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沉沒之魚

鎖定
《沉沒之魚》是美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創作的長篇小説,2005年10月由美國蘭登書屋出版。
《沉沒之魚》講述一位叫陳璧璧的舊金山社交名媛兼藝術品交易商,計劃帶領一羣大人物級的朋友從中國麗江開始,穿越邊境進入緬甸,沿滇緬公路遊歷。但出發前,陳璧璧突然莫名其妙地死亡。陳璧璧的朋友們則仍按原計劃啓程,主人公陳璧璧以“幽靈”的身份隨行,一路上發生了許多離奇的事件。
《沉沒之魚》是一部旨在喚起美國人自省的政治題材小説。 [1] 
作品名稱
沉沒之魚
外文名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作品別名
拯救溺水魚
作    者
(美)譚恩美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2005-10
字    數
250千字

沉沒之魚內容簡介

《沉沒之魚》的主人公是漂浮的“幽靈”——六十三歲的美國華裔女性陳璧璧,她是舊金山富有的社交名人,經營着一家東方藝術品商店。從小説開頭第一頁起,主人公便已莫名其妙地死了,警方認為這是一起兇殺案,卻找不到真兇的線索。陳璧璧生前計劃帶領她的一羣朋友,從中國的麗江開始,然後進入東南亞某古國遊覽,雖然領隊在出發前夕意外死亡,但她的朋友們仍然按照原計劃啓程。陳璧璧以幽靈的身份,跟隨着朋友們的腳步,一同到達麗江和東南亞,講述他們一路上發生的離奇事件。 [2] 
12名美國舊金山遊客在東南亞腹地的蘭那王國旅行的過程中遭遇綁架,困在一個原始森林的“無名之地”。美國遊客失蹤,成為新聞宣傳的犧牲品,他們的命運被全世界牽掛。遊客被印度派出的飛機從原始森林裏救出。 [3] 

沉沒之魚作品目錄

第一部
舊金山
第二部
雲南
第三部
蘭那王國
第四部
無名之地
第五部
不是終局 [4] 

沉沒之魚作品背景

緬甸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20世紀中期才擺脱英國的殖民統治。生活在叢林中稱為“無名之地”的南夷人在歷史上就在傳教士的影響下皈依了基督教,並把前來傳教的白人教士看作救世主。 [1] 
《沉沒之魚》,原名《救救溺水魚》,該小説寫了5年時間。為寫“沉沒之魚”,譚恩美專門去緬甸體驗生活,她親眼目睹被強逼測試地雷的人,身體被炸得四肢分離,面孔扭曲。 [5] 

沉沒之魚主要人物

陳璧璧
陳璧璧黃皮膚、黑眼睛,從小移民美國。六十三歲的美籍華裔女性陳璧璧,她是舊金山富有的社交名人,經營着一家東方藝術品商店。陳璧璧莫名其妙地死了,警方認為她死於一起兇殺案。主人公陳璧璧死後,她的“幽靈”一直不散—— [6]  陳璧璧的“亡靈”開始為爭取東西方平等搖旗吶喊:希望她的美國朋友們“睜開眼睛”,以平等的態度來觀看和感覺所在的東方世界。 [1] 
“小白哥”
南夷人把前來傳教的白人教士看作救世主,稱他們“小白哥”。每當前面一位“小白哥”因為各種原因逝世,他們就等着另一個救世主“小白哥”的出現。前任“小白哥”叫埃德加·塞拉菲尼斯·安德魯斯。他資本積累的過程就是西方殖民者血腥屠戮、無情掠奪和殘暴奴役人民的歷史真實寫照。 [1] 

沉沒之魚作品鑑賞

《沉沒之魚》的故事背景即“他者”世界:曾經被西方殖民或半殖民的東方——中國的雲南和緬甸。 [1] 

沉沒之魚主題思想

《沉沒之魚》主題思想:“拯救”與被拯救。
文本開頭引用了一位虔誠者向他的追隨者佈道的一段寓言性的話:“奪取生命是邪惡的,拯救生命是高尚的。每一天,我保證要拯救一百條生命。我將網撒向湖裏,撈出一百條魚。我將魚放在岸上,它們翻跳着,不要害怕,我告訴那些魚兒,我將你們救起,不至於淹死。一會兒,魚兒安靜下來,死掉了。是的,説起來很悲慘。我總是救得太晚,魚兒死了。因為浪費任何東西都是邪惡的,所以我將死魚拿到市場上,賣個好價錢。有了錢,我可以買更多的網,用來拯救更多的魚。” [3] 
美國主流社會始終有一種優越感。美國人有“救世情結”,認為美國是“上帝的選民”,有“拯救世界的義務”。他們認為美國是上帝選擇的特殊國度,對人類的發展和命運承擔一種特殊的責任,負有把世界從“苦海”中拯救出來的使命,這是大部分美國人深信不移的觀念。特別是二戰後美國成為“民主”世界的領袖更加使美國人以美國為自由、民主的榜樣自居。而這些精神通過大眾媒體深入到每個美國人的心靈之中。 [3] 
十一個美國人在蘭那王國被誘騙到一個叢林的部落,有幾個美國人相繼生病,差點丟了性命。其實這個叢林裏住的不是什麼兇殘的野人,而是被蘭那國王軍隊當作異類驅除和趕殺的南夷人。隱藏在叢林中的南夷人,一直在尋找他們的救世主“小白哥”,等待他投胎轉世來拯救他們。這些南夷人卻供奉上帝以求獲得賜福。他們把來到南夷部落的每個牧師,都稱為“小白哥”。一個牧師死後,他們便耐心的等待着他轉世重生。
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小白哥”——埃德加·塞拉菲尼斯·安德魯斯於1892年到達南夷部落。埃德加·塞拉菲尼斯·安德魯斯是英國人,會魔術,南夷人相信他是“萬能的神靈之王”:“他選在一個繁忙的趕集日,舉行了一次禮拜儀式。他打開一張旅行桌,一邊放着十二張紙牌,另一邊放着《聖經》。他召喚“天父”和“主耶穌”承認他是“小白哥”,是來靈魂從邪惡中解救出來的。然後他操控手中的牌,顯示“徵兆”,讓部落的人相信他就是“小白哥” 。實際上,他利用人們對他的崇拜,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過着奢侈的生活。某天這個“神靈之王”走進叢林後再也沒有回來。他的信徒便認為他有隱形的能力,並且相信他終有某一天會回來。當他回來時,人們將會根據“三個神聖的徵兆”認出他。這三個徵兆是:一本黑皮書,一付撲克,濃密而傾斜的眉毛。
南夷人的首領黑點和他的同伴看到了美國遊客中的小男孩魯拍特用撲克牌變戲法,胳膊夾着一本書,馬上興奮至極,認為魯拍特就是他們的“小白哥”,相信他是來拯救他們的,能讓部落隱形,不被蘭那國王的軍隊找到。為了讓魯拍特跟隨他們到叢林,他們把十一個美國人都騙到從林裏。隨後他們發現魯拍特根本無法拯救他們,他不過是個普通的遊客,喜歡看書,玩紙牌遊戲而已。黑點等人對魯拍特身份的重新認識,恰恰體現了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顛覆。
美國人瞭解到南夷人被蘭那國王驅除至此,於是他們想盡辦法幫助南夷人。南夷人的首領“黑點”也認識到“小白哥”無法讓他們隱形逃開國王的迫害,並且意識到也許讓世界知道他們的存在才是拯救部落的好辦法。馬賽夫人所拍關於部落的錄像引起世界媒體的關注,蘭那王國政府發表了聲明,保證南夷部落的安全和自由。美國的一家電影公司請南夷部落出演名為“瘋狂的叢林”的真人秀,幫助他們獲得收益。節目獲得高收視率,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從林,環境遭到了破壞。於是政府又重新控制了整個土地。南夷人不得已離開了家園,輾轉到邊境的難民營。由於擔心被政府報復,南夷人又從世人眼前消失,藏在一個叫“其他地方”的從林,恢復他們的叢林生活。
以美國人為代表的強勢文化介入了南夷人為代表的弱勢文化。美國人想當然以他們的方式幫助南夷人,但實際上,南夷人在美國人的幫助下沒有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反而回歸到原始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部落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二元對立也被消解了。 [7]  作者譚恩美表現了對西方人將東方從落後、蠻荒、貧窮的“苦海”中拯救出來的臆想進行了否定和解構。 [3] 

沉沒之魚敍事藝術

“幽靈”敍事
作者譚恩美啓用陳璧璧的“幽靈”的視角敍事,盡情地發揮着想象力。“幽靈話語”的想象力屬於“內在與隱蔽的思想區域”。在小説的當下敍事中總存在着敍事者無法捕捉的信息,即便是看似全知全能的幽靈敍事者也會因為自我欺瞞而產生敍事的不可靠效應,使得讀者無法依靠敍事者對事件進行全景式的再現描述。
幽靈視角下的不可靠敍事
作為推動文本故事發展的一種敍事手法,不可靠敍事策略在敍事過程中就扮演了對讀者閲讀期待的一種誤導和迷惑角色。在最後一個章節,作者啓用了敍事者的不可靠回顧視角,在敍述層上逐一再現了當時不切實際的看法,強調在跨文化交流中,善良的動機未必會導致好的結果。小説中11位被困的美國遊客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媒體的介入可以拯救劫持他們的難民。於是在得到了營救之時,連全知全能的“幽靈敍事者”都感嘆道“天意改變了雨林的世界,部落終於久旱逢甘露了,這就是自然的愉快結局”。但隨後讀者就發現這一敍述實際上是和部落的悲劇性結局直接衝突的不可靠敍述。這一不可靠敍述是正在經歷事件的“我們”(包括幽靈)在得到解救時一廂情願的想法和幻想,作者譚恩美出於修辭的目的而採取了暫時誤導讀者的敍事策略。
幽靈視角下的潛文本敍事
在幽靈敍述中,作者想要揭示的其實是一個不同於無意識的心理洞穴空間。《沉沒之魚》開篇在時間安排上採用了概述模式,交代在12月2日的凌晨幽靈敍事主人公“我死了”;在敍述視角上採用了幽靈全知模式。這兩種模式交替作用,拉開了讀者與人物的距離。
在主人公的死因問題上作者卻限制了幽靈的全知觀察範圍,僅揭示案發後警察的偵察和判斷過程。文中對敍事者遇難的事件重複報道了三次,其身份從“社交名流”、“藝術資助人”降級為“店主”,死亡原因從“被邪教殺害”變為“奇怪的意外”,兇器是一件小東西。由於在死因上作者採用了幽靈的有限視角來敍述,直到篇末主人公陳璧璧才發現自己死於意外,兇器竟是她母親留在世界上唯一的一件東西——“翡翠髮卡”。由此反諷張力達到高潮,主人公陳璧璧第一次感到了母親的愛,彌補了因缺失母愛而感到的空虛。其實主人公陳璧璧從小就沒有享受過母愛。陳璧璧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帶給她嚴重的心理陰影,無法感受到別人對她的愛。而當陳璧璧成為幽靈時,她才漸漸地在旅途中的其他人身上感受到“母愛”。陳璧璧在死後第四十九天之時,幽靈覺得這應該是主人公自己在人世旅途的終點。
人生的故事如同敍事者的生命一樣沒有終點,即便是在中國人所謂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後,陳璧璧依然沒有找到自身的終結。這樣的情節雖然很荒誕諷刺,卻能促使讀者打破固有的文化代碼,探尋到被社會規範所壓抑的情感。作者譚恩美顯然希望通過這種反常,促使讀者擺脱文本的束縛來捕捉高於書面表達而又尚未被言説的信息,從而步入個人靈魂的深邃內域,深刻體會人在困境之中真實的心理活動和感悟。在文本中,幽靈敍事的特殊視角改變了絕對的時間和地域性質:幽靈元素使過去融入到當下,從西方跨越到東方,將過去、現在、未來以及東西方糅合為一,創作出一個在藝術效果上模糊不定、需要多層次解讀的文本。
幽靈的話語敍述不斷侵擾着文本的故事敍事,隱蔽地控制着敍事節奏和讀者,因為當文學認為要用一定語言來表達自己時,文字本身只是一種願望的替代物——吸引讀者,同時表達出願望和慾望。當讀者遭遇到與他們現實生活疏離的幽靈敍事時,往往會被新鮮離奇所吸引,並與幽靈展開對話。不遵守邏輯的幽靈敍事賦予了文本獨特的感知魅力,東方的故事寶盒在被開啓的同時,又似乎隱藏了些許東西。
幽靈敍事激發出它期待的效果,同時也賦予文本謎一般的魅力及特有節奏和氛圍。在敍事過程中,全知幽靈敍事者常常借用西方遊客的有限視角,讓讀者參與體會故事中的人們的動機和渴望、歡樂和恐懼,包括理解他們所言之事實的各層含義,以及他們不願説出的話,形成多視角之間的交互作用。譚恩美好像給了讀者一個多稜鏡,從中折射出整個事件的多個方面,反映出不同人所持有的特有視角和固有偏見。通過幽靈敍事視角這一凌駕在現實和虛構之間唯一的通道,讀者重新被帶回了現實經驗中,變得更為理性和審慎,摸索到人物和自身在現實世界可能的未來。
幽靈視角下的雙重反諷敍事
文本中譚恩美通過幽靈敍事的反諷策略刻意樹立了西方遊客感受到被拯救的虛幻奇蹟與拯救背後政治和傳媒干涉的真實情況之間的對立,使讀者對新聞和政治的虛幻和荒謬有一種逐漸深刻的認識。
小説敍述中五次重複表達了小説人物對奇蹟欣喜若狂的感受。“詞語的反複製造了一種奇特的節奏感,不斷地重複也是一次次深入和昇華,直至刺探出語言的最終本質和作者的體驗中心。”五次奇蹟逐一展示在美國遊客面前,一盒關於失蹤西方遊客的錄像帶被環球新聞網發現並播放是第一個奇蹟。西方遊客和南夷部落從電視上看到了全世界對他們的支持是第二個奇蹟。蘭那王國承諾要簽署一項重要協議保證妥善安置和厚待部落以及美國遊客,是第三個奇蹟。第四個奇蹟是坍陷的吊橋居然重新升起來。最後一個奇蹟是西方遊客們驚奇地發現在這與世隔絕的無名之地居然還存在着衞星電話這一文明發明。
小説採用敍述者和小説中人物互為加強的雙聲,從兩個不同角度五次重複表達了同樣的概念:奇蹟降臨,每個人都受到了命運的眷顧,得到了拯救,美國遊客對奇蹟的發生欣喜若狂,毫不懷疑,而自始至終保持頭腦清醒的卻是一名部落成員,反襯出美國人因優越感而產生的對奇蹟的精神入迷和對真相的不求甚解,反諷意味尤為明晰。如果擺脱傳統闡釋框架的束縛,深入細緻地探討作品的敍事結構和文體技巧,讀者就能透過作品的種種障眼法,看到譚恩美設計的雙重反諷對象:一為表層的美國遊客的優越感和侷限性,另一為深層的新聞操縱和政治運作,後者構成前者的深層原因。
西方遊客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難民,卻成為政治角力和新聞宣傳中的被拯救者。在整個報道過程中人們只能看到了媒體希望和引導他們看到的東西,蘭那王國的承諾也是屈於美國政治壓力的權宜之計。透過幽靈全能的敍事視角,讀者拉開了與小説中人物的距離,看到所謂的奇蹟都是政治和傳媒干涉的結果。在被綁架的美國遊客得到了解救的報道之後,無人知曉南夷部落的後續情況,沒有人知道等待這些難民的真正結局。幽靈的反諷敍事賦予了讀者進行進一步思考和重讀的空間,激發了讀者與文本對敍事真理的互動探討。
譚恩美讓讀者通過幽靈這一敍事主體去看待西方遊客和難民們的遭遇,通過幽靈的大腦去思考和聚焦,在幽靈和讀者之間達成秘密的思想共識。 [8] 

沉沒之魚翻譯異議

《沉沒之魚》中文譯本 《沉沒之魚》中文譯本
《沉沒之魚》小説中文版,由譯者完成基礎翻譯稿後,增加了關於蘭那王國簡史等內容,重新編排了章節。 [9]  《沉沒之魚》的翻譯是在直譯原文的基礎上,由中國懸疑作家蔡駿改寫。譚恩美不贊成其他人對她的英文原著進行修改。 [5] 

沉沒之魚作品評論

《沉沒之魚》小説,表達了作者對生活與苦難的理解和感悟。 [9] 
——譚恩美
從內容上來看,《沉沒之魚》是典型的旅行小説。 [9] 
——蔡駿
生硬筆法掩蓋優雅。 [9] 
——安德魯·所羅門(《紐約時報》)

沉沒之魚作者簡介

譚恩美 譚恩美 [10]
譚恩美(Amy Tan)美國華裔作家。1952年出生於美國。作品有:《喜福會》《灶神之妻》《靈感女孩》《月亮夫人》《中國暹羅貓》等。 [10] 
參考資料
  • 1.    王曉平.當西方與“他者”正面遭遇——從後殖民主義角度解讀譚恩美的《沉沒之魚》 [J].名作欣賞 ,2010-11.
  • 2.    黃琳琳.從價值哲學的視角解讀譚恩美的《沉沒之魚》[J].名作欣賞,2011-10.
  • 3.    張嵐.譚恩美對《沉沒之魚》中拯救 與被拯救主題的顛覆[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25(7).
  • 4.    (美)譚恩美 .沉沒之魚.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9
  • 5.    爭議作品《沉沒之魚》原作者:為母親而寫作  .搜狐網.2006-11-08[引用日期2015-09-15]
  • 6.    黃琳琳.從價值哲學的視角解讀譚恩美的《沉沒之魚》[J].名作欣賞,2011-10.
  • 7.    劉琴.《沉沒之魚》的解構主義閲讀 [J].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8-11,28(6).
  • 8.    張添天.論譚恩美《沉沒之魚》中的幽靈敍事藝術[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5(2):74-77.
  • 9.    蔡駿譯寫譚恩美暢銷新作《沉沒之魚》  .中國網.2006-09-14[引用日期2015-09-15]
  • 10.    美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我和納博科夫的愛情  .網易.2007-08-13[引用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