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神廟鄉

鎖定
河神廟鄉,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地處屯留區西部,東與麟絳街道接壤,南與豐宜鎮為鄰,西連張店鎮,北接吾元鎮,鄉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5千米 [2]  ,總面積107.02平方千米 [3] 
1949年,河神廟鄉境域屬屯留縣第四區;1984年4月,河神廟公社改河神廟鄉 [2]  ;截至2018年末,河神廟鄉有户籍人口17864人 [3]  ;截至2020年6月,河神廟鄉下轄31個行政村 [4]  ;鄉人民政府駐河神廟村 [2]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商業網點320個,職工774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5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760萬元,比上年增長21% [2]  ;2018年,河神廟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3] 
中文名
河神廟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
地理位置
屯留區西部
面    積
107.02 km²
下轄地區
3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河神廟村
電話區號
0355
郵政區碼
046100
氣候條件
夏季温暖濕潤,冬季寒冷乾燥。
人口數量
17645人(2017年) [1] 
車牌代碼
晉D
人    口
17864人(2018年户籍人口)

河神廟鄉建置沿革

1949年,河神廟鄉境域屬屯留縣第四區。
1956年,分屬西故縣、河神廟2個鄉。
1958年,屬屯長縣屯留衞星公社。
1959年,屬屯留公社。
1961年,屬屯留縣河神廟公社
1964年,增設莊溝生產大隊。
1980年,撤銷郭家莊、東坡、南溝、廟兒溝、龍王溝5個生產大隊,增設劉家莊、閣寺、廟兒溝、柏盛、范家溝、龍王溝6個生產大隊。
1984年4月,河神廟公社改河神廟鄉 [2] 

河神廟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河神廟鄉下轄31個行政村:河神廟村、圪套村、苗嶽村、西曲村、西故縣村、劉家莊村、辛莊村、棗莊村、王墓嶺村、莊溝村、任家莊村、西坡村、范家溝村、棗臻村、陡溝村、店上村、柏盛村、西溝村、馬家村、司家溝村、梨樹莊村、仝家莊村、寬溝村、東陽村、西陽村、龍王溝村、姚家嶺村、棘後村、廟兒溝村、閣寺村、中城村 [2] 
截至2020年6月,河神廟鄉下轄31個行政村:河神廟村、圪套村、莊溝村、陡溝村、王墓嶺村、辛莊村、棗莊村、劉家莊村、姚家嶺村、苗嶽村、西曲村、西故縣村、中城村、范家溝村、西坡村、棗臻村、仁家莊村、廟兒溝村、仝家莊村、梨樹莊村、西溝村、柏盛村、店上村、司家溝村、馬家村、西陽村、棘後村、東陽村、寬溝村、龍王溝村、圪寺村 [4]  ;鄉人民政府駐河神廟村 [2] 

河神廟鄉地理環境

河神廟鄉位置境域

河神廟鄉地處屯留區西部,東與麟絳街道接壤,南與豐宜鎮為鄰,西連張店鎮,北接吾元鎮,鄉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5千米 [2]  ,總面積107.02平方千米 [3] 
河神廟鄉

河神廟鄉地形地貌

河神廟鄉地處盤秀山東部,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山區、丘陵,境內最高峯黑石嶺位於任家莊村北部,海拔1341米;最低點南河壕位於司家溝村南部,海拔933.3米 [2] 

河神廟鄉水文

河神廟鄉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絳河、西曲河、棗臻河3條,河流總長度46.2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絳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梨樹莊、西陽、東陽、河神廟、棗臻、苗嶽等村,長29千米 [2] 

河神廟鄉自然災害

河神廟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霜凍等,冰雹年均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1976年7月24日廟兒溝村,造成729畝玉米受災,減產五成,經濟損失36000餘元 [2] 

河神廟鄉自然資源

河神廟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其他自然資源有刺槐、油松等森林資源;黃刺梅、沙棘等野生喬木、灌木;黨蔘、連翹、柴胡、知母、桔梗、車前子、茵陳、大黃、黃芪等中藥材資源等,有森林面積4.38萬畝,林地面積2.2萬畝,耕地面積4.36萬畝 [2] 

河神廟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河神廟鄉轄區總人口1802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8人,城鎮化率2%,另有流動人口370人,總人口中,男性9616人,佔53.3%;女性8412人,佔46.7%;14歲以下2852人,佔15.8%;15—64歲12734人,佔70.66%;65歲以上2442人,佔13.54%,人口均為漢族,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0.2‰。
截至2017年,河神廟鄉常住人口17645人 [1] 
截至2018年末,河神廟鄉有户籍人口17864人 [3] 

河神廟鄉經濟

河神廟鄉綜述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商業網點320個,職工774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5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760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6975元 [2] 
2018年,河神廟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3] 

河神廟鄉農業

2011年,河神廟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2.4畝,農業總產值7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5%,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生產糧食17115.17噸,人均949.4千克,其中玉米14861噸,小麥42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4000噸,主要品種有尖椒、西紅柿、西葫蘆、韭菜、大葱等,其中尖椒2000噸,大葱500噸,西葫蘆800噸,西紅柿500噸,韭菜2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02萬頭,年末存欄1.02萬頭;羊飼養量1.42萬隻,年末存欄7000只;牛飼養量3800頭,年末存欄1800頭;家禽飼養量10.06萬羽,上市家禽4.8萬羽,生產肉類1411.9噸,其中豬肉1184噸,牛肉169.3噸,羊肉58.6噸;禽蛋291.8噸;畜牧業總產值16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1.6%,其中防護林18087畝,經濟林399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7.5萬株,林木覆蓋率17.8%,活立木蓄積量7.68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325畝,產量38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其中蘋果138噸,梨242噸,大型農業機械469台(輛) [2] 

河神廟鄉社會事業

河神廟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402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3所,在校生868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河神廟鄉科技事業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各類科技人才84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9人,經營管理人才18人,技能人才328人,農村實用人才466人 [2] 

河神廟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5個,年放映372場次,觀眾達6.48萬人次;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河神廟村小辣椒説唱團、中城村天天樂藝術團、東陽村中青年秧歌隊 [2] 

河神廟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2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5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3.1張,專業衞生人員23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2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759人次,出院病人445人次 [2] 

河神廟鄉社會保障

2011年,河神廟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660人,參合社會保障,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7户,人數78人,支出19.7萬元,比上年增長64%,月人均210元,比上年增長32.96%;城市醫療救助2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人次,共支出1.39萬元,比上年增長2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90户,人數728人,支出78.6萬元,比上年增長45%,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長3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人,支出6.3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51人,支出37.75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醫療救助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5人次,共支出8250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11人次,支出6000元,比上年增長26%,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1人 [2] 

河神廟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河神廟鄉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93千米,投遞點31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16.2萬份、期刊6400冊,業務收入42萬元,固定電話用户2100户,移動電話用户600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00萬元 [2] 

河神廟鄉交通

河神廟鄉有309國道過境,縣鄉級公路6條,總長38千米 [2] 

河神廟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河神廟鄉,因境內的河神廟而得名 [2] 

河神廟鄉旅遊業

河神廟鄉有屯絳八一水庫旅遊景點,被譽為“高峽平湖”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76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薛維棟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10月:677-678.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76.
  • 4.    2020河神廟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