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後之

鎖定
汪後之(1900~1928),名守愚,字後之,亦作厚之,筆名侯愈之,河南光山縣人。曾任豫東南特委書記。
中文名
汪後之
別    名
本名守愚,字後之,亦作厚之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南光山縣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外國語專業(英語專科)學校

汪後之人物生平

1918年赴開封求學。1919年春,入武昌中華大學。“五四”運動爆發後,參加了惲代英、林育南在武漢領導學生集會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正義鬥爭。1922年,汪後之返鄉,組織知識青年建立了“光山學界同人研究會”。1923年,汪後之入武漢外國語專業學校學習。此間,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4月24日當選為學聯宣傳委員。是年,他在“五四”紀念日集會上因登台講演被警察逮捕。8月,團中央負責人惲代英巡視長江各地,將團武漢區委改稱團武漢地委。汪後之任團地委執行委員、組織部主任。不久,他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2月下旬,汪後之作為湖北省國民會議促進會的代表,赴北京參加李大釗主持召開的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他離開武漢後,青年團湖北省委成立,他當選為委員。在赴京途中,因病留在開封。在開封養病期間,幫友人籌備創刊《豫報》,任《豫報》主筆。同年秋,在武昌中華大學入黨的黃介人回鄉,兩人共籌在光山建立中共組織。1926年初,中共光山特別支部建立。1926年2月,汪後之調任中共開封地方支部委員會委員,擔任黨的豫西(南)特派員。8月,任中共河南區委委員,負責學生運動。 [1] 

汪後之主要成就

1928年2月,中共河南省委召開第三次會議,決定建立豫東南特委(即南五縣特委),汪後之任書記,在潢川一帶組織暴動。2月底,汪和特委委員範易、龔逸情、秘書陳維光在潢川徐家寨召開特委和潢川縣委擴大會議,決定在潢(川)固(始)商(城)結合部大荒坡進行武裝暴動。3月16日夜,暴動隊伍至距大荒坡10餘里的紅盆窯(屬商城轄)隱蔽。17日夜,暴動隊伍向預定目標出發,拂曉前向張秋石民團發起進攻,後屢攻未果,陷入包圍。汪後之下令突圍,自己率部分暴動隊員掩護,激戰至天明,子彈耗盡。汪後之、範易、龔逸情等被捕遇難。 [1] 

汪後之人物事蹟

汪後之敬慕那些除暴安良、扶世救民的豪傑,尤其崇敬岳飛、文天祥等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喜歡聽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的故事,常常和家庭發生衝突。16歲那年,家中決計對他嚴加管教,逼他就範,汪後之憤而出走。在舅父的幫助下,負笈遊學於潢川。 [2] 
汪後之到潢川后,有機會接觸到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他希望辛亥革命能使中華自立興盛起來。然而,他看到辛亥革命雖然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卻絲毫沒有改變中國受列強欺侮、人民痛苦不堪的狀況。通過對現實的考察和研究,他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熱情很快冷卻了,但求索革命真理的願望更加迫切。1917年秋,汪後之返回光山,一面潛心讀書,一面到鄉下考察,進一步熟悉了豫南社會的情形。
1918年春夏,汪後之赴省城開封求學。他開始閲讀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文章和其他的文化運動中的啓蒙讀物,開闊了眼界。隨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迅速傳播,汪後之決意南下華中、新思潮的中心武漢,學習馬克思主義。
1919年春,汪後之偕弟汪慕愨到達武漢,分別考入武昌中華大學和該校中學部學習,當時,中華大學是武漢進步活動的策源地。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惲代英、林育南都在這裏學習、工作。在惲代英和林育南的影響下,汪後之認真學習探討馬克思主義,熱心參加進步活動。不久,北京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並迅速擴展到武漢。惲代英、林育南領導武漢學生集會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正義鬥爭。汪後之積極參加了這次運動,受到了啓發和鍛鍊。
1921年7月,中國歷史上發生了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汪後之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滿腔熱忱投身於革命洪流。
1922年,由於經濟拮据,汪後之返回光山故鄉。隨後,他聯絡光山知識界一些進步青年,學習新思想、新文化,倡導反對封建禮教,教育青年擺脱保守閉塞的思想影響,樹立自立進步的精神。汪後之根據縣城舊勢力還很強大,羣眾尚未覺悟的狀況,以研究學問的名義,組織知識界青年,建立了“學界同人研究會”,系統地介紹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五四愛國運動和馬克思主義。他明確提出:“改良不能改造中國社會,必須推翻舊的一切。”鼓動青年承擔起救國救民的歷史責任。汪後之此時風華正茂,文思敏鋭,分析問題明瞭透徹,進步青年十分佩服。當時,以文章才學在光山享有盛名的黃介人稱讚説:“汪君少年氣盛,抱負甚高,釋疑透徹,同人第一。”在汪後之影響下,黃介人、李世荒等人都成為思想激進、追求新潮的積極分子。經他們積極宣傳、光山興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以汪後之為骨幹的光山“學界同人研究會”,在光山城展開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啓蒙工作,為後來在光山縣建立黨的組織,從思想上、組織上做了準備。
1923年,汪後之再次赴武漢,考入武漢外國語專業(英語專科)學校。他如飢似渴地閲讀《嚮導》、《真報》等進步書刊,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不久,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後來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4年4月24日,汪後之當選為武漢學生聯合會宣傳委員。是年五四紀念日,武漢學生聯合會召集學生集會。汪後之在集會上,慷慨激昂宣講五四愛國運動的經過和意義,使與會者無不動容;並向大家散發五四紀念傳單,引起反動軍警的恐懼,竟將汪後之無理拘捕。汪後之被拘捕後正氣凜然,嚴詞痛斥警察不應干涉學生愛國行動。由於汪後之的英勇鬥爭,警察當局理屈詞窮,向汪後之表示賠禮道歉,由警局派巡官親自送汪後之回外專學校。這次鬥爭,震動了武漢,武漢各報都競相登載消息。鬥爭的勝利,使汪後之充滿信心,但也清醒地認識到,軍閥統治下的中國,不是一兩次運動就能解決問題的,必須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
汪後之根據黨的三大制定的《青年運動決議案》,繼續在學生中宣傳馬列主義,鼓動他們投身於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去。由於汪後之卓有成效的工作,8月20日,團中央負責人惲代英巡視長江沿岸,在武漢改組了團組織,汪後之任團武昌地委執行委員、秘書(即書記)任職三個月,成績斐然。是年12月,為了推動民族民主革命的開展,中共中央、青年團中央發出通告,號召開展促成國民會議運動。1925年2月下旬,汪後之作為湖北省國民會議促成會的代表,赴北京參加3月1日由李大釗主持召開的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3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湖北省委員會成立,汪後之當選省委委員。汪後之在赴北京途中,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經惲代英同意留河南養病,同時參加河南工作。
汪後之在開封養病期間,正值“欲積極刷新,期成清明之政治”的河南督辦胡景翼病死,河南政局急轉直下。為了加強河南的工作,中共豫陝區委、開封地方執行委員會相繼建立。汪後之審度河南的政治形勢,在致惲代英的信中,明確提出了改造國民黨河南省黨部,從內部振作國民黨,改變河南國民黨的組織成份的主張。這年5月中旬,在共青團中央和團北方區委的直接領導下,共青團開封支部成立,汪後之任幹事。此時,在我黨的推動和幫助下,國民黨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汪後之被選為國民黨開封市分黨部委員。汪後之抱病工作,終因操勞過度,病體不支,於夏秋間回光山休養。
汪後之回光山後,一邊養病一邊積極醖釀在光山縣城建立黨的組織。同年秋,在武昌中華大學入黨的黃介人,學成回鄉,他們二人以籌辦學生自治會的名義,聯絡進步青年,在他們中發展黨員;於1926年初,組建了中共光山支部,為推動光山的革命運動發揮了重要作用。1926年8月,中央決定撤銷豫陝區委,分別成立中共豫區區委(亦稱豫區執行委員會)、陝甘區委,汪後之任豫區區委委員,負責學生運動。9月,汪後之在開封擔任了國民黨河南省黨部委員,致力幫助和推動國民黨河南省黨部實行“三大”政策,擴大左派勢力,創造發展共產黨的有利條件。這一時期,汪後之在黨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痛斥反動軍閥的暴虐罪行,號召民眾以暴動革命打碎反動統治。
1927年5月,中共河南區委改建為河南省委,中央指示羅亦農為省委書記(羅未到職,後改為汪澤楷),汪後之被選為正式委員,負責學生運動。
1927年秋,黨中央在武漢召開的八七會議上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總方針。中共河南省委隨即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了農民運動、工人運動和組織工作的決議案,改組了省委,汪後之當選為正式委員、常委,分管宣傳工作。擴大會議決定成立豫南、豫中、豫北三個特別委員會,分別指揮和組織各地的武裝起義。擴大會議不久,汪後之在黨的中央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第16期上撰文,精闢地分析了河南的鬥爭形勢,滿腔熱情地歌頌了河南各地工農的革命鬥爭。他預言,黨領導的工農鬥爭的風暴,必將“推翻新軍閥的統治,建設起自己的政權——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1928年1月16日,為了加強黨報宣傳工作,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汪後之兼任黨報委員會委員,擔負省委機關報《猛攻》的領導工作。
根據省委擴大會議決定,新成立的豫南特委因發動暴動的準備工作不充分,懇請推遲起義時間而遭改組。省委派常委汪後之任書記,改造光、潢、商、固、息五縣黨部,發動暴動。汪後之臨難受任,他深知豫東南一帶,經過黨和人民的多年奮鬥,創造了一定的基礎;但羣眾尚需進一步發動,起義的時機尚不成熟。為了服從黨的紀律和命令,汪後之抱定不辭犧牲的決心,離汴赴潢。2月底,汪後之率特委委員範易、龔逸情,秘書魏山一行4人到達潢川,設特委機關於潢川南城小南門外沈莊,汪後之和光山女共產黨員張振武以“夫妻”名義住機關,加緊籌劃起義的工作。
3月16日,特委召集各縣黨組織負責人和中堅分子並潢川省立七中進步學生30餘人開會,決定暴動,奪取盤踞大荒坡的民團中隊的槍支,擴大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汪後之親自擔任暴動總指揮。當日午夜,月黑風高,汪後之身先士卒,率起義隊伍急馳至距大荒坡約10裏處隱蔽。17日夜,起義隊伍即向預定目標發動進攻,屢攻未果,陷入包圍。汪後之臨危鎮定,下令突圍,自己率領部分同志掩護,激戰至天明,子彈耗盡。18日,汪後之等20多位同志不幸被捕。
汪後之被捕後,雖受盡酷刑,仍威武不屈。就義前,高唱《國際歌》,高呼革命口號,怒斥敵人的罪惡,慷慨壯烈,圍觀羣眾莫不感動涕零。當日,汪後之等20多位同志慘遭殺害。
以汪後之為首的豫東南五縣特委領導的大荒坡起義,在豫東南地區震動很大,先烈們壯烈犧牲,向廣大人民宣傳了共產黨人為國為民視死如歸的革命氣概,他們以鮮血換來的沉痛教訓,加速了“左”傾盲動主義路線的糾正。
汪後之是一位為共產主義理想而英勇獻身的優秀黨員。他少有壯志,滿懷一腔報國熱忱,衝破了封建家庭的羈縻,求索革命真理,始終不渝地為着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而奮鬥。他對鄂豫兩省黨團組織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領導的大荒坡起義,是我黨在豫東南進行武裝鬥爭的先聲。汪後之的革命勳勞,將永遠彪炳史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