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沂蒙文化

鎖定
沂蒙文化即“臨沂文化”,其地域指以沂蒙山區為中心、以今臨沂市政區為主體的包括毗鄰部分地帶的山東省東南部地區的文化, [15]  是山東省三大文化體系之一。 [4] 
臨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時建啓陽城,秦時屬琅琊郡,漢代設臨沂縣,清設沂州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這裏成立全國第一個省級人民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鑄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 [2] 
臨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臨沂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羣體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沂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3] 
中文名
沂蒙文化
又    稱
臨沂文化
地    點
中國臨沂
方    向
工、農、商、旅、交通

沂蒙文化文化簡介

沂蒙,是一個區別於行政區劃的地理內涵,其地域指以沂蒙山區為中心、以今臨沂市政區為主體的包括毗鄰部分地帶的山東省東南部地區。秦朝時,今沂蒙地區隸屬琅琊郡,因此也用琅琊代指沂蒙。《尚書·禹貢》記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沂”指沂水,“蒙”指蒙山。這一記載表明,沂沭河流域、蒙山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較為完整的古老文化的區域。幾千年來,沂蒙有相對固定的行政區劃,生活在這裏的人民在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有相對固定的表現形態,因而“沂蒙文化”獲得歷史的認同。 [15] 

沂蒙文化歷史沿革

沂蒙文化遠古時代

臨沂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4] 
在距今50萬年前的舊石器早期,我們山東最早的居民就棲息在沂蒙地區的溶洞中,他們以採集和漁獵為生,以母為氏。 [5] 
2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遠古文明,沂水縣南窪洞遺址出土的若干石器和葛氏斑鹿角化石證明,古人類在這裏聚居生息繁衍,創造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4] 
10萬年以前,隨着族羣的擴大,祖先們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陽而居,來到臨沂地區的沂沭河大平原上定居。 [5]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現使用文字符號,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 [4] 
1萬年前,細石器時代,遠古先民在沂沭河流域建立了密集的聚落羣,開始馴養家畜,馴化農作物,開始了最初的原始農業活動,沂沭河流域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綠色革命的搖籃之一。 [5] 
在史前階段,先民靠他們勤勞靈巧的雙手,製造出實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產具和生活用品,燒造出“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蛋殼陶。採用稻米、蜂蜜和水果等原料製成一種混合型酒;這裏誕生了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形成了最早的傳統的禮樂制度;夯築高台基的房屋,開創了中國古代台基式建築的先河。 [5] 
在這塊土地上孕育產生了構成中華民族大一統文化主體的東夷文化,並在此基礎上造就了色彩濃烈、豐富厚重的沂蒙文化,成為山東三大文化體系之一。 [4] 
在距今8500年前後,東夷族羣逐漸形成。他們先後歷經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開始在這片土地穩定發展。 [5] 

沂蒙文化虞夏時期

虞夏禹劃九州,臨沂之域構為徐州。 [6]  《尚書·禹貢》記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沂”指沂水,“蒙”指蒙山。這一記載表明,沂沭河流域、蒙山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較為完整的古老文化區域。 [15] 
公元前2053年大禹後裔姒少康中興夏朝,封其次子曲烈於臨沂域內的繒衍之地,以絲織品立國,故名“繒國”。 [7] 

沂蒙文化商朝時期

商朝時期,這塊土地上就出現過郯、莒、費諸方國。周滅商後,臨沂地域分屬齊、魯等國,見於《春秋》的還有顓臾、鄅、鄫、鄟、陽、向、郯、根牟、於餘丘等國。 [4] 

沂蒙文化周朝時期

周時沂蒙屬青州。 [6] 
東周時期齊國所修築的長城,是我國現存有準確遺蹟可考、保存狀況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西起黃河東岸,沿泰沂山區分水嶺向東至黃海,途經臨沂沂水的穆陵關是當時的“天下第一關”。 [10] 
周代初期的鄅國遺址距今3000餘年歷史,是臨沂市歷史上見於文字記載中最早的諸侯國之一,其國都被視為臨沂城建城伊始。 [8] 

沂蒙文化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除上述古國外,見於《春秋》 的有啓陽、中丘、祝丘、鄪、祊、防、台、東陽、武城、丘輿、向、次室、蒙、鄆、堂阜、密、鄢陵等17個大的城邑。這些大城邑的出現,是經濟文化發達的標誌。 [4] 
春秋時期,魯國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修築啓陽城作為魯國東南屏障,成為今臨沂老城的前身。 [9] 
季文子在次室邑推行的“初税畝”被視為我國農業税徵收的起始。 [7] 

沂蒙文化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併,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 [4] 
戰國末年,楚國在臨沂域內設蘭陵縣,成為山東省境內最早設立的縣邑。 [7]  春申君請荀子在此治邑治學,終老於蘭陵,“蘭陵多學”成為這一時代的文化特徵。 [7] 

沂蒙文化秦朝時期

秦朝統一後,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臨沂地域屬琅邪郡和郯郡。 [4] 

沂蒙文化西漢時期

西漢時,郡國並行,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邪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 [4] 
西漢時,為避漢景帝劉啓名諱,啓陽城更名開陽並設為開陽縣。 [9] 
漢武帝時設十三州部,臨沂域內的郯縣為徐州治所。 [4] 

沂蒙文化東漢時期

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邪郡、琅邪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 [4] 
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光武帝的兒子琅琊王劉京到琅琊國的都城莒去“就國”,不久,他上書説王宮中多不便利,請求移到開陽,明帝於是以琅琊國的華、蓋、南武陽、厚邱、贛榆五縣與東海郡的開陽、臨沂交換。從此開陽隸屬琅琊,琅琊郡改為琅琊國,開陽縣成為琅琊國的都城,“琅琊”也成為臨沂之代稱。 [15] 

沂蒙文化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邪國、東莞郡、泰山郡。 [4] 
開陽一直作為琅琊國國都,封有琅琊王。 [9] 
琅琊陽都的琅琊諸葛氏族人分輔三國,其家族文化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1] 

沂蒙文化西晉時期

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邪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 [4]  其中琅琊國是晉元帝司馬睿的潛邸。 [9] 

沂蒙文化東晉時期

北魏中期琅琊國改作琅琊郡,後魏置北徐州治所琅琊開陽,北周改置北徐州為沂州。 [9] 
臨沂的琅琊王氏家族擁護司馬睿南渡建立了東晉王朝,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4] 

沂蒙文化隋朝時期

隋朝分屬沂州(琅邪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 [4] 

沂蒙文化唐朝時期

唐朝分屬沂州(琅邪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4] 

沂蒙文化宋朝時期

宋朝分屬沂州(琅邪郡)、密州(高密郡)、淮陽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朝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4] 

沂蒙文化元朝時期

元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 [4] 

沂蒙文化清朝時期

清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莒州5縣1州。 [4] 

沂蒙文化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
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
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
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4] 

沂蒙文化抗戰時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這裏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 [4] 
1940年8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3年9月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 [4] 
1945年8月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山東省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裏相繼建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政權機構。其中屬於縣級的政權組織,一般稱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稱作行署或辦事處。這些縣級政權組織,都獨立的發揮縣級政府的作用,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行署。解放戰爭時期,行政區劃層次仍沿襲抗日戰爭時期,只是對區劃作了某些調整。 [4] 
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魯中南行政區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4] 

沂蒙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 [4] 
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 [4] 
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13個縣市。 [4] 
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 [4] 
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4] 
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莊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莊、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 [4] 
2013年12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至2016年年底,臨沂市共有156個鄉、鎮、街道,3990個行政村、社區。 [4] 

沂蒙文化望族文化

沂蒙地區自漢代以來相繼衍生了眾多名門望族,其中以琅琊王氏琅琊諸葛氏琅琊顏氏東海徐氏蘭陵蕭氏最為著名。這些家族詩禮傳家、教子有方、家學深厚、代出名人,在政治、經濟和南北文化的互漸與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客觀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望族文化,成為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人文資源。

沂蒙文化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長期生活於琅琊這一特定行政區域內的王姓望族,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自這一世族的奠基者王吉徙家於琅琊國臨沂縣都鄉南仁裏(今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後,其子孫在郡治臨沂繁衍生息長達400餘年,遂以郡望為名,稱“琅琊王氏”。 [12] 
琅琊王氏發展於曹魏西晉,確立於東晉初年並達到最盛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延續至南朝、唐末五代以後走向衰弱。在七百年的時間裏,琅琊王氏在政治、倫理道德、朝章國典、文學藝術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二十四史》中記載,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等人為代表的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 [12] 

沂蒙文化琅琊諸葛氏

琅琊諸葛氏是漢朝時期開基於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黃疃村一帶)的名門望族。 [11] 
琅琊諸葛氏是三國時期主要的勢力家族之一,誕生了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先賢古聖。《吳書》曾記載: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琅琊諸葛氏在臨沂地區影響深遠,其祖墓位於白沙埠鎮北的茶山東麓,明代《沂州志》記載漢代諸葛城村古城遺址建有“武侯祠”。開陽城的小涑河南岸有古堤名曰“諸葛堤”。古城北門“瞻崇門”城樓上層為“武侯祠”,明代的古建築“五賢祠”內祀諸葛亮等人。 [11] 

沂蒙文化琅琊顏氏

顏回第23世孫顏盛任徐州刺史,舉家定居琅琊國華縣城西孝悌裏(今臨沂費縣方城鎮諸滿村)。顏氏在孝悌裏歷經4世,約80年,至西晉時,已成為琅琊望族,遂稱“琅琊顏氏”,族人均自稱是“琅琊臨沂人”。307年,晉室南渡,顏氏家族在江南共歷9世,約270年,成為江南的士家大族。公元577年,顏真卿5世祖顏之推應周武帝徵召,舉家隨駕入關,定居於京城長安。在京兆共歷6世,約150年,又成為京兆名門巨族。 [13] 

沂蒙文化東海徐氏

東海徐氏源於古徐國,在南朝最為有名,由於南朝統治者強調皇權,重振儒學,東海徐氏在南朝積極入世,孝悌立家,發揚了儒家精神。南朝一百七十年的歷史,東海徐氏出現了五位宰相,四位被封為公,從“布衣”之家一躍而為鐘鼎大族。見證了家族勤政務實的經世精神。東海徐氏“儒以經世”,但“經世”需有所憑藉,魏晉六朝的家族或憑“冢中枯骨”,或借軍功蓋世,而東海徐陵走的是典型的“文以傳家”繼而入世顯達的路線,家族中徐勉、徐摛、徐陵等都是。東海徐氏之“文”主要有:“明經術以綰青紫,出閭閻而取卿相。” [14] 

沂蒙文化蘭陵蕭氏

蘭陵蕭氏,自西漢蕭望之以後,就是沂蒙地區著名的文化望族之一,後遷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齊、梁的兩朝開國皇帝皆是其後世子孫,也是融合南北文學的重要人物。如蕭衍即是一位有影響的書法家、文學家,其子蕭綱是有名的文學家。 [15] 

沂蒙文化歷史名人

蒙恬、荀子、曾子、諸葛亮、劉洪、王羲之、顏真卿等。 [16] 

沂蒙文化紅色文化

沂蒙文化紅色歷史

1927年,沂蒙山區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沂水支部建立。
30年代初,中共地方黨組織領導發動了沂水、蒼山、龍鬚崮等幾次較大的武裝暴動,進行了革命武裝鬥爭的嘗試。
1938年,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先後派遣徐向前、羅榮桓率八路軍115師深入山東,開闢了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到全國解放的12年間,沂蒙山區作為八路軍115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新四軍軍部、華東軍區等黨政軍機關的所在地,成為華東地區革命鬥爭的指揮樞紐和全國著名的革命根據地,被譽為“華東延安”。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人戰鬥、工作的大量革命遺蹟。
1945年抗戰勝利後,山東抗日武裝幾乎全部開赴東北,搶佔東北戰略要地,奠定解放戰爭的第一塊基石。解放戰爭中的孟良崮戰役,更是馳名中外,一舉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從沂蒙山發起的淮海戰役,敲響了國民黨統治的喪鐘。從渡江戰役直至全國解放,沂蒙山一直是強有力的戰略後方基地。

沂蒙文化沂蒙精神

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三萬沂蒙的優秀兒女獻身疆場。沂蒙是一塊紅色的熱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培育下,沂蒙人民與山東黨政軍一起,共同創造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臨沂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體現了崇高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道德要求。
愛黨愛軍
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場堅定、方向明確、追求執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來,沂蒙人民一貫崇尚進步。在黨的領導下,沂蒙人民的願望開始變成現實。經過戰爭的考驗,沂蒙人民從親身經歷中看到了黨的英明偉大,形成了堅定的愛黨愛軍的政治覺悟。並將這種發自內心的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參軍參戰,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沂蒙人民這種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現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愛黨愛軍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堅定不移的思想規範和自覺行動,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體現。在革命戰爭年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推翻舊政權、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沂蒙人民以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積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全區460萬人中有20多萬人參軍參戰,120多萬人參加支前,當時的兵源人次與當地人口之比為8:1,即一個老百姓要養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對這些困難沒有屈服,説實話,辦實事,用昂揚奮進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參軍擁前,表現了砸爛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豪邁志氣,構成了沂蒙精神的閃光點和耀目風采。僅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全區460萬人口中就有120萬人支前參戰,有31000多名沂蒙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湧現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軍傷員的“沂蒙紅嫂”,冒着生命危險掩護和撫養革命後代的“沂蒙母親”、不顧生死搶救解放軍戰士的“沂蒙六姐妹”等。
八百里沂蒙紅旗卷,漫星閃紅耀。
開拓奮進
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進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神的永恆主題。不安於現狀,不墨守成規,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點和秉性。正是這種秉性,使沂蒙兒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於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於冒極大的風險支持革命、參與革命。也正是這種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開放中敢於革故鼎新,敢為人先,勇於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頭。臨沂的不斷髮展是沂蒙人民開拓奮進的結果。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面對着日本侵略者的掃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圍攻,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鮮血,創立了沂蒙山根據地,寫下了光輝的革命業績;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沂蒙人用小車推着革命前進,用小車推出了勝利,推出了新中國,形成了革命戰爭年代“立場堅定、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的基調。新中國成立後,沂蒙人民響應黨的號召,面對落後的面貌、脆弱的經濟、惡劣的生態環境,沂蒙人民勇於向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貧窮落後宣戰,頑強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築梯田,湧現出了被毛澤東批示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的莒南縣厲家寨,“兩個肩膀一雙手,龍頂山上寫春秋”的平邑縣九間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頑強拼搏改變貧窮面貌的先進典型,展現了沂蒙人民戰天鬥地的精神風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沂蒙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動搖,方向明確,目標遠大,沂蒙精神融進了尊重科學、改革創新的新內涵,從而使沂蒙精神昇華到了一個新境界,達到了一個新水平,煥發了新光彩一一即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的堅定信心和信念;從生產力欠發達的實情出發,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開拓創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
艱苦創業
艱苦創業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體現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麼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貧困的地理、自然條件和長期的文化積澱,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戰場上,沂蒙人民特別能戰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沂蒙人民將艱苦創業寓於改革開放之中,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創造出許多令人稱讚的奇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們把誠實能幹作為沂蒙人的代名詞。沂蒙山區自然條件較差,在歷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特別是受封建剝削和外來勢力的壓迫,再加上革命戰爭年代為革命事業而獻出了幾乎全部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經濟基礎因而極端薄弱,發展經濟遇到了特殊的困難。正是這種艱難困苦磨礪了沂蒙人民,鍛鍊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難面前不悲觀失望,不坐等國家援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湧現出了厲家寨、高家柳溝、王家坊前等一批先進集體,使臨沂成為當時的農業先進地區;進入八十年代,又湧現出了寧家溝、九間棚等一批頑強創業的先進集體;九十年代劉家團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穎而出,成為共同富裕路上的領頭雁。這一切都表明,艱苦創業是沂蒙精神的基調,也是沂蒙精神與時俱進的基石。沒有沂蒙人民的艱苦創業,就沒有沂蒙精神的創新發展。
無私奉獻
概括了沂蒙人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堅守道義,耿直忠貞,一旦認清了前進的道路,就義無返顧地走下去。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了建立新中國,不怕犧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蹟。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況下,尤其是在關鍵時刻,總是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挺身而出,滿腔熱情地主動承擔義務和責任,寧願犧牲小家,也要顧全大家,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充分體現了老區人民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僅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全區460萬人口中就有120萬人支前參戰,有31000多名沂蒙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湧現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軍傷員的“沂蒙紅嫂”,冒着生命危險掩護和撫養革命後代的“沂蒙母親”、不顧生死搶救解放軍戰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難時期,沂蒙人民節衣縮食,吃糠咽菜向國家交糧3.6億公斤,油820萬公斤,並接收了由政府統一組織來的6萬餘名災民;他們以自覺奉獻為榮,以長期奉獻為貴,以竭力奉獻為樂。正是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動着沂蒙精神與時俱進。
沂蒙精神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讓走向未來的一代人傳遞的精神火把,是一個民族永生的精神財富。沂蒙精神已經成為臨沂市的城市精神。

沂蒙文化紅色遺蹟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沂市城區金雀山腳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
山東省戰工會遺址紀念館位於沂南縣青駝鎮的青駝寺。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為委員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山東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白石屋位於沂蒙山區的費縣馬頭崖鄉,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兩個自然村。抗日戰爭時期,這一帶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勤機關經常活動、駐紮的地方。當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阮若珊藉助當地的花鼓調創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調》,後在流傳中經過多次加工修改,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區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為紀念小調的誕生,當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紀念亭、立了一座紀念碑,亭前的一塊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調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於1999年8月17日親筆題寫的一行字——“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寄託了作者對白石屋、對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臨沂市河東區九曲鎮前河灣村。1945年10月,陳毅、粟裕指揮新四軍北進,將軍部設在此處長達一年之久,並在這裏指揮了著名的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召開了華野前委會議。會上,陳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設》的重要報告。1947年2月,我軍撤出後,敵機對其進行了轟炸,房屋大部被毀。現僅存8間,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毅、粟裕、張雲逸等老一輩革命家用過的桌椅、書櫥、馬槽等文物保護完好。
中共山東分局舊址中共山東分局舊址位於沂水縣王莊鄉政府駐地中心,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有當年山東分局辦公樓一座,房屋24間,1938-1939年中共山東分局在此辦公,期間八路軍山東縱隊在此成立,於1939年1月1日創刊《大眾日報》,羅榮恆、徐向前等元帥在此領導指揮山東抗戰。
八路軍115師師部舊址該舊址座落於莒南縣大店鎮第二中學後院內,原為大店莊氏家族的“舊堂”所在地,為四合院結構。1945年-1946年曾作為山東省戰工會、山東軍區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等黨政軍機關辦公場所。羅榮恆、黎玉、朱瑞等領導人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過。1945年8月13日,山東省政府在此成立。1995年被闢為山東省政府舊址展覽館,被省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沂蒙“紅嫂”沂蒙山區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在解放戰爭中,一位在孟良崮戰役中受傷的戰士因失血過多,昏迷在野外,被一位挖野菜的年輕大嫂發現,大嫂在野外沒有水,進村弄水,太遠,也怕敵人發現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奶汁去救活傷員。戰士覺得她是自己的母親,是高尚無私而偉大的母親在自己的身邊。
在戰爭時期,沂蒙山區的婦女中湧現出一大批支前模範,“紅嫂”僅是其中的一個。“紅嫂”和這些模範婦女的出現是沂蒙山區人民的光榮和驕傲。著名作家劉知俠以此為原型,寫出小説《紅嫂》,在全國引起轟動,並被改編成芭蕾舞劇《沂蒙頌》,在舞台上演出。
沂蒙六姐妹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戰爭年代在沂蒙老區湧現出的一個女英雄羣體,她們居住在蒙陰縣野店鎮煙莊村,分別是: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姬貞蘭、公方蓮(已病故)。
在1947年的萊蕪戰役中、淮海戰役中,特別是孟良崮戰役期間,沂蒙六姐妹不分晝夜,在村幹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線的情況下,主動挑起村裏擁軍支前重擔,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