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麟絳街道

鎖定
麟絳街道,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地處屯留區東部,東與路村鄉、上村鎮搭界,東南和李高鄉接壤,南與豐宜鎮毗鄰,西與河神廟鄉相鄰,西北與余吾鎮相連 [2] 
1949年,麟絳街道境域屬屯留縣第一區 [2]  ;2019年,撤銷麟絳鎮,設立麟絳街道,以原麟絳鎮的行政區域為麟絳街道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保持不變 [1]  ;截至2018年末,麟絳街道有户籍人口58679人 [3]  ;2023年,麟絳街道下轄28個行政村、5個社區; [5]  麟絳街道辦事處駐南街村羿神東街15號 [2] 
2011年末,麟絳鎮有商業網點416個,職工1445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120萬元,比上年增長26.4%,農民人均純收入9005元 [2]  ;2018年,麟絳街道有工業企業46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3] 
中文名
麟絳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
地理位置
屯留區東部
面    積
55.39 km²
下轄地區
28個行政村、5個社區 [5] 
政府駐地
南街村羿神東街15號
電話區號
0355
郵政編碼
046100
車牌代碼
晉D
人    口
58679人(2018年户籍人口)

麟絳街道建置沿革

1949年,麟絳街道境域屬屯留縣第一區。
1956年,分屬屯留、西賈、鳴水、西故縣4個鄉。
1958年,屬屯長縣屯留衞星公社。
1959年,屬屯留公社。
1961年,屬屯留縣屯留公社,
1964年,屬城關公社。
1984年4月,城關公社改城關鎮。
2000年12月,城關鎮更名麟絳鎮 [2] 
2019年,撤銷麟絳鎮,設立麟絳街道,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地保持不變。 [1] 
2021年4月,撤銷西賈鄉,分別併入麟絳街道、豐宜鎮李高鄉。將原西賈鄉的西賈、羅家莊、東賈、牛角川4 個村委會劃歸麟絳街道管轄;

麟絳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麟絳鎮下轄3個社區、28個行政村:曙光社區、前進社區、旭光社區、南街村、東街村、西街村、郭村、宋莊村、雙塔村、水泉村、東藕村、中藕村、西藕村、沙莊村、堰漕村、東堰村、西堰村、東堖村、東河北村、板箱莊村、河北堖村、西河北村、西蓮村、高店村、柳行村、劉家坪村、鴉兒堰村、席店村、和裕村、楊家灣村、堯澤頭村 [2] 
2020年,麟絳街道下轄28個行政村、1個社區:南街村、東街村、西街村、東腦村、水泉村、西堰村、東堰村、堰草村、西藕村、中藕村、東藕村、沙家莊村、宋莊村、雙塔村、郭村、席店村、和峪村、楊家灣村、鴉兒堰村、劉家坪村、高店村、柳行村、堯澤頭村、西蓮村、西河北村、東河北村、河北腦村、板箱莊村、屯留煤礦生活區社區 [4]  ;麟絳街道辦事處駐南街村羿神東街15號 [2]  。總面積55.39平方千米 [3] 
2023年轄28個行政村、5個社區:
瓶城社區、羿神社區、盤秀社區、久安社區、嶷山社區,南街村、東街村、西街村、東腦村、水泉村、西堰村、東堰村、堰草村、西藕村、東藕村、沙家莊村、宋莊村、郭村村、席店村、和峪村、鴉兒堰村、劉家坪村、高店村、柳行村、堯澤頭村、西蓮村、西河北村、東河北村、河北腦村、羅家莊村、東賈村、牛角川村、西賈村。

麟絳街道地理環境

麟絳街道位置境域

麟絳街道地處屯留區東部,東與路村鄉、上村鎮搭界,東南和李高鄉接壤,西南與豐宜鎮毗鄰,西與河神廟鄉相鄰,西北與余吾鎮相連,東北與路村鄉搭界 [2] 

麟絳街道地形地貌

麟絳街道地處絳河中游,地勢東高西低,地形為丘陵、平川,境內最高點七星台位於西河北村北部,海拔945米;最低點圪洞溝位於楊家灣村西部,海拔921米 [2] 

麟絳街道水文

麟絳街道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絳河1條,從西至東流經境內鴉兒堰、堯澤頭、西蓮、西河北、東腦等村,長8千米 [2] 

麟絳街道自然災害

麟絳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春旱、大風、冰雹等,冰雹災害年均發生2—3次,主要發生在6—7月,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82年7月,受災面積3萬畝,減產210萬千克,經濟損失40萬元 [2] 

麟絳街道自然資源

麟絳街道境內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煤炭、煤層氣、磚瓦黏土,有森林面積6700畝,林地面積3300畝,耕地面積5.3萬畝 [2] 

麟絳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麟絳鎮轄區總人口4948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356人,城鎮化率57.3%,另有流動人口1819人,總人口中,男性24836人,佔50.2%;女性24652人,佔49.8%;14歲以下8327人,佔16.82%;15—64歲35847人,佔72.44%;65歲以上5314人,佔10.7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9418人,佔99.86%;有回、蒙古、滿、土家、白等16個少數民族,共70人,佔0.14%,人口出生率4.3‰,人口死亡率1.5‰,人口自然增長率2.8‰ [2] 
截至2018年末,麟絳鎮有户籍人口58679人 [3] 

麟絳街道經濟

麟絳街道綜述

2011年末,麟絳鎮有商業網點416個,職工1445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120萬元,比上年增長26.4%,農民人均純收入9005元 [2] 
2018年,麟絳鎮有工業企業46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3] 

麟絳街道農業

2011年,麟絳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1畝,農業總產值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8%,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生產糧食3118.2噸,人均63千克,其中玉米29163噸,小麥43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蔬菜種植面積7500畝,產量2.97萬噸,主要品種為尖椒、大蒜、白菜、西紅柿、馬鈴薯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4萬頭,年末存欄1萬頭;羊飼養量7000只,年末存欄5000只;家禽飼養量26萬羽,生產肉類1935噸,其中豬肉1913.8噸,羊肉16.2噸,禽蛋2138.4噸;畜牧業總產值13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1.7%,其中防護林484畝,經濟林2817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88.3萬株,林木覆蓋率9.2%,水果種植面積113畝,產量113.7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其中蘋果62.1噸,梨56.6噸,葡萄15噸,大型農業機械578台(輛) [2] 

麟絳街道工業

2011年,麟絳鎮工業總產值達到5.95億元,比上年增長26.3%;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2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11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77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2% [2] 

麟絳街道社會事業

麟絳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麟絳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909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9所,在校生6027人,專任教師2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783人,專任教師41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272人,專任教師308人;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2所 [2] 

麟絳街道科技事業

2011年末,麟絳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4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1人,經營管理人才22人,技能人才302人,農村實用人才392人 [2] 

麟絳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麟絳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4個,年放映336場次,觀眾達126400人次;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4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14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屯留縣麟山劇團、黑貓演藝團、麟絳八音會等,其中麟山劇團主要演出劇目《三更生死緣》、《狸貓換太子》、《秦香蓮》、《蘇三新傳》、《李世民掛玉帶》等 [2] 

麟絳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麟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8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1所,二級乙等醫院1所,一級甲等醫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個,衞生院1所;病牀48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9.8張,專業衞生人員953人,其中執業醫師137人,執業助理醫師75人,註冊護士14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9.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79萬人次,出院病人4785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132人,參合率100% [2] 

麟絳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麟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72户,人數2506人,支出631.6萬元,比上年增長66%,月人均210元,比上年增長34.26%;城市醫療救助7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47人次,共支出44.5萬元,比上年增長2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35户,人數1098人,支出117.3萬元,比上年增長44%,月人均89元,比上年增長3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8人,支出8.1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6人,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醫療救助4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4人次,共支出0.57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15人次,支出0.8萬元,比上年增長26% [2] 

麟絳街道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麟絳鎮有郵政網點6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7千米,投遞點28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46.4萬份、期刊8800冊,業務收入182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3萬門,固定電話用户59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1.3%;移動電話用户2.1萬户,寬帶接入用户7000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700萬元 [2] 

麟絳街道交通

麟絳街道有309國道、228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6條,總長45千米 [2] 

麟絳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麟絳街道,屯留古有麟山、絳水,山水各取一頭字曰“麟絳”,因而得名 [2] 

麟絳街道風景名勝

麟絳街道有集天官、水官、地官於一體的“三官廟”,位於鎮西劉家坪村,始建於北宋開寶年間,至今有上千年曆史,保存完整 [2] 
三官廟 三官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