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鎖定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牡丹學院 [1]  為全國唯一的牡丹學院, [2]  學校與洛陽農林科學院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 [2-3]  擁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作物學生態學生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農藝與種業和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2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現有作物學、生態學等2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 [4]  設有農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農學專業入選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5] 
中文名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牡丹學院 [1] 
簡    稱
河科大農學院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之一 [9] 
入選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8] 
主管部門
河南科技大學
碩士點
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博士點
1個
校    訓
明德博學、日新篤行
所屬地區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
主要院系
農學系、生物科學系、生物技術系等
實驗室面積
1289平方米
實習基地
14個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基本概況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擁有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作物學生態學生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農藝與種業和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2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現有作物學、生態學等2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 [4] 
學院設有農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農學專業入選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院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68人、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116人。 [4-5] 
學院不斷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學院現有10個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19萬元。學院現有校內外實習基地14個,擁有“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兩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和洛陽市作物分子育種工程技術中心,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提供了較為先進的實驗平台和條件保障。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基本建設

學院不斷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學院實驗室面積1289 m2,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光合測定系統、氣相色譜儀PCR儀、奧林巴斯熒光顯微鏡、熒光儀、酶標儀、人工氣候箱光照培養箱等儀器設備811台(件),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達300餘萬元。學院建有校內外實習基地14個,擁有“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和“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兩個市級重點實驗室。
學院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始終堅持教學科研並重的辦學理念,以科研促教學,以科研促發展,使“教學、科研、生產”更加緊密地結合,為河南省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30多年來,農學院(系)為社會培養的4000多名畢業生活躍在省內外的科研、教學、農業推廣和行政管理等各條戰線,大多數已成為縣鄉技術骨幹或行政領導,成為河南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張君新(主持學院黨委全面工作) [10] 
院長:侯小改(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 [10] 
黨委副書記:王燁(分管學院宣傳與統戰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學生教育管理及招生就業等工作) [10] 
副院長:宋鵬(分管學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招生就業及學術交流等工作) [10] 
副院長:王賀正(分管學院本科生教學、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師德師風建設等工作) [10] 
副院長:石兆勇(分管學院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及創新創業等工作) [10] 
副院長:田廣厚(分管學院日常行政管理、資產管理、安全管理、農場建設及管理、社會服務等工作) [10]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工113人,其中,專任教師93人,教授17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4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0人,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教師31人。有全國模範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等10餘人,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2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及洛陽市優秀專家等15人。 [4-5]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學科研

學院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達32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國家科技部項目等80餘項;獲得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2項,地市級科技成果獎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近18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0餘件,實施成果轉化30餘項。學院十分注重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工作,獲省部級、校級教學成果獎近20項。 [4-5]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科研平台

現有河南省旱地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牡丹種質創新和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牡丹芍藥特色資源植物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鄉村人居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及河南省牡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6個省級科研平台;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洛陽市作物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洛陽市植物營養與環境生態重點實驗室、洛陽市道地藥材繁育創新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1個地廳級科研平台。 [4-5]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牡丹學院—— 科研平台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旱地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實驗室
牡丹種質創新和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市級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評估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作物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植物營養與環境生態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特色植物資源研究和創新利用重點實驗
市廳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牡丹培育與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洛陽市作物分子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洛陽市道地藥材繁育創新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6]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實驗中心

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牡丹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依託河南科技大學、中國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等單位聯合共建而成。河南科技大學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學科門類齊全,牡丹科研實力雄厚;中國洛陽國家牡丹基因庫是中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牡丹品種收集、鑑定、應用的資源庫和重要的旅遊觀光基地。本實驗室擬設牡丹遺傳育種研究室、牡丹生理研究室和牡丹資源利用研究室。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由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張啓翔教授擔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由華中農業大學包滿珠教授和河南科技大學孔祥生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由河南科技大學史國安教授擔任。 [7] 
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
洛陽市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重點實驗室是依託河南科技大學組建而成的。近3年來,該重點實驗室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發表論文217篇,選育出擁有品種保護產權的小麥新品種1個(金豐3號)。目前在研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現有研究人員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12人,已構建了一支以學科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以教授、副教授為代表,以青年博士為骨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有良好發展態勢的高水平研究隊伍。該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李友軍教授長期從事旱作與節水生理生態和作物高產栽培理論方面的研究,目前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小麥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旱作區小麥夏玉米節水抗災培肥一體化技術集成與示範” 等科研項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出版著作(教材)13部,在《中國農業科學》《農業工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水土保持學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模範教師。 [7] 
該重點實驗室擬經過2年的建設,建立開放、動態、聯合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凝練和穩定學術方向、把握學科前沿、保持和鞏固學術優勢。以完備的試驗條件、健全的管理制度、優越的學術環境、活躍的學術氛圍、一流的科研成果,逐步提高實驗室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使實驗室逐步成為在國內具有先進實驗條件、管理水平較高的科研創新基地,成為承擔國家、省部級旱作與節水重大研究課題的研究基地,成為河南省旱作與節水研究領域裏高科技人才(碩士與博士)的培養基地,成為河南省和洛陽市抗旱與節水技術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擴散基地,為洛陽、河南乃至全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7] 
農學與生物實驗中心
農學與生物實驗中心隸屬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現有建築面積1930㎡,1000元以上設備1200餘台件,設備總值1200餘萬元。本中心實行校、院二級管理,由主管院長負責,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 [7] 
本中心主要承擔農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科學、園藝、林學、園林、植保、動植物檢疫等9個本科專業和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營養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4個碩士點和1個農業推廣專業碩士點的實驗教學任務。
自編實驗教材17門,其中《土壤學與植物營養學實驗實習教程》和《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已正式出版。承擔國家、省、市科研項目67項,大學生科研訓練(SRTP)項目52項、實驗技術開發基金2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獲學校“挑戰杯”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校級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發表科研論文223篇。
農學與生物實驗中心按功能下設顯微觀測實驗室、開放實驗室、資源環境實驗室、生育形態實驗室、氣象生態實驗室、生理生化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共7個功能實驗室。 [7]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掛靠社團

蒲公英心靈公益協會
紅色社團
MOOC學習組
田園文學社
華音藝術團
創客社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