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宅

(江蘇蘇州甪直鎮沈宅)

鎖定
沈宅是江蘇蘇州甪直鎮的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於1873年,距今有130年曆史,原建築面積為3500平方米,現向遊客開放的只屬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擁有眾多的產業和財富,清末民初以來,俗語“沈半鎮”就廣為流傳。
中文名
沈宅
地理位置
江蘇蘇州甪直鎮
始建時間
1873年

沈宅景區介紹

宅內儀仗廳(擺放官帽、花轎等),現為甪直古鎮保護成果簡介展。這原是沈家便廳,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廳,現作為“吳東水鄉婦女服飾展”的展廳,在這裏,將使我們沉浸於充滿水鄉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中。説起水鄉婦女服飾,半世紀前還比較普遍,生活在蘇州以東的甪直、勝甫、唯亭、陳墓一帶的農村婦女,依然保留着傳統的民俗服飾,形成了以頭扎包頭巾、身穿拼接衫、花布胸兜和拼擋褲、腰束作裙、作腰,小腿裹卷膀,腳着百納繡花鞋為主的一整套(8件)服飾,富有江南水鄉特色,故有“蘇州少數民族”之美稱。
包頭巾:大家平時所見的包頭巾,大多是一塊方形巾帕按對角線摺疊成三角形,然後在額下打年結,而這裏的三角包頭巾卻是底角為鋭角的一塊梯形布,包頭巾可以把頭髮縛得很牢,在田間勞動,能遮陽避風,防飛蟲,起到護髮保潔作用,實際上是婦女的勞保用品,而且您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呈三角形的。三角包頭巾是整套吳東水鄉婦女服飾中的標誌性飾物,相傳包頭巾起源於吳王闔閭時代,當時採蓮女為了遮陽擋雨,把荷葉折成船形,兩頭用竹片固牢,戴在頭上,經不斷改制就演變成三角包頭巾了。婦女的上衣採用緊袖,是田間勞動的需要,袖寬容易拖泥帶水,至於肩部和袖部用異色的布拼接,因為古時婦女是田間的主要勞動力,而挑擔最容易磨損衣肩,收割莊稼難免會損壞袖部,補時就不一定能找到相同顏色的布料,不如裁新衣時就做成三色,重補就方便多了,後來發現這種拼接打破了一色的單調,另有一種裝飾美,於是就流傳下來了。
百納繡花鞋,鞋面上繡的是色彩鮮豔的剪紙型圖案,鞋幫底部四周扎一圈幾何圖紋,主要是為了增加鞋子的牢度,鞋幫後一塊布,可起到拔鞋作用,在水鄉,繡花鞋常作為檢驗女子是否心靈手巧的標尺,所以鞋繡得都不馬虎。沈宅的精華部分——樂善堂,這座三開間正廳是甪直鎮上最豪華的建築,不僅高大寬敞,雕飾遍佈,且因前後做重軒,東暖夏涼,四季皆宜。 [1] 

沈宅沈宅人物

沈柏寒,甪直人,光緒年間重建甫裏書院的沈寬夫就是他的祖父,他七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因沈柏寒是沈家長子,其祖父特別疼愛他,從小就得到名師的指點,打下了舊學根底,21歲時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教育系攻讀,在日本,他學到了新知識,接受了新思想,並且開拓了視野,23歲,沈宅大家庭內部發生了嚴重糾紛,沈柏寒只得輟學回家,回到家鄉,他痛感古鎮風氣的閉塞,認為必須啓迪民智,於是確立了教育救國的思想,把甫裏書院改為甫裏小學,從事教育事業。
堂內有兩幅抱柱聯,其一:經濟有成,事業俱自苦志起,讀書最樂,俊彥都由名教來;其二:和氣祥光,請聲美行,尊德樂義,合澤戴仁。前一幅是教育子孫的話,後一幅則是跟堂名有關,是希望由“樂善”而達到的至高境界。東面一樓一底原為書房,現樓底為灶間,保留了當時大户人家的炊膳陳設。宅內還有兩口古井,一在樂善堂前的天井裏,上有武康石井圈,據傳為宋井,一在樓廳前的階石東角,傳為明井。一百多年的宅院內怎麼會有宋明古井呢?因為富家買下別人房產改建新宅時,為保留風水和圖“財源滾滾”的好口採,對老井一般都保留在原處。後天井之北是七間帶廂房的樓廳,東西兩邊都有樓梯,是當時女子活動的地方,現樓下設立了小賣部,出售具有水鄉特色的旅遊工藝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