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武田

鎖定
沙武田,男,漢族,1973年6月21日生,甘肅省會寧縣人。
歷史學(敦煌學方向)博士後, [1]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 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3]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  陝西師範大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5]  ,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6]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專職研究員, [7]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 [8]  ,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委員, [9]  甘肅省歷史學會理事。 [10]  《絲綢之路研究集刊》主編, [11]  2019年入選人社部“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12] 
中文名
沙武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3年6月21日
畢業院校
西北大學 蘭州大學 [6] 
職    業
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陝西師範大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4] 
主要成就
1、2008年獲國務院學位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13] 
2、專著入選201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15] 
3、2012年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榮譽稱號 [16] 
4、2019年入選人社部“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17] 
出生地
甘肅省會寧縣
代表作品
《敦煌畫稿研究》
《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
《敦煌石窟藝術概論》(合著)等 [18] 
職    稱
教授

沙武田人物簡介

沙武田 沙武田
沙武田,男,漢族,1973年6月21日生,甘肅省會寧縣人。
199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99年9月,考入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2001年提前攻博,2005年7月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敦煌學方向)。
2006—2008年在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2012-2014年任敦煌研究院文獻所副所長。 [19] 
2014年10月調入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任教。 [20] 
沙武田 沙武田
現任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21]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專職研究員。 [8] 

沙武田主要論著

沙武田一、專著

出版專著《敦煌畫稿研究》、《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敦煌石窟藝術概論》、《榆林窟第25窟—敦煌圖像中的唐蕃關係》、《歸義軍時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藏經洞史話》、《敦煌文明再現》、《敦煌壁畫故事與歷史傳説》、《佛光照耀下的三危山》等9部。參與編著《敦煌石窟知識小辭典》、《敦煌歸義軍史研究續編》、《敦煌莫高窟百年圖錄: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等專著。計約180萬餘字。其中國家級成果兩部,《敦煌畫稿研究》入選第二批《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入選201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22] 
1 《敦煌畫稿研究》(第二批《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5月 [18] 
2 《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2012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3月 [23] 
沙武田《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 沙武田《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 [15]
3 《藏經洞史話》,民族出版社,2004年 [8] 
4 《敦煌石窟藝術概論》,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年 [8] 
5 《敦煌文明再現》,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8] 
6 《敦煌壁畫故事與歷史傳説》,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年 [24] 
7《榆林窟第25窟——敦煌圖像中的唐蕃關係》,商務印書館,2016年。 [25] 
8《歸義軍時期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2017年。 [26] 
9《佛光照耀下的三危山》(第二作者),甘肅教育出版社,2017年。 [27] 
10《敦煌藏經洞史話》,甘肅人民出版社,2019年。 [28] 

沙武田二、論文

先後在《文物》、《敦煌研究》、《考古與文物》、《敦煌學輯刊》、《考古學報》、《中國藏學》、《西域研究》、《普門學報》(台灣)、《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新疆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中國史研究》、《圓光佛學學報》(台灣)、《人民日報》(海外版)、《圖書與情報》、《中國宗教研究年鑑》、《蘭州學刊》、《人乘季刊》(台灣)、《人大複印資料》、《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 [35]  考古與文物》、《奈良美術研究》(日本)、《故宮博物院院刊》、《西藏研究》、《石窟寺研究》、《藝術設計研究》、《裝飾》、《文物世界》、《藏學學刊》、《光明日報》(理論版)、《法音》、《西夏研究》、《山西檔案》、《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中國社會科學報》、《文史知識》、《THE SILK ROAD》、《西夏學》、《石窟藝術研究》、《民族藝術》、《四川文物》、《中原文物》等近50種學術刊物與30餘種學術會議論文集發表論文150餘篇,計約200餘萬字。其中中文權威計10篇,中文核心(CSSCI)計80餘篇。 [22] 
主要論文: [29] 
1998年
1 敦煌莫高窟北區洞窟清理發掘簡報(合作,第二作者),《文物》1998年第10期,第4-21頁。
2 試論敦煌莫高窟北區洞窟出土波斯銀幣和西夏錢幣(合作,第二作者),《文物》1998年10期,第22-27頁。
3 S.P.83、P.3998《金光明最勝王經變稿》初探,《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第19-28頁。
1999年
4 S.0259V《彌勒下生經變稿》探,《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第25-30頁。
5 曹氏歸義軍時期敦煌石窟藝術程式化表現小議(合作,第一作者),《敦煌學輯刊》1999年2期,第73-77頁。
2000年
6 莫高窟第130窟窟前殿堂建築遺址的時代問題,《敦煌學輯刊》2000年1期,第69-77頁。
7 莫高窟“三清宮”漫談,《敦煌研究》2000年第2期,第66-73頁。
8 S.P.172與莫高窟五代宋窟頂壁畫關係試論,《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第37-42頁。
9 S.P.76《維摩詰經變稿》試析,《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第10-20頁。
2001年
10 敦煌莫高窟窟前殿堂建築遺址述論,《敦煌學與中國史研究論集—紀念孫修身先生逝世一週年》,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6-63頁。
11 S.P.76《觀無量壽經變稿》析,《敦煌研究》2001年2期,第14-22頁。
2002年
12 敦煌莫高窟第72-76窟窟前殿堂遺址清理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2年第4期,第493-513頁。
13 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補繪洞窟之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第14-18頁。
14 敦煌莫高窟第98窟及其對曹氏歸義軍時期大窟營建之影響,《敦煌佛教文化與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65-185頁。
15 關於莫高窟北區石窟資料,《敦煌學輯刊》2002年第1期,第115-117頁。
16 麥積山北朝石窟雕塑藝術所體現的人間化傾向(合作,第二作者),《敦煌佛教文化與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56-277頁
2003年
17 敦煌“翼馬”圖像試析,《2000年敦煌藏經洞百年國際學術會論文集》,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56-172頁。
18 關於莫高窟窟檐與窟前殿堂建築的時代問題,《考古與文物》2003年1期,第56-61頁。
19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點補充意見(合作,第一作者),《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第7-9頁。
20 歸義軍時期敦煌文書中之“太子”探微(合作,第一作者),《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45-51頁。
21 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人畫像考察,《中國藏學》2003年第2期,第80-93頁。
2004年
22 麥積山與乙弗後有關之洞窟——以127窟研究為中心(合作,第二作者),《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論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7-48頁。
23 敦煌石窟于闐國王天子窟考,《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第60-68頁。
24 莫高窟天王堂質疑,《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第23-27頁。
25 敦煌壁畫榜題寫本研究,《敦煌研究》2004年第3期,第104-110頁。
26 俄藏敦煌藝術品與莫高窟北區石窟關係蠡測,《敦煌學輯刊》2004年第2期,第89-94頁。
2005年
27 麥積山北朝石窟雕塑藝術所體現的人間化傾向(合作,第二作者),《普門學報》總第25期,2005年。
28 敦煌畫中的“色標”資料,《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第57-60頁。
29 敦煌千佛變畫稿刺孔研究,《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2期,第57-71頁。
30 敦煌P4049新樣文殊畫稿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第26-31頁。
2006年
31 敦煌藏經洞封閉原因再探,《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61-73頁。
32 敦煌莫高窟61窟中心佛壇造像為新樣文殊變考(合作,第一作者),《2005雲岡石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41-456頁。
33 敦煌引路菩薩像畫稿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42頁。
34 敦煌寫真邈真畫稿研究——兼談敦煌畫之寫真肖像藝術,《敦煌學輯刊》2006年第1期,第43--62頁。
35 敦煌莫高窟第231窟陰伯倫夫婦供養像解析(合作,第二作者),《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6-10頁。CSSCI。
36 金光明最勝王經變在敦煌吐蕃時期洞窟首次出現的原因,《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第32-39頁。
37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畫重繪於西夏時代考,《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第57-62頁。
38 麥積山第127窟為乙弗後功德窟試論(合作,第二作者),《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4期,第76-85頁。
39 包羅萬象的敦煌石窟壁畫藝術,《圖書與情報》2006年第4期,第132-136頁。CSSCI。
40 敦煌石窟于闐國王畫像研究,《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第22-30頁。
2007年
41 敦煌遺書《壁畫表錄》研究,《蘭州學刊》2007年第5期,第178-182頁。
42 敦煌石窟歷史的重構——敦煌吐蕃期洞窟諸現象之省思,《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一期,2007年,第25-90頁。另載謝繼勝等主編《漢藏佛教美術研究——第三屆西藏考古與藝術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7-78頁。
43 敦煌石窟于闐國王畫像的幾個問題,《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下),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535-556頁。
44 供養人畫像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72-79頁。CSSCI。
45 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與僧人禪修,《敦煌佛教與禪宗文化學術研討會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438-448頁。
2008年
46 敦煌石窟研究之省思與檢討,《2005-2006中國宗教研究年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265-298頁。
47 敦煌莫高窟“報恩吉祥窟”再考,《敦煌研究》2008年第2期,第25-31頁。CSSCI。
48 敦煌吐蕃譯經三藏法師法成功德窟考,《中國藏學》2008年第3期,第40-47頁。
49 劉薩訶與涼州瑞像之末法觀(第二作者),《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第9-13頁。
50 敦煌石窟粟特九姓胡人供養像研究,《敦煌學輯刊》2008年第4期,第132-144頁。
2009年
51 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薩曼陀羅圖像之補遺,《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第18-24頁。
52 關於榆林窟第25窟營建時代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編《藏學學刊》第四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9-104頁。
53 劉薩訶與涼州瑞像之末法觀(第二作者),《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9年第1期全文轉載。
54 敦煌金光明經變的幾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沈衞榮主編《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二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05-225頁。
2010年
55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359窟供養人畫像研究——兼談粟特九姓胡人對吐蕃統治敦煌的態度,《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第12-24頁。
56 莫高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性質與定名考,《裝飾》2010年第4期,第52-56頁。
57 榆林窟第二五窟の造營年代に關する諸問題,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奈良美術研究所《奈良美術研究》第九號,2010年2月,第23-40頁。
58 敦煌石窟彩塑藝術試論——莫高窟第159窟彩塑造像的幾點認識,《石窟寺研究》第一輯,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37-151頁。
59 勞度叉鬥聖變未出現於吐蕃期洞窟原因度試析,《西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73-82頁。
60 莫高窟第158窟功德主與粟特人關係試考(上、下),《美術設計研究》2010年第1期,《美術設計研究》2010年第2期。
61 羅寄梅拍攝敦煌石窟圖像資料(合作),《文物世界》2010年第6期,第29-37頁。
2011年
62 北朝時期佛教石窟藝術樣式的西傳及其流變的區域性特徵——以麥積山第127窟與莫高窟第249、285等窟的比較研究為中心,《敦煌學輯刊》2011年第2期,第86-106頁。
63 莫高窟第322窟圖像的胡化因素——兼談洞窟功德主的粟特九姓胡人屬性,《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3期,第71-96頁。
64 《百年敦煌學史》讀後,《敦煌研究》2011年第3期,第121-124頁。
65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研究之思考,《西夏研究》2011年第2期,第23-34頁。《人大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11年第4期,第44-53頁。
66 佛教千佛圖像概述,《法音》2011年第5期,第55-64頁。
67 《觀世音普門品》與“觀音經變”圖像,《法音》2011年第3期,第47-54頁。
68 榆林窟第25窟T形榜子再探,《敦煌研究》2011年第5期,第28-34頁。
69 吐蕃人與敦煌石窟營建——以莫高窟第93窟為中心(合作,第一作者),《藏學學刊》第七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6-48頁。
2012年
70 敦煌的粟特胡人畫像——莫高窟第359窟主室東壁門上新釋讀一身石姓男供養像札記,樊錦詩、榮新江、林世田主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綜合研究——紀念向達教授誕辰11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11年12月,第262-276頁。
71 河西李軌大涼政權瑣記——兼談大涼胡人集團對莫高窟洞窟營建之影響,《高台魏晉墓與河西曆史文化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445-461頁。
72 敦煌古代文物保護述略(合作,第一作者),《敦煌研究》2012年第1期,第11-24頁。
73 文化認同與藝術選擇——以榆林窟第15、25窟為例看吐蕃密教藝術進入敦煌石窟的嘗試,寬旭主編《首屆大興善寺與唐密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編《密意劉韻——唐代密宗的文化與藝術》,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2年,第194-208頁。
74 莫高窟第16窟整體重修時供養人畫像的缺失與藏經洞的封閉,《西夏研究》2012年第2期,第9-27頁。另載範鵬等主編《敦煌文化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甘肅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3-133頁。
75 粟特人及其美術影響下的敦煌壁畫藝術成分(合作,第二作者),《絲綢之路》(理論版)2012年第4期,第73-81頁。
76 敦煌石窟歸義軍曹氏供養像與其族屬之判別,《西部考古》第7輯,三秦出版社,2012年,第204-234頁;另載中央文史館,敦煌研究院,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編《慶賀饒宗頤先生95華誕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12年,第142-167頁。
77 莫高窟盛唐第45窟觀音經變為補繪壁畫考,《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第19-28頁。
78 一座反映唐蕃關係的“紀念碑”式洞窟——榆林第25窟營建的思想、動機與功德主試析(上),《藝術設計研究》2012年第4期,第10-17頁。
2013年
79 一座反映唐蕃關係的“紀念碑”式洞窟——榆林第25窟營建的思想、動機與功德主試析(下),《藝術設計研究》2013年第1期,第16-23頁。
80 敦煌美術史資料拾零,《山西檔案》2013年第2期,第13-22頁。
81 五代宋敦煌石窟回鶻裝女供養像與曹氏歸義軍的民族屬性,《敦煌研究》2013年第2期,第74-83頁。
82 莫高窟第3窟營建時代為西夏考,《敦煌研究》2013年第4期,第1-11頁。
83 由莫高窟石室瘞窟隨葬波斯銀幣看中古敦煌佛教,《西夏研究》2013年第4期,第76-83頁。
2014年
84角色轉換與歷史記憶——莫高窟第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的藝術史意義,《敦煌研究》2014年第1期,第21-29頁。
85唐韻胡風——敦煌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圖與唐長安風氣,載陝西曆史博物館編《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刊》第20輯,陝西出版社傳媒集團,三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89-205頁。
86 石窟考古開闢敦煌學研究新領域,《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月8日特邀稿。
87敦煌石窟營建里程碑式文獻《莫高窟記》題於莫高窟第156窟相關問題申論,王三慶主編《敦煌吐魯番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成功大學中文系編印,2014年,第79-106頁。
88 吐蕃對敦煌石窟影響再探——吐蕃因素影響下的歸義首任節度使張議潮功德窟,《藏學學刊》第9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37-57頁。
89 敦煌藏經洞壁畫問題再探,周天遊主編《色·物象·變與辯——首屆曲江壁畫論壇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232-250頁。
2015年
90 一幅珍貴的唐長安夜間樂舞圖——以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圖中燈為中心的解讀,《敦煌研究》2015年第5期,第34-44頁。
91 由維摩詰經變贊普問疾圖看吐蕃之後的敦煌社會,《中國藏學》2015年第4期,第頁。
92 唐蕃清水會盟在敦煌石窟中的圖像遺存———瓜州榆林窟第25窟婚嫁圖繪製年代再探(第二作者),《石河子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第31-39頁。
2016年
93 莫高窟“太保窟”考,《形象史學》2015年第二期,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6-120頁。
94 敦煌石窟歸義軍首任都僧統洪辯供養像考(第一作者),《敦煌學輯刊》2016年第2期,第69-89頁。
95 吐蕃統治下敦煌的一個粟特人家族——以莫高窟第359窟供養人畫像為中心,載榮新江、羅豐主編《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436-565頁。
96 吐蕃統治下一位唐人畫師的民族情結—以瓜州榆林窟第25窟婚嫁圖和老人入墓圖為例(第二作者),《藝術設計研究》2016年第1期,第19-26頁。
97 經典規範與圖像表達——敦煌彌勒經變“老人入墓”圖的繪畫思想與信仰觀念(第二作者),《吐魯番學研究》2016年第1期,第64-80頁。
98 歷史留戀與粉本傳承——敦煌石窟西夏千佛圖像研究(第二作者),《西夏學》第十三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64-275頁。
2017年
99 An Image of Nighttime Music and Dance in Tang Chang’an:Notes on the Lighting Devices in the Medicine Buddha Transformation Tableau in Cave 220, Mogao Dunhuang,Volume 14 of The Silk Road,2016,pp.19-41.
100 觀念表達,圖像記憶——敦煌石窟朝鮮半島人物形象考察,韓國新羅史學會編《東亞絲綢之路與唐城》,韓國首爾,2017年,第124-210頁。
101 絲綢之路交通貿易圖像——以敦煌畫商人遇盜圖為中心,《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22-155頁。
102 傳統保持 文化守護——敦煌吐蕃期洞窟“重構”現象原因再探,《中古中國研究》第一卷,中西書局,2017年,第233-276頁。
103 藏傳繪畫系譜在敦煌的軌跡,《西部考古》第12輯,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407-418頁。
104 莫高窟第156窟營建史再探(第二作者),《敦煌研究》2017年第5期,第49-56頁。
105 敦煌石窟個案研究之省思與檢討,《石窟藝術研究》第二輯,文物出版社,2017年,第頁。
2018年
106 敦煌壁畫漢唐長安城相關問題申論,《敦煌研究》2018年第3期,第55-70頁。
107 敦煌石窟彌勒經變剃度圖所見出家儀式復原研究(第一作者),《中國美術研究》第25期,上海書畫出版社,2018年,第26-36頁。
108 敦煌西夏石窟營建史構建,《西夏研究》2018年第1期,第3-16頁。
109 西夏時期莫高窟的營建——以供養人缺失現象為中心,《西夏學》第十五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1-127頁。
110 敦煌石窟與形象史學,《形象史學》2017年下半年總第十期,第8-18頁。
111 榆林窟第15窟供養伎樂考,《藏學學刊》第18輯,中國藏學出版社,2018,第1-16頁。
112 佛教花供養在唐五代敦煌地區的表現(第一作者),《敦煌學輯刊》2018年第3期,第130-148頁。
2019年
113 絲綢之路圖像記憶——敦煌石窟朝鮮半島人物形象闡釋,《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19年。
114 水月觀音圖像樣式的創新與意圖——瓜州西夏石窟唐僧取經圖出現原因再考察,《民族藝林》2019年第1期,第5-26頁。
115 敦煌石窟六字真言題識時代新探,《敦煌學輯刊》2019年第4期,第82-99頁。
116 唐粟特後裔鄭延昌墓誌線刻胡人樂舞圖像研究,《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四輯,商務印書館,2019年。
2020年
117 敦煌壁畫中的外道女性表現手法發覆,《敦煌研究》2020年第1期,第60-69頁。
118 西夏儀式佛教的圖像——莫高窟第61窟甬道熾盛光佛巡行圖的幾點思考,《四川文物》2020年第3期,第92-111頁。
119 唐、吐蕃、粟特在敦煌的互動——以莫高窟第158窟為中心,《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第14-26頁。
120 樣式溯源與圖像思想——敦煌石窟彌勒經變老人入墓圖塔墓考,《文博》2020年第3期,第107-112頁。
121 敦煌西夏藏傳佛教洞窟及其圖像屬性探析——以西夏官方佛教系統為視角,《中國藏學》2020年第3期,第211-220頁。
122 西夏時期淨土繪畫對洞窟功德與功能的新詮釋,《西夏學》第22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20年。
133 佛教供養與政治宣傳——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供養人畫像研究,《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第116-126頁。

沙武田三、科研項目

主持或完成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16)、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973計劃項目(子課題)、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子項目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甘肅省委組織部隴原青年創新人才扶持計劃項目、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技優資助項目(2項)、蘭州大學教務處教材建設項目、甘肅省文物局項目、敦煌研究院院級課題、陝西師範大學教學實驗項目等多項課題。參加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 [30] 
1、主持200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課題名稱:敦煌紙本畫研究
批准號:03CZS001
責任級別:負責人,1/1
項目類別:青年項目
資助經費:7.0萬元
立項與結項時間:2003年9月—2006年6月
2、主持2007年度第四十一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
課題名稱: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
批准號: 070410229
項目類別:一等
責任級別:負責人,1/1
資助經費:5.0萬元 [31] 
立項時間:2007年7月
結項時間:2009年9月
3、主持200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課題名稱: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
批准號:08CKG009
項目類別:青年項目
責任級別:負責人,1/1
資助經費:8.0萬元
立項結項時間:2008年6月-2012年2月
4、主持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課題名稱:粟特美術影響下的敦煌石窟圖像研究
批准號:2013CKG0019
項目類別:一般項目 [32] 
責任級別:負責人,1/1
資助經費:18萬元
立項時間:2013年5月
結項時間:正在進行中
5、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課題名稱:敦煌石窟粟特美術研究——以粟特九姓胡人與敦煌石窟關係為中心
批准號:13JJD78005
項目類別:重大項目
責任級別:負責人,1/1
資助經費:20萬元
立項時間:2013年5月
結項時間:正在進行中 [33] 
6、主持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
課題名稱:敦煌西夏石窟研究
批准號:16ZDA116
責任級別:負責人,1/1
項目類別:重大招標 [34] 
資助經費:80.0萬元
立項與結項時間:2016年11月

沙武田出版圖書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