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沃木斯議會

鎖定
沃木斯議會神聖羅馬帝國在德國萊茵河上的小鎮沃木斯舉行的議會。這個議會於1521年1月28日至5月25日舉行,由皇帝查理五世主持。雖然在議會中有很多的議題,但最重大的是召見馬丁·路德及對宗教改革的影響。 [1] 
中文名
沃木斯議會
外文名
the Diet of Worms
發生地點
沃木斯
舉辦時間
1521年1月28日至5月25日
沃木斯會議前一年(即1520年),教皇利奧十世發出了一道名為《主起來吧》(Exsurge Domine)的訓令,要求馬丁·路德收回他《九十五條論綱》中的四十一條及由他所著或與他有關批評教會的著作。馬丁·路德被皇帝召見。腓特烈三世協議若馬丁·路德出席會議,其安全會受到保護。這個保證在揚·胡斯於1415年被公思當斯大公會議所處決後顯得更為重要。
查理五世於1521年1月28日展開沃木斯議會。馬丁·路德被傳召來放棄或重申其立場。當馬丁·路德於4月16日來到議會時,埃克(Johann Eck)為皇帝的代言人。
馬丁·路德祈禱了一段長時間,諮詢了朋友及調解人的意見後,在翌日出席會議。馬丁·路德認為其著作可以分為三類:
一般被承認的著作:他認為這些著作甚至其敵人亦應承認及接受,故不會收回。這些著作亦對宗教改革產生影響。攻擊基督教世界的弊病及謊言:他相信這些著作不能安全地收回,以避免這些弊病繼續,故拒絕。個別的人身攻擊:他就其尖鋭凡言詞而道歉,但不會收回當中的教導。若能證實他的教導是違反《聖經》,他會斷然收回。當埃克指責馬丁·路德沒有權反駁傳統的正統性,他迴應指只會接受《聖經》的權威,而不接受教皇及議會的權威,因為它們之間存在矛盾。
根據傳統,馬丁·路德曾説“這是我的立場,我只能能這樣做。上帝助我。阿門!”。一些學者指出最後幾個字是較現代的用法,故質疑馬丁·路德有否説過這番話。事實上,整個句子出現在菲利普·梅蘭希通(Philip Melanchthon)的記錄上,他是馬丁·路德的得力助手;但是,只有最後的幾個字被科克拉烏斯(Johannes Cochlaeus)第一手記錄起來。
幾個閉門會議展開來決定馬丁·路德的命運。馬丁·路德在有關決定前就已經離開及逃亡。議會最後決定馬丁·路德違法,禁制他的著作,並下令逮捕他。
參考資料
  • 1.    Oberman, Heiko.Luther: Man Between God and the Devil: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