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汴渠

鎖定
中國古代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骨幹運河。也稱汴河又名通濟渠,全長650公里。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至江蘇盱眙入淮河,共歷現今三省十八縣(市),順序為:河南省的滎陽、鄭州、中牟、開封市、開封縣、杞縣、睢縣、寧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靈壁、泗縣;江蘇省的泗洪、盱眙。在漢代和南北朝時都是重要運道。王景曾大修過。
中文名
汴渠
外文名
Bianqu canal
地    位
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骨幹運河
長    度
650 km

汴渠歷史變更

它是於公元六0五年開掘的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連接了黃河與淮河,貫通了西安到揚州,作為中華帝國最鼎盛時期的交通大動脈,“樞紐天下、臨制四海,舳艫相會、贍給公私。”歷經隋、唐、五代、宋、遼、西夏、金、元八個朝代,通航了720年。唐建都長安、洛陽,北宋建都東京(今開封)都依靠這條運河運輸江南的糧食和各種貢品。《宋史.河渠志》載:“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吳下之財富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唐每年漕運糧食400萬石至長安、洛陽,宋代每年運糧600萬石至東京,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南宋與金對峙時,南北交通斷絕,汴渠堙廢。汴渠取水於黃河,由於黃河流勢經常發生變化,只能採用隨勢開挖引河以滿足取水要求;在汛期要堵塞汴口,以免氾濫成災。由於隨水引入泥沙,汴渠內不能建閘堰工程,每年要組織大量勞動力疏浚。為減少疏浚工程量,曾以鋸牙、木岸等建築物束窄河牀,加大流速,沖刷泥沙。由於不能解決泥沙問題,北宋時汴渠已成為地上河,防洪問題突出。為此,經常加固堤防,還要建造泄洪斗門和設置滯洪區,組織維修專業隊伍,完善防洪搶險的組織和物資準備,健全管理制度。元豐二年(1079)開清汴工程,堵塞了黃河汴口,在洛河入黃處建攔洛壩,引水沿新開引水渠入汴渠,以含沙量較小的洛河作為汴渠水源,並對補充水源、防洪、與黃河的通航和河道整治採取了相應的工程措施,使汴渠的航運條件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可惜只用了較短的時間就廢棄了。

汴渠文獻記載

《開封府志》卷五《汴河》:“隋大業元年,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又自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泗,達於淮。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御道,樹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宋定都汴梁,汴水穿都中,有上水門、下水門,歲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萬石達京師。常至決溢,設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黃河決,始淤塞。舊府治南有汴梁故跡,即其地也。” 《歸德府(今河南商丘)志》卷十四《河防》:汴河 在府城門南五里,或曰即浪蕩渠,元,至元中淤。嘉靖中曾疏之,今覆成平陸矣。(元代年號中有兩個“至元”,分別是公元1264----1294年、公元1335----1341年。) 《宿州志》(清。光緒 何慶釗等修撰)卷三《輿地志》:(汴水)南渡後漸湮。元泰定初,黃河行故汴渠,仍于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廢,汴水湮塞,埇橋亦廢。 《宿州地區志》“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黃河行故汴渠,仍在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泗州之汴口遂廢,汴水湮塞,宿州埇橋亦廢。” 《宿州市志》“泰定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汴水復于徐州與泗水合流,至清口入淮,原流經宿州城的汴水湮沒,埇橋由此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