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會館

鎖定
河南會館亦稱中州會館,位於樊城大碼頭北(霧巷東)與鄭公祠毗鄰。河南會館位於宣外上斜街路南36號和路北27號。始建於明末萬曆年間。
中文名
河南會館
地    點
河南
始建於
明末萬曆年間
目    的
高拱為了解決在京豫人集會團拜

目錄

河南會館簡介

河南新鄭人、明大學士高拱為了解決在京豫人集會團拜之用,在上斜街與北河沿衚衕之間購得荒地一方,約二畝餘,起建三所平房,定名叫“中州鄉祠”。

河南會館發展歷史

河南會館建於清代,建築形式多為硬山式,駝峯狀封火山牆,現保留有戲樓的殿、廂房等。戲樓四柱三間,寬15?62米,進深8.51米,通高7米,抬梁及穿鬥構架。樓下是通道,樓上是戲樓。後殿四柱三間,寬15.62米,進深14.5米,高8.5米,四根粗壯,方形石柱上有楹聯兩副。兩廂房各寬5.6米,長7.34米,高7.52米,硬山頂。
1935年改為鹽業局倉庫,解放後,改用作“中央公糧湖北襄陽區第二庫”。抗戰前,河南累遭天災匪患,大部難民流入樊城。大多以出賣勞動力為生。河南會館冷冷清清,與其他會館比相形見絀。自抗日戰爭爆發後,襄河運輸中斷,市場蕭條,大商號或遷或停。而河南籍人多能吃苦耐勞,經河南漯河、界首等地,到淪陷區尋找貨源,肩挑車運,經營範圍逐步擴大,到樊城開設紙煙棧,繼之開設煙廠,如、復興、華東、多友等煙廠,其經濟實力,日趨壯大。後來的樊城商會會長多由河南人擔任。一時間,河南幫人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多數人富了,也迫切希望其子弟上學,對捐資興學也熱心起來。曾由河南幫人辦過一所私立中山小學。對其他私立學校,河南幫人也樂於捐助,如富商劉某將其地產九十畝捐贈給私立中小學作校產,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在經濟上也勇於投資興辦企業。如織布廠,開始只有幾部手工木機,慘淡經營,但為後來的襄陽棉織廠奠定了基礎。就連現在的襄陽煙廠,也是在河南人的私營小煙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清康熙十年,河南睢州人,工部尚書湯斌在上斜街北部正式建成中州鄉祠,同時又在中州鄉祠路南招提寺地基修建大廳,名曰“洛社”,聚眾講學(因未形成會館,所以不屬會館辦學)。清咸豐末年,河南武陟人,户部侍郎毛樹棠於洛社東鄰購得地基約二畝,修建了一座北至北河沿,南至達石橋,包括中州鄉祠及洛社在內的河南會館,亦叫“蒿雲草堂”。同治末年毛樹堂之子、兵部尚書毛昶煦與河南項城人、刑部尚書袁保恆(袁甲三之子,袁世凱從叔)籌資在館內修建了“精忠祠”,供奉宋朝忠臣、民族英雄岳飛,掀起河南會館祭祀先賢的活動。而後同鄉互有捐獻,至清光緒時,會館已有大小廳堂齋舍130餘間,成為河南在京會館中,佔地規模最大的會館。
1895年5月1日,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志士,為研究《上皇帝書》,請清政府拒絕承認李鴻章簽定的《中日馬關條約》的賣國條約,聯絡18省入京考貢的舉子齊集揚椒山祠及附近的河南會館。康有為宣讀了《上皇帝書》得到1300餘名舉子的擁護,並聯名在《上皇帝書》上簽名,拉開了“公車上書”的悲壯序幕。次日,康有為率領舉子至都察院第二次抗議並上呈《上皇帝書》,雖被無理拒絕,但卻達到了維新志士的宣傳目的。康有為曾寫詩為記:“海東龍泣艦沉波,上相輶軒出議和,遼台(左目,右無),割山河,抗章優闕公車多,連名三千轂相摩,聯軫五里塞巷過。台人號泣舉檢歌,九城謠諜遍網羅,槓棺摩拳,擊鼓三過,栓避不朝,辭位畏何。美使田見惇士氣則那!索稿傳抄天下墨爭磨、嗚呼!推秦不成奈若何!”詩中對公車上書的前後歷史作出了完整的記述。
而後,河南會館成為維新派的一個議事處,為戊戌維新運動作出了貢獻。清末河南旅京豫人為解決子女就讀問題,在嵩雲草堂創建河南公立京豫學堂,民國更名京兆私立河南中學,1928年改名北平市私立嵩山中學,解放後為市立第14中,現為北京第204中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