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洑山

鎖定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是1994年12月經林業部批准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距常德西郊七公里處,東臨漸河,南瀕沅水,西鄰桃花源,總面積達300多公頃,為楚南一帶的道家佛家名山之一。有植物種類115目337屬542種,森林覆蓋率85%。1993年10月1日,公園正式向遊人開放;翌年12月,國家林業部批准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中文名
河洑山
地理位置
湖南常德
景點級別
國家級森林公園
佔地面積
300多公頃
著名景點
太和觀
崔婆井
犀牛口及月亮井
別    名
太和山

河洑山地形 地勢 歷史

河洑山古為平山、武山、太和山。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為平山:“沅水又東,經平山,西南臨沅水,寒松上蔭,清泉下注,棲託者不能自絕於其側。”之所以稱河袱山,楊嗣昌解釋説是因為“山下出泉伏流而人於河。”與酈道元説的“清泉下注”相一致。所言清泉,據《寰宇記補缺》稱“德勝泉”,常德舊志記為卓刀泉,也稱崔婆井。泉水甘洌,來往遊客樂於掬而飲之。於是衍生出許多動人的故事,最典型的是道士張虛白為感謝賣酒姥崔婆對他的善待,長期飲酒不給錢,從不厭棄,指地掘井,不僅解決了崔婆取水路遠的困難,而且井水甘洌勝過酒,井水就可以做酒賣。古人依照上述故事修建了崔婆廟、虛白廬等建築,成為景點。河洑山流傳張虛白的故事並不奇怪,因為它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早在南北朝,山頂就修建了道德觀。明嘉靖初,有方士在經歷兵燹之後的道德觀的遺址上修建真武殿,改名“太和觀”。於是,河洑山又稱為太和山。
河洑山有大小山嶺56個、溝谷42條,植物種類115科542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因地勢險峻,是通往湘西,川黔兩者的咽喉,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
河袱山綿亙數十里,崗巒相屬,其中不少相依的山脈也很著名。高吾山即是一例,舊志記載其位置距今常德城130裏,比平山遠10裏。山下有高吾洲,《桃花源》中的晉漁父黃道真就隱居該地修道。舊志稱該山:“盤踞森聳,周環百餘里,諸山環拱其下,即武陵溪與沅水合”。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就曾來河袱山遊覽,寫有《武陵泛舟》詩:“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裏,仙家信幾深。水回青嶂合,雲度綠溪陰。坐昕閒猿嘯,彌清塵外心。”明代兵部右侍郎、署兵部尚書事陳洪謨歸休後,築“高吾書院”。在高吾山後有一座山名鹿山。南朝人黃閔所著《武陵記》中,有武陵人射鹿的故事。該故事與梁釋慧皎所著《高僧傳》記的惠元的事蹟相近。惠元於東晉太元初年,在河袱山建耆閣寺(遺址在今河澈林場場部)。其後,著名的和尚還有竺慧,《高僧傳》稱讚他“精苦有戒節”。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徵五溪,途經河袱,後人在山上修建新息侯祠。清康熙年間進士田雯,提學江南時,寫有一首《河袱新息侯祠》詩:
古屋昏燈矍鑠翁,崔婆村井廟門通。
斷碑疑是邊陲柱,壞像仍矜顧盼雄。
夕照煙浮鴉背黑,野塘香送藕花紅。
士人莫薦新菰米,恐與當年薏苡同。
田雯與常德有很深的關係。清順治進士、武陵人劉昌臣提學山東時,山東德州人田雯“初人試”,很受賞識。劉昌臣言傳身教,使齊魯學風文風為之一變。田雯學習恩師,推崇古文,生活也有古代高士之風。他主持考試,拒絕一切飲食招待,自己買菜春米做飯,被遠近的人稱讚。
河袱山在古代,於佛教道教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佛教寺廟未恢復,而道教的太和觀歷經滄桑,至今香火不斷。
德山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彭公達到常德,在河袱山太和觀召開黨員代表大會,傳達中共中央“八.七”緊急會議精神,佈置組黨組軍,開展武裝暴動。同時,建立“中共湘西特別委員會”,領導湘西各縣地下黨組織開展武裝鬥爭。1943年7月,抗日戰爭鄂西會戰結束後,調駐常德的第七十四軍五十七師駐河袱一帶整訓,師部移設河袱山太和觀。9月,洞庭湖西岸警備司令傅仲芳在太和觀召開保衞常德的軍事會議。11月4日,餘程萬率部由河袱進入常德城。常德會戰,河澈山是重要戰場,“虎賁”將士堅守陣地,從11月20日至23日,激戰了四天三晚,雖然營長以身殉職,500名守軍陣亡,太和觀、耆閣寺等建築被日軍飛機投下的燃燒彈所摧毀,但日軍在河袱山丟下了上千具屍體。當年抗敵的五個煙火台猶存,七座暗堡保存完好,6000米交通壕依稀可見,成為今天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1946年,早年在馮玉祥部隊任過旅長的常德縣丹洲人龍崇順離職後轉信道教,募資修復太和觀。新中國成立後,太和觀先後被作為常德縣衞生院的肺結核醫院、武警訓練場營房等。“文革”中因為它曾是革命遺址而倖免於拆毀。1993年,由河袱山森林公園按名勝古蹟修葺一新,園內雕樑畫棟,更具氣勢。虛白廬卻因施工震動而倒塌,未能恢復。 [1] 
歷史名將馬援關雲長,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楊幺都曾在此紮寨、屯兵作戰。我黨我軍老一輩革命家賀龍、蕭克、關嚮應、帥孟奇也在此指揮過戰鬥。

河洑山名勝古蹟

太和觀 太和觀
這裏名勝古蹟達50多處,仙源關、息侯鉰、 金鹿洞、虛白廬、卓刀泉、女兒墳, 特別是太和觀、 崔婆井、犀牛口及月亮井,更為奇特,新闢的度假村、 野炊嶺、櫻花嶺,更具各異情韻。
太和觀
張虛白,宋朝人,投考進士不中,從劉易、陳摶遊。遊至武陵河袱山,在山上創太和觀修煉。一日,虛白寓於賣酒崔婆家裏,崔婆以醇香的好酒款待,不幸飲後便死了。崔婆備棺將其安葬於屋後。二十年後,邑人餘生在揚州市看見張虛白賣藥,極為驚詫。兩人相見,虛白賦詩一首,託餘安帶回:“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應無地下有。南來道士飲一斗,醉卧白雲深洞口”。崔婆得詩,破墳啓棺,棺內空空。後又有呂洞賓雲遊至此,並結廬修煉。元末明初,創武當派的張三丰在此隱居數年,傳説他“虛空顯聖,白日飛天”。太和觀名聲大振,成為武當派道場。
明正德八年(1443)榮王來常德,解囊出資,大興土木,重建太和觀和虛白廬(習慣稱虛白樓),規模初具。崇禎辛未(1631)大地震,殿宇震毀,片瓦無存,時任住持揚道長,當立誓願,恢復舊觀。其宏道精神感動十方信士,紛紛出錢捐物,佈施功德。自清順治戊戌(1658)十二月始至辛丑(1661)八月,歷經三載,重修玄帝宮(即太和觀),主殿仍供奉真武大帝,並增修一天門供奉王天君,增修二天門,供奉趙天君,新砌石級百餘墩,並於左右各恢復鐘樓和鼓樓,時規模宏大,道眾雲集,先後有王奇祥(法名道元)和陳瑞仙(法名洞真)住持太和觀,並定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為太和觀廟會,成為湘西享有盛名的香火道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