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汧渭之會

鎖定
汧渭之會,是秦國第四個都城 [2-3]  ,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也稱“千渭之會”、“千渭之匯”,為秦人從甘肅天水向陝西咸陽逐步東遷過程中所建的都邑,有專家考證,其具體地點為今千河與渭河的交匯地帶。 [1] 
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3年)到達“汧渭之會”,止秦憲公二年(公元前714年)徙居平陽,秦以“汧渭之會”作都邑共48年。 [2]  [4] 
中文名
汧渭之會
地理位置
今千河與渭河的交匯地帶
別    名
千渭之會
別    名
千渭之匯
都    城
汧渭之會
所屬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
在位君主
秦文公秦憲公

汧渭之會歷史沿革

秦人先祖大駱的兒子非子擅長養馬,遠近聞名,周孝王聽説後就召他到汧、渭之間為王室養馬。非子將馬養得膘肥體壯,周孝王很高興,就把他封在秦邑。非子於是自號“秦嬴”,其族人後代便稱為秦人。這就是秦人、秦國、秦朝名號的來由。在統一六國前六七百年的發展進程中,秦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經歷了從附庸到封國、再從王國到帝國。 [2]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帶700人東獵,一路馳騁至汧河與渭河交匯處(汧渭之會),並留下這樣一句話:“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此處的‘邑’也可以為名詞,並就此斷句;意思是這裏以前曾是周人的聚落,我的祖先非子曾生活於此(牧馬),我們秦人後來終於成為一方諸侯……
無論“秦”邑是否在此,秦文公營建的“汧渭之會”都是秦國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環節。這裏作為秦國都邑達49年之久,在秦人心中有特殊的地位。 [4] 
西周時期千河流入渭河的地方在現在鳳翔縣長青鎮,那裏就是當年秦非子受周天子之令從天水來到關中為周王室牧馬的汧渭之會。據《史記·秦本記》記載,周孝王時代,生活在天水、禮縣一帶的秦人先祖大駱小兒子非子因擅長養馬,被周天子召到今寶雞市陳倉區汧渭之會的地方為周王室養馬並因此立功受封,周王室將非子封於秦,邑於秦亭——即張家川縣城南,中國歷史上一個全新的部族——秦族由此誕生。汧渭之會還從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3年)到秦憲公二年(公元前714年)做過秦人從天水東遷後48年的都邑。《史記·秦本記》説:“三年(公元前763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但長期以來,汧渭之會的確切地點一直是史學界爭論的熱點。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鳳翔縣長青鎮孫家南頭村發現的大量先秦墓葬證明,掩埋在茫茫迷霧中的汧渭之會就在當年千河與渭河交匯的長青鎮一帶。

汧渭之會考古發掘

關於“汧渭之會”的地望,學術界頗有爭議,之前未有定論。200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啓動“關中秦漢離宮別館”調查項目,梁雲帶隊從千河下游開始調查,學術目標直奔“汧渭之會”而去。他們在汧、渭東夾角的魏家崖村,找到了面積不下20萬平方米的春秋時期遺址。發現有灰坑、墓葬、筒瓦等,還有春秋早期的刀範。“一般來説,都城性質的遺址才有手工業,尤其是鑄銅業,所以刀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2022年,西北大學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五家單位聯合申報的“陝西寶雞陳倉區魏家崖遺址考古發掘”獲得國家文物局支持。萬事開頭難,當時在魏家崖村找不到駐地,考古隊住在十多公里外的鳳翔,每天往返四趟,出門、回家“兩頭黑”,但發掘到兩座五鼎四簋高等級秦墓,算是取得了“開門紅”。“銅器太漂亮了,銅鼎口徑近30釐米,腹部紋飾間填有黑漆,是目前陝西發現的最大的春秋秦鼎”
2023年工作繼續,在遺址勘探發現了長度6米、深度11米的大墓,和長達23米的車馬坑,並對墓葬進行發掘。可惜的是,該墓有三個盜洞,隨葬品被洗劫一空,墓室被破壞殆盡。 [4] 
魏家崖考古項目位於寶雞市陳倉區千河鎮,魏家崖遺址位於汧河與渭河交匯處的東夾角。2023年,魏家崖考古收穫很大。幾年前,我們通過對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牛頭河流域的李崖遺址發掘。通過魏家崖遺址的發掘,基本可以證實這裏就是文獻記載的秦人在關中的第一處都邑‘汧渭之會’。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