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耕

鎖定
汪耕(原名:汪積威),1927年10月11日出生於江蘇南京,電機設計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上海汽輪發電機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6] 
汪耕於1949年從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進入上海電機廠工作,先後擔任設計科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兼副總工程師 [2]  ;1990年獲得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頒發的“世界著名人士證書”,並被列為《國際有成就著名人士錄》(1991)年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汪耕長期主持50MW、125MW、300MW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創制和完善設計工作 [1] 
中文名
汪耕
外文名
Wang Geng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927年10月11日
畢業院校
交通大學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院士)
原    籍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
原    名
汪積威 [11] 

汪耕人物經歷

1927年10月11日,汪耕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原籍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 [4] 
1938年—1945年,在四川江津國立第九中學(現重慶市江津第二中學校)求學 [12] 
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 [5]  ,之後進入上海電機廠工作,先後擔任設計科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兼副總工程師;上海汽輪發電機有限公司顧問 [11] 
1988年2月,作為上海市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受到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等領導接見 [10]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2010年7月,兩次走進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參觀 [14] 

汪耕主要成就

汪耕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汪耕於1958年起組織並具體參加制定了世界第一台12MW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設計方案和各關鍵部件的研製。在以後20多年中,長期主持50MW,125MW、300MW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創制和完善設計工作。至1998年底中國已製造了450台50MW—300MW、總容量共約45000MW的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並在電站中投入運行。作為中方設計負責人,1983年、1985年二次赴美國與西屋公司聯合開發300MW水氫冷汽輪發電機,1987年與哈爾濱電機廠副總師分別帶領二廠設計組去美國西屋公司進行600MW水氫冷汽輪發電機優化設計。這兩種發電機試驗性能良好,已開始批量生產。2000年12月與丁舜年院士共同負責完成了1000MW級大型汽輪發電機開發設計研究課題 [2]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5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站顯示,汪耕著有《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創制與發展(技術總結)》《秦山310兆瓦核發電機國產化設想》《美國西屋公司與上海電機廠聯合開發的300兆瓦水氫冷汽輪發電機》《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近年來的發展》等 [2]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5年
3000轉/分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
首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2] 
1994年
秦山核電站主發電機310兆瓦雙水冷汽輪發電機設計和研製(主持)
上海市新產品成果一等獎 [15] 

汪耕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6年
1990年
世界著名人士證書
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
1991年
《國際有成就著名人士錄》(1991)年版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9年
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獎
上海交通大學 [13] 

汪耕社會任職

汪耕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客座教授 [9]  ,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11] 

汪耕人物評價

汪耕對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在中國較順利的誕生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2]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評)
汪耕對中國電機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3]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館評)
汪耕將畢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奉獻給了上海,奉獻給了上海電氣,在上海電氣一干就是60多年,將根深深地紮在了上海這塊土地 [15] (江津網評)

汪耕人物影響

  • 捐贈遺體
2002年9月26日,汪耕自願捐贈遺體,並獲得遺體捐獻證書 [8] 
  • 捐贈檔案
2015年7月,汪耕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贈手稿、信件、榮譽證書等檔案。學校檔案館工作人員前往上海汽輪發電機有限公司接受了捐贈,檔案館此次受贈的手稿、信件、榮譽證書、研究報告等共50餘件。除了學部委員(院士)證書、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證書外,主要為汪耕在中國電機科技工業發展史上取得重大突破過程中形成的檔案,如1958年“一機部設計人員去蘇聯學習電機設計與生產工藝的考察報告”、1980年“國外火力發電設備技術考察總結(第三分冊)發電機”、1981年“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創制與發展”等。還有他對中國電機工業發展經驗的總結、不同時期個人工作小結與業務自傳,以及與當時國家領導人就電機工業發展問題的系列通信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