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恩霍斯特

(普魯士將軍、伯爵、軍事改革家)

鎖定
格爾哈德·約翰·達維德·馮·沙恩霍斯特(Gerhard Johan David von Scharnhorst)(1755年11月12日~1813年6月28日),普魯士將軍、伯爵和軍事改革家。是普魯士總參謀部的奠基人。
中文名
格爾哈德·約翰·達維德·馮·沙恩霍斯特
外文名
Gerhard Johan David von Scharnhorst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755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813年6月28日
畢業院校
桑堡-利珀軍校
職    業
普魯士將軍,伯爵
主要成就
普魯士總參謀部的奠基人
出生地
德國漢諾威
代表作品
《炮兵研究指南》《軍官手冊》《軍事回憶錄》

沙恩霍斯特人物生平

沙恩霍斯特生於德意志漢諾威的博德瑙的一個農民家庭。1777年從桑堡-利珀軍校畢業後在漢諾威軍隊服役,1786年起在軍校教授炮兵學。他1793年任炮兵連長,赴比利時參與鎮壓法國革命。1801年,45歲的沙恩霍斯特給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寫了封求職信,獲得批准後加入普魯士陸軍。
1802年沙恩霍斯特任柏林軍事學校校長,在柏林成立了“軍事協會”,招徠許多思想開明的軍官(其中就包括日後大名鼎鼎的西方軍事思想標杆,《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當時普魯士軍事體制陳舊,且還擁有一位極具威脅的可怕鄰居——法國拿破崙,所以沙恩霍斯特等人準備整頓普魯士軍隊,他為此給外交大臣送上了一份自己草擬的關於對法作戰的設想,但由於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幻想和平,該設想並未起到顯著作用,不久後上交的第二份奏摺依然被無視。
沙恩霍斯特伯爵 沙恩霍斯特伯爵
1806年沙恩霍斯特參加耶拿-奧爾施泰特會戰,作為普軍總司令布倫瑞克公爵卡爾·威廉·斐迪南的參謀長,但不被重視,卡爾將他當作副官幹跑腿活。沙恩霍斯特在戰鬥中負傷,敗逃的時遇到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雖然布呂歇爾是一個粗暴野蠻的彪悍將軍,但他愛才惜才,十分欣賞沙恩霍斯特,二人也因此成為了親密的夥伴,被後世譽為“普魯士軍隊歷史上一個能力超凡的高級指揮官與一個具有科學知識和高度文化修養的參謀長成功合作的第一個範例。”
不過當時的戰場形勢還是很糟,沙恩霍斯特和布呂歇爾最後一起做了拿破崙的戰俘,不久在戰俘交換中被釋放回國。獲釋後沙恩霍斯特任軍事局長兼軍隊改革委員會主席,與其弟子格奈森瑙一起進行軍事改革,組建總參謀部,實行義務兵役制,更新武器裝備,加強部隊訓練。
1811年,普魯士政府迫於法國的壓力將沙恩霍斯特解職。1813年普魯士參加第六次反法同盟後,沙恩霍斯特復出擔任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的參謀長,5月在呂岑之戰中腳部受輕傷,傷情在撤退至德累斯頓的途中加重。 [1]  休戰期間,他不顧傷痛,奔赴維也納去和奧地利帝國締盟,於同年6月28日在布拉格因血液感染去世。 [2] 

沙恩霍斯特人物成就

沙恩霍斯特作品

沙恩霍斯特著有《炮兵研究指南》、《軍事回憶錄》、《軍官手冊》等。

沙恩霍斯特後世影響

雖然沙恩霍斯特沒能親眼看到他一手締造的成果,但格奈森瑙等普軍改革繼承了他的事業,使總參軍事體制日趨完善。到了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的時代,普魯士總參謀部在統一德意志的戰爭中發揮了無與倫比的重大作用,不但威震天下,而且逐漸被歐美亞許多國家仿效。
二戰德國名將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把“德國總參”稱作是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的“嫡系子孫”,讚揚沙恩霍斯特這位“農民的兒子”是一個“勇敢、聰明、謹慎、嚴肅、絕不自私、絕不腐化”的偉大軍人。
為紀念他,後世至少有兩級戰艦以他命名: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