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岸李村

鎖定
河岸李村是平頂山市有名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年供市區及周邊地市新鮮蔬菜上百噸。村裏辦一個以刊登農業科技和致富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板報,以解決農民羣眾致富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信息技術問題。
中文名
河岸李村
行政區類別
村級
所屬地區
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
地理位置
曹鎮鄉
電話區號
0375
郵政編碼
467032

河岸李村經濟建設

2012年河岸李村是平頂山市有名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年供市區及周邊地市新鮮蔬菜上百噸。2012年3月,王新明到該村任村主任助理後,決定辦一個以刊登農業科技和致富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板報,以解決農民羣眾致富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信息技術問題。2012年4月7日,第一期板報與羣眾見面了,上面有常用科技、供求信息、招聘信息等多項內容。板報出來後,農民們紛紛前來進行諮詢,並對他的做法讚不絕口。農民的認同極大地鼓舞了王新明,他決定接着把板報辦下去。於是,在配合搞好區、鄉各級中心工作的同時,他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到農户家中、大棚裏,詳細瞭解農民的科技、信息需求,並記錄到一個專門的本子上,然後再從相關科技書籍、互聯網上搜集了資料,堅持每週二的上午10點讓板報準時與羣眾見面,雷打不動。 如今,“致富指南針”已經出到了第35期,並在羣眾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村民何冠軍依據板報上的生豬市場行情分析,於2012年6月投資近5萬元上馬了一個商品豬飼養項目,不到半年時間已基本收回成本。 [1] 

河岸李村光榮事蹟

19年來,雖然家庭一貧如洗,但是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河岸李村的王木欣和魏梅蘭夫婦,卻一直贍養着本村一位和他們毫無血緣關係的傷殘老軍人李佔亭。昨日一大早,記者來到王木欣家採訪。 王木欣家住的是30多年前蓋起的土牆瓦房裏,除了幾盞白熾燈外,家裏再沒有一樣別的家用電器。 提起王木欣夫婦對自己的照顧,88歲的李佔亭老人流下了感激的淚水:“你説老天爺咋對俺那麼好,叫俺碰見木欣和梅蘭,要不是他倆,俺這把老骨頭恐怕早就埋到土裏了……”李佔亭老人説,王木欣的家並不富裕,因為沒錢交學費,1997年,王木欣18歲的兒子不得不輟學外出打工。但是,為了給他增加營養,每天早上總是少不了兩個荷包蛋。知道他喜歡吃魚,魏梅蘭就去水庫買鮮魚,燉好後小心地把刺挑出來,端到他面前。 “老人革命了一輩子,到老了不能沒人管,我們是鄰居,關係一直不錯,俺照顧他也是應該的。”王木欣説,李佔亭老人蔘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先後6次光榮負傷。回鄉後,一直沒有成家。1988年,剛成婚沒多久的王木欣看着李佔亭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做飯、洗衣都十分吃力,就和妻子魏梅蘭商量,想讓老人跟着他們過,善良的妻子同意了。於是,他們和老人溝通後,就把老人接到了家裏。 從老人住進家裏的第一天起,夫妻倆就把他當成親人:老人行動不便,每頓飯都端到跟前,老人生病時,夫妻倆為他端屎倒尿。 王木欣和大兒子在外打工,每回來一次,總是大包小包給老人捎好吃的。受大人的影響,就連3歲多的小兒子都十分依戀老人,半天見不着,就要哭着到處找他。採訪老人的時候,小傢伙一直躲在老人的懷裏,魏梅蘭拿來早上趕集買的幾根香蕉,小傢伙從媽媽手裏接過來一個,用稚嫩的小手剝好後,先塞到了老人的嘴裏,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説起王木欣夫妻倆,鄰居劉小麗讚不絕口:“木欣和梅蘭,人家兩口子真是難得,別説是沒親沒故的能伺候一二十年,就是自己的親爹親媽,誰能做到這份兒上,都不容易啊!” 鑑於王木欣家裏的經濟狀況,區裏、鄉里的民政工作人員勸老人住到敬老院裏去。可是,一提這件事兒,老人就默默流淚,不肯説話。 “他想去,不想拖累我們,可是又捨不得離開我們。”王木欣説,他們一家和老人的心思一樣,時間長了,有了感情,想割捨也割捨不下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