
2.不同種類的河魨魚其毒性各不相同。如魨科中東方魨屬的魚類一般都含有劇毒,而刺魨科以及箱魨科的魚類一般不含有毒性。 [1] 
3.毒性的地域差異。同一種河魨魚,生活在不同的海域,捕獲後其毒性有顯著的差異。 [1] 
4.毒性的季節性差異。河魨的毒性隨季節的不同而有差異,特別在產卵期(12月至翌年6月),毒性很大。 [1] 
5.一般來説,野生河魨魚的毒性要強於養殖河魨魚。 [1] 
除此之外,TTX還廣泛存在於其他動物種類中如蠑螈、雲斑節鰕虎魚、斑足蟾、螺類、海星類、花紋愛潔蟹和扇蟲等。 [1] 

河魨中毒症狀

河魨魚中毒出現的症狀決定於人的體質和攝入TTX的量。一般情況下中毒人員首先是嘴唇和舌頭麻痹,接着是運動神經麻痹,然後是末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出現呼吸困難,最後隨着意識的慢慢消失,呼吸中樞被完全麻痹,直至死亡。通常死亡會發生在發病後的4~6h以內,若超過8h仍未死亡者,一般可恢復,這主要是因為TTX在體內解毒排泄較快。對於河魨中毒尚沒有特效藥物,而且河魨中毒發病時間快,死亡率高,治療應以早期的催吐、洗胃、排泄為主。 [1] 

河魨加工與銷售

在國內禁售、國外壓價的雙重壓力下,中國經營河魨魚的企業舉步維艱。在嚴格市場準入制的前提下,借鑑國外經驗,對加工、銷售河魨魚實施有限開禁。有專家表示:衞生部門年年查禁,市場卻年年熱賣,查不勝查,有禁不止,與其如此,倒不如有限開禁、規範利用。 [6] 
現有涉及河魨魚加工、銷售的有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水產品衞生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凡供食用的水產品(包括鮮售和加工)必須符合下列規定:含有自然毒素的水產品,如:……河魨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應剔出集中妥善處理,因特殊情況需進行加工食用的應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處理前必須先去除內臟、皮、頭等含毒部位,洗淨血污,經鹽醃曬乾後安全無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廢棄物應妥善銷燬。” [6] 
2.從上述兩個規定來看,對於能否生產經營含有毒物質的河魨魚存在不一致的説法,《食品衞生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水產品衞生管理辦法》規定應剔出集中妥善處理,特殊情況下可以加工食用。從執法的角度來理解,《食品衞生法》是上位法,是制定《水產品衞生管理辦法》的基礎,當出現不一致時,應按《食品衞生法》規定執行。也就是説,生產經營含有毒物質的河魨魚是違法的。 [6] 
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七條規定:“列入目錄的進出口商品,按照國家技術規範的強制性要求進行檢驗”,《食品衞生法》即屬於國家技術規範的強制性要求。按《食品衞生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含有毒物質的河魨魚,也就是説,含有毒物質的河魨魚是不合格食品。《商檢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法定檢驗的出口商品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驗或者經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查驗不合格的,……;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技術處理後重新檢驗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所以,綜合《食品衞生法》和《商檢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河魨魚不得出口。 [6] 
河魨魚加工、銷售有限開禁的必要性
1.目前國內天然和養殖河魨魚的產量約有1萬噸,其中約6000噸在國內銷售。由於加工銷售過程沒有規範,食用後的中毒事故時有發生。既然有產量,又有消費的市場,與其有禁不止,倒不如有限開禁,規範利用,降低食用風險。 [6] 
2.國外如日本、韓國等國有市場需求,廣東、山東、遼寧、浙江、海南、江蘇和福建等省的河魨魚加工出口歷來存在,全國年出口約4000噸,為我國出口創匯作出了貢獻。 [6] 
對河魨魚加工、銷售有限開禁的建議
1.為解決這種法律不允許,現實又有需求的矛盾,筆者建議,在修訂《食品衞生法》和《水產品衞生管理辦法》時,參照國外有關做法,按加工出口和國內銷售的不同需求,分別規定有限開禁河魨魚加工、銷售的條件。 [6] 
2.建議在《食品衞生法》“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中增加一條例外條款:“特殊情況下,經衞生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加工銷售。”這樣留一個出口,供下位法進一步細化完善。 [6] 
3.參照國外有關做法,如美國聯邦法典第9卷第318.8就有此類規定:“只允許用於出口產品的保鮮劑和其他物質;此類產品的處理;這類產品不作為國內食品用途。”在《水產品衞生管理辦法》中單獨列出一條“只允許用於出口的產品,這類產品不作為國內食品用途”,規定出口河魨魚須與預期輸往國家的法律不衝突,在外包裝上加貼標籤,標明它居於出口,以保證容易識別出口產品。禁止用於國內銷售的產品應與其他產品分別存放。 [6] 
4.河魨魚在日本也經歷了從吃到禁再到政府預、規範的過程。日本對於河魨魚的加工銷售採用“特許制度”進行安全控制。企業加工銷售河魨魚,首先要向政府申請。政府經過考察論證後,給企業頒發“特許證”。烹飪河魨魚的料理師不僅要擁有兩年以上的加工經歷,還要到政府開辦的學校進一步深造,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規程。借鑑日本方面的經驗,筆者認為,食用河魨魚關係到食用者的生命安全,河魨魚在國內銷售有限開禁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慎之又慎,有限開禁之前還必須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一是採用“請進來”或“走出去”的辦法,培養一支河魨魚養殖、加工、品種鑑別、烹飪、企業認證等各方面的專家隊伍。由這些專家負責規則的制訂、許可企業的審核、註冊廚師的培訓等工作;二是建立河魨魚加工銷售“許可制”,規範定點養殖、定點加工、定點銷售的操作,建立產品的可溯源反饋機制;三是建立烹飪河魨魚的“註冊河魨廚師”制度;四是加強對天然河魨和養殖河魨毒性研究,規定可以食用的種類。在各項準備工作完成之後,由衞生部制定河魨魚在國內銷售的管理辦法,規定在國內銷售的條件和監督管理措施。 [6] 

河魨主要價值

河魨營養價值

河魨魚肉味腴美,鮮嫩無刺,蛋白質含量高達28.2%,營養價值較其它魚類更為豐富,長期以來作為一種名貴魚類而蜚聲中外。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將河魨作為美味珍品,民間素有“不吃河,焉知魚味?吃了河魨,百味皆無”和“拼死吃河”的説法。古代詩人蘇東坡頗愛吃河,對河魨曾有“值得一死”之説,梅俞也曾稱頌道“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 [2] 
據測定,100g河魨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18.7g,而脂肪含量僅為0.26g,是魚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種。此外,河魨魚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硒、鋅等多種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水產品。楊興麗等通過對池養暗紋東方魨含肉率及肌肉營養成分分析後得出,池養暗紋東方魨含肉率平均為38.75%;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別為21.06%和1.01%;17種氨基酸總含量19.78%,其中7種必需氨基酸的總含量為9.05%,佔氨基酸總含量的45.75%。而且暗紋東方魨的鮮味氨基酸(穀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為7.05%,高於其他淡水魚類,故其味道非常鮮美。 [1] 
但由於河魨魚肝臟中存在高毒性的河魨毒素,因此,對有毒河魨魚肝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以可靠的去毒工藝和安全的提取方法為前提。 [1] 

河魨食用價值

在日本和韓國,河魨魚主要被加工成各式料理,直接食用。下關是全日本最有名的河魨魚生產、加工、銷售、觀光的地區。日式河魨料理主要有:生魚片、火鍋、天婦羅、皮刺、烤物、鰭酒、白子酒、身酒、骨酒等。韓國的河魨料理與日本較為接近,但韓式河魨料理的調料是以辣椒為主,吃來別有一番風味。其生魚片的拼式也獨具韓國的特色,現今河魨魚在韓國的銷售量也可以和日本媲美。在我國,河魨魚主要被加工成鹽乾製品,大部分用於出口。以我國福建省為例,2002年進入福建的海捕河魨魚產量在60000噸以上,其中40%用於生產河魨魚烤魚片,30%出口至日本、韓國。河魨魚體內富含膠原蛋白,可以使皮膚增白,增彈;河魨魚肝臟中的噸噸X是一類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具有麻醉、止疼、抗腫瘤之功效;河魨魚精巢中含有一種天然活性成分——魚精蛋白,對人體內腫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1] 

河魨醫療價值

河魨毒素是從河魨魚內臟中提取的一種生物鹼類物質,在醫學上有重要的醫療價值,價格昂貴,每克售價高達五六十萬元人民幣。現已證明,河魨毒素包括有河魨素、河魨酸、河魨卵巢毒素和河魨肝臟毒素,是自然界最劇烈的毒素之一,其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250倍,能在短時間內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醉。若人們處理河不當或誤食,即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河魨毒素在醫療上常作為一種高級麻醉和鎮痛藥物,對神經痛、肌肉關節疼痛、皮膚炎症、胃腸痙攣、哮喘、晚期癌症等疾病均有顯著療效。據廣西的一家研究所研究報道,河魨毒素還是一種戒毒良藥,連續注射5日極微量的河魨毒素後可戒除毒癮。 [2] 

河魨經濟價值

河魨魚除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醫療價值外,其魚皮有良好的韌性和美麗的花紋,是上等皮革製品原料,也用於建築、火柴、加工等工業;魚膽可提取牛磺酸等生化試劑,臨牀上有明顯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可作為燙傷及癬用藥;精巢可提取精氨酸,臨牀上可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卵巢、腸、鰓、血液等廢棄物還可用來製做肥料和殺蟲劑。 [1-2] 
部位
用途
鮮食、醃製或乾製、罐頭、魚鬆等
製革、生物製劑、醫藥、食用明膠
肝臟
提煉TTX 以及 EPA、DHA
卵巢
提煉TTX、農用殺蟲劑、高級醬油
精巢
提取精氨酸、魚精蛋白、食用
血液及其他
農用殺蟲劑、化肥

河魨資源現狀

河魨魚味道鮮美,質地鮮嫩,營養豐富,生食、熟食皆宜。近年來,我國海捕和養殖河魨魚的總產量穩步提高。據統計2000~2003年,我國海捕河魨魚年產量約為6~8萬噸,主要品種是棕斑腹刺魨、暗鰭腹刺魨、黃鰭東方魨以及黑鰓兔頭魨。 [1] 
我國河魨魚養殖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初具生產規模。養殖地區主要集中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廣東等沿海的10個省份。養殖種類主要是紅鰭東方魨假睛東方魨暗紋東方魨、菊黃東方魨。2003年全國河魨魚養殖產量為11545噸,其中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產量分別為1404噸和10141噸。除了國內試點單位消費的極少一部分河魨魚外,70%~80%的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 [1] 
河魨魚是一種有毒的特殊魚類,長期以來一直未作為經濟魚類從事大量生產與捕撈,僅在我國長江下游一帶才捕撈食用,因此無法正確統計我國河魚的全部產量及資源量。據估計,我國五六十年代河魨魚資源較為豐富,魚產量約在10000噸以上,其中黃海北部、渤海和黃海中南部各產約2000噸,東海產1000噸左右。但從60年代中後期開始,由於日本對東方需求量日益增多,同時南朝鮮也加強了捕撈東方的強度,由於過渡捕撈使東方日益衰退。日本1974年在黃海、東海捕撈的東方產量曾達到10500噸,近年來產量降為2500噸左右。目前,我國河魨魚出口量約為1800噸,估計產量在2000t~3000噸。總的來説,由於捕撈強度的逐步加大、水體環境的污染以及內河閘壩的阻隔,河魨魚資源量不容樂觀。以地處長江下游盛產河魨魚的江蘇省為例,據統計1954年長江河產量達1000噸,1973年產量已不足50噸,到90年代長江河估計僅10餘噸。長江河魨魚資源已近枯竭,但在不進行捕撈生產的海域和河流,其資源量仍然相當豐富。我國除長江下游的江陰、張家港、靖江、鎮江、揚州等地將河魨魚作為經濟魚類食用及我國黃海和東海部分海域進行捕撈作為出口外,其它地方一般禁止銷售與食用,即使捕撈上來也只是將其深埋地下作為肥料或丟入海中,造成了河魨魚資源的極大浪費。我國河魨魚資源因地方習俗的差異開發利用狀況也大不一樣,長江流域、黃海、東海一帶的河魨魚常被作為經濟魚類進行捕撈生產,長江流域主要作為食用魚類,而黃海、東海主要用於出口創匯。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有暗紋東方、弓斑東方、紅鰭東方、假晴東方等,而其他地方特別是南海的東方資源則幾乎未加利用。總之,我國對河魨魚資源有了一定程度的開發利用,但尚處於起步階段,資源的利用僅限於食用及出口上,綜合利用較差。 [2] 
隨着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河魨資源的合理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河魨魚去毒技術的研究日臻完善,河魨魚無毒養殖技術也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可以品嚐安全無害的美味,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河魨魚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不對其進行合理利用和保護,終究有一天河魨資源會枯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