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人

(華夏族西遷的一支)

鎖定
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早期祖先是殷商貴族嬴姓部族。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為諸侯,頗受商朝重視。後因嬴氏部族的一部分人蔘與了武庚挑唆的三監之亂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懲罰,使居住於東方的嬴族被迫西遷,淪為庶民。
周孝王時期,造父的侄孫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對抗西戎。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以其先祖大駱之族原來所居的犬丘之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周人發源之地岐山一帶。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周平王還下令,秦人如果能趕走戎人,收復的土地就歸他們。秦穆公(前623年)時滅掉了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與日俱強。“清華簡”研究顯示,秦並非西戎。考古發現早期秦文化具有東方色彩,與“清華簡”的研究成果相印證。學術界主流思想認為秦人來自東方而成於西方。舜賜姓嬴氏。而且秦景公大墓的發掘也證明了秦人乃華夏族裔,其中一個編磬上銘文:"高陽有靈,四方以鼐”。帝顓頊高陽,黃帝的孫子,這跟《史記》的記載是一致的。秦代統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中國人為“秦人”。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甘肅西漢水上游鹽官一帶,秦人東周前歷代王墓均在禮縣。秦國自稱夏子,把異族稱為真子。
本    名
秦人
所處時代
商朝、周朝、秦朝
民族族羣
華夏先民
出生地
隴東南西漢水上游
主要成就
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
外文名
Qin people
先    祖
顓頊女修伯益
語    種
秦隴官話
名    人
白起蒙恬王翦司馬錯
服飾顏色
黑色

秦人背景簡介

秦人一詞狹義為陝西人簡稱,因秦國故地包括陝西關中以及甘肅天水、隴南、隴西地區,更是秦國崛起之地,《史記》:“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秦人來自東方,是與商一樣的東夷部落,由於與商的關係不斷加強,輔助商一同進入了中原發展。但是,隨着商的滅亡,秦被放逐到了西陲之地,雜處在戎狄之間。秦人在蠻荒之地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不僅開疆拓土,征服周邊戎狄,使秦人從奴隸一躍升為統治者,還抓住一切機遇不斷髮展壯大自己,一步步從附庸到大夫,到諸侯,再成為霸主,極致最後建立了統一帝國。伴隨着大秦帝國的建立,秦的名聲遠播,於是在中國以外出現對秦的稱呼chin。就連今天的廣東客家方言中,秦依然發音cin。有人對此音譯為赤那。chin和cin原本來自蒙古語意“狼”,或來自古藏語意“祖先或首領”。 [10] 
起源於東方
根據“清華簡”的記載,秦人的祖先是居住於東方的華夏部族的一支,為今現在山東一帶。 [1] 
嬴姓的遠祖是少昊。少昊是遠古時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貴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首。
少昊在嬴水之濱出生而得嬴姓。柳明瑞考證,嬴水就是流經今山東萊蕪的嬴汶河,也就是奄國一帶。
秦國是在與戎人的戰鬥中發展壯大的。秦人是來自中原的華夏族,他們的祖先因養馬有功,得到周王重視,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戍邊。周平王東遷時,秦襄公護駕有功,被封為諸侯,賜岐山以西土地,下令説,秦人如果能趕走戎人,收復的土地就歸他們。從此,秦人與戎人進行了長久慘烈的拉鋸戰,逐漸收復西周故地和遺民。
秦穆公時,秦國強大起來。秦穆公勵精圖治,四處招攬賢才,“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重用這些謀臣武士,使得秦國“並國二十,闢地千里,遂霸西戎”。
陸渾戎是戎人中強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這塊硬骨頭,就想把他們逼走,但把陸渾戎安排到哪裏去呢?恰在這個時候,秦國與晉國發生了衝突,晉惠公被秦軍俘虜,於是秦穆公就打起了小算盤:把陸渾戎踢給晉國。
晉惠公是歷史上著名的背信棄義的國君。他是晉獻公的兒子、晉文公重耳的弟弟,因被迫害,他和重耳都被迫逃離晉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晉惠公得以回國繼承國君之位,他曾向秦穆公承諾:“如果得以回國,願將河西之地割給秦國。”但如願繼承國君之位後,卻拒絕割地。
不久,晉國受災,晉惠公向秦國求購糧食,秦穆公派遣大量船隻往晉國運糧,從秦國都城到晉國都城,運糧船絡繹不絕,史稱“泛舟之役”。 [2] 
第二年,秦國受災發生饑荒,向晉國求購糧食,卻被晉惠公拒絕,並且乘機派兵攻打秦國。
秦穆公怒不可遏,熬過饑荒後,第二年就發兵攻打晉國。兩國在韓原交戰,晉惠公對內對外皆背信棄義,盡失人心,一戰而敗,他的馬車也陷於泥淖,被秦軍追上活捉。
説起來秦晉還是親戚,晉惠公的姐姐是秦穆公夫人,經夫人説情,秦穆公放晉惠公回國。儘管史籍上沒有詳細記載,但從後來發生的事情看,放晉惠公是有很多條件的,相當於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簽了一個“不平等條約”。晉惠公回國當年,將晉國河西八城割給秦國;第三年,將太子圉送往秦國為質;第七年,接納陸渾戎整體東遷。
陸渾戎為什麼會接受秦晉的安排?這個史書無載,但想必是在秦軍兵威之下,不得已而為之。一個部族整體遷徙絕非易事,所以陸渾戎東遷在晉惠公回國七年後才進行。從後來陸渾戎國君駒支的回憶看,這是一場艱辛的遷徙。100多年後被晉國滅掉。

秦人秦始建國

秦軍
秦軍(7張)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甘肅清水縣和禮縣一帶(周朝時稱為西陲),禮縣大堡子古墓葬區經考古證明系古代秦國君陵墓。西周時,秦人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周天子養馬。秦國後來幫助周天子打敗犬戎的不斷侵擾,保護周朝都城有功,周天子賜封岐山一帶給秦人,秦始建國,封為諸侯。最終成就了“六王畢,四海一”的歷史功績。漢代學者賈誼在《過秦論》中,把秦國一統天下的史實比喻成“振長策而御宇內”,就帶着深刻的秦人馬文化痕跡。“策”指馬鞭,“御”指“駕車”,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像揮動長鞭趕馬車一樣統治天下”。 [3] 

秦人勵精圖治

隨周朝都城東移,秦人也逐漸東遷至關中一帶,進入周部落以前的發源地。
秦穆公時,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秦穆公勵精圖治,四處招攬賢才,“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重用這些謀臣武士,使得秦國“並國二十,闢地千里,遂霸西戎”。 [2] 

秦人商鞅變法

秦因毗鄰西戎染有夷俗,受到中原諸侯排擠。各國諸侯會盟不邀請秦國,秦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期它是一個不顯眼的國家。科學技術,文化等等直至戰國初期都很落後。這個形勢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的變法最為徹底。商鞅變法鼓勵人口增殖、重農抑商、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軍功、編制户口、實行連坐之法。當時秦國地廣人希,三晉人多地少,民眾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議秦孝公對外來移民採取優惠政策,將三晉民眾招來秦國,以便開墾荒地。 [4]  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期以後最為強大的國家。雖然後來商鞅車裂而死,新法卻並未廢止。
司馬遷將商鞅變法的內容概括為:“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具體如下:廢除井田制,准許買賣土地,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取消貴族特權,廢除“刑不上大夫”;獎勵軍功,即使是奴隸也可以因軍功恢復自由身,而貴族沒有軍功者不授爵位;厚賞重刑,建立連坐制度,對耕織、作戰、告奸有功者施以厚賞,對那些私相鬥毆者、不積極外戰者、懶惰貧窮者、隱匿犯罪者加以重刑。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富國強兵、稱霸天下。 [5] 

秦人統一中國

秦始皇 秦始皇
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從此秦正式成為一個大國。前237年秦始皇登基,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兼併。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秦人主要影響

秦作為統一的大帝國雖很短暫,但秦的影響非常大。至兩漢時期,北方和西北各族還稱漢朝人為“秦人”,“china”的發音來源於“秦”。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和我們發生接觸、文化交流最頻繁、文獻記載保留最多的國家,莫過於印度,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等。 [6]  當時邊疆各民族也往往稱漢朝郡縣之民為“漢人”。及至魏晉,中央政權統治下的漢族人自稱“中國人”、“晉人”,但邊疆各族卻仍稱之為“漢人”。顯然,這時“漢人”稱呼,已具有比較明確的民族含義了。不過也就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漢人”作為民族的概念,為漢族所接受。
秦國三十六郡 秦國三十六郡
“中國”或“中國人”為入居內地的各族所共享後,作為統治民族的非漢族為了將其他民族與漢族區別開來,即用“漢”或“漢人”來專稱漢族,也就是説“漢人”這個詞彙僅是漢族的稱呼。這樣,“漢”或“漢人”就成為一個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時少數民族出現了“蕃”的稱謂,與漢族合稱“蕃漢”。五代繼唐,依舊有“蕃漢”之稱,宋時亦沿用。
總之,漢族主源源於先秦時期華夏,從漢朝開始又逐漸出現了“漢人”這個稱謂。但原先的稱謂“華夏”並沒有消失,而是與“漢”這個稱謂一起使用至今。二十世紀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稱謂是”華夏人“。比如漢朝多以”華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漢自居也以華夏自居,兩個詞為同義詞。總之,漢族和華夏族作為整體族稱是自從漢朝到現在最普遍的。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王朝,秦的功過是非被後世評説不斷。無論如何,秦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過幾百年數十代人的努力發憤,最終成功地統一了整個華夏文明區域,成為中華大地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帝國,將中國歷史帶入了新的階段。今天,我們不論秦始皇的是非功過,僅以秦人在國家政權統一後,所實施的書同文、車同軌、同量衡等一系列積極改革措施,都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大一統觀念的深入打下了堅實基礎。 [10] 

秦人考古發現

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大墓是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一發掘的最大墓葬,故稱秦公一號大墓。在秦公一號大墓發掘出了一塊銘文,上面記載秦王族是黃帝之後。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有東西墓道和墓室。
發掘後的秦公一號大墓,佔據了中國考古學史上五個之最:
一、是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
二、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
三、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
四、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
五、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秦景公是秦第14代統治者,秦始皇趙政的第18代先祖,自公元前577年起,在位40年。
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
景公墓後來被稱為秦公一號大墓,為中國迄今發掘的最大古墓。
秦公一號大墓雖遭嚴重盜擾,但仍出土了3000餘件珍貴文物。其中最重大的刻有290多個篆文的石磬有“天子郾喜,龔桓是嗣”,“高陽有靈,四方以鼐”的字樣。帝顓頊號高陽,是黃帝的孫子,這有力地證明了秦人的族屬為華夏族,與《史記》的記載是一致的。
此外,出土的3000餘件極為精美的金器、玉器、鐵器、石器的骨器,充分反映出秦人高超的工藝水平和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從而否定了歷來認為的“秦國生產力落後”,“秦國奴隸制統治薄弱”等論點。對於我們重新認識秦國曆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構成主棺的東、西壁及棺底、蓋的所有南北向柏木,兩端均有榫頭伸出,在主棺南北兩側,湊成長方形的如同櫃子一般的形制。
考古發現早期秦文化具有東方色彩,與“清華簡”的研究成果相印證。史學界普遍認為秦人是商末戰亂時西遷的華夏族。

秦人歷史其一

始皇帝 始皇帝
“秦”這個字眼,總是能勾起人們最強烈的感情。每當提起它,憤怒、讚歎、敬畏會一起湧出。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郡縣制王朝,秦一直以來被後世視作問題王朝。這個在東周初期仍絲毫不起眼的西部諸侯國,憑着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逐漸成長為一方霸主,又經過一次次主動的或被動的學習,一次次成功的或不成功的出擊,進而成為實力最強、制度最先進的諸侯國。在一番大規模地外交和戰爭之後,秦國最終成功地統一了整個華夏文明區域,將中國歷史帶入新的階段。從戰爭中一路走來的秦人對自身的制度和文化有強烈的優越感,然而卻沒有意識到其中藴含着毀滅的種子。這不能怪他們,幾百年不間斷的戰爭讓秦人成為戰爭大師,他們善於在戰爭中求生,卻不知如何維持和平。勝利助長了他們的驕傲,痛苦不堪的處境使被秦人蔑視的黔首們選擇了起義。大澤鄉的那個雨夜揭開了秦國滅亡的序曲,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的統治被推翻。以至於“秦”成了暴虐統治的代名詞。
呂不韋 呂不韋

秦人歷史其二

那些快要失憶的精神元素曾是我們祖先的一部分,拂去史書上的厚厚的灰塵,秦人的形象原本光彩照人。下面是一些最為典型的秦國元素,對應着的是一幕幕真實的歷史場景。

秦人務實

秦惠王面對張儀誘人的伐韓建議和司馬錯平實的平蜀主張,卻不動神色地選擇了後者;鄭國的間諜身份暴露後,朝廷充斥着排外的呼聲,秦王政考慮到鄭國的專長和鄭國渠將來的實際效益後,讓鄭國留在了原位上。

秦人求變

秦簡公讓百姓和官吏戴上了佩劍,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帶劍的特權,又通過“初租田”,承認了那些勤勞的小地主和農民對土地的佔有;秦獻公廢除了秦國流傳已久的從死制度,又將所有秦人編入户籍,置於國家的管理之下;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變法,先進的社會制度在秦國生根發芽,確保秦國奪得最後的勝利。

秦人百折不撓

建國伊始,秦襄公就死於伐戎的征程中,後世子孫接過襄公手中的劍繼續向前,幾經磨難。秦穆公為了稱霸中原與晉國長期角逐,因決策失誤和實力不濟,接連在崤和彭衙兩地遭受兩次大敗,但敗軍三將依然受到重用,直至他們在王官之役中取得大捷;秦國數次兵臨魏都大梁城下,卻又鎩羽而歸,後來轉變策略才取得新的進展;長平之戰後,秦國因行動遲緩,連續被趙軍個各國聯軍擊敗,將軍被俘,得地復失,可秦國奮力一搏,轉眼間又重新佔據了優勢。秦國從失敗中奮起的事蹟很多,如果全列出來,將是一個很長的單子。

秦人海納百川

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從楚國那裏換來了百里奚,又將來自西戎的由余留在了秦國秦康公並不介意士會不得已才留在秦國的心態,照樣予以信任;秦孝公將秦國命運交到了衞人商鞅身上;口才華麗、權慾薰心的張儀受到了重用,胸懷錦繡而氣量狹窄的范雎也被拜為相邦;商人出身、唯利是圖呂不韋也主導秦政十多年;秦王尉繚如長者一般,謙恭到無以復加李斯一封《諫逐客書》便阻止了秦國的排外運動。

秦人先進的制度

秦國猶如一台戰爭機器,所有部件都圍繞戰爭高效運轉,僵化的舊等級被取締,取而代之的爵位新等級劃分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耕戰的功勞。人們雖沒有自由可言,但在機會面前卻人人平等;官僚掌控了一切,但卻恪盡職守兢兢業業。這樣的制度之下,秦人在田野上拼命勞作,在戰場上奮力廝殺。

秦人歷史其三

在周武王伐紂後,飛廉東逃商奄,商奄反周,周成王征伐商奄,殺飛廉,把反叛的商奄之民,也就是秦人,西遷到今甘肅甘谷境內,戍防戎人“是秦先人”。而商奄即今山東曲阜包括萊蕪一帶的嬴姓大國。 [1]  在先秦史學界,一直有“秦為西戎”學術觀點。比如,歷史上,司馬遷的《史記·秦本紀》就認為,秦人出自西方。而現代歷史學家和國學大師錢穆、傅斯年等人的研究,則主張“秦之先世本在東方”。 [7] 
李學勤先生曾撰文指出,“清華簡”之《系年》(戰國中期人撰寫的一部史書),其中有一章詳細記載了秦人先世的史事:在周武王伐紂後,飛廉東逃商奄,商奄反周,周成王征伐商奄,殺飛廉,把反叛的商奄之民西遷到今甘肅甘谷境內,戍防戎人“是秦先人”。而商奄即今山東曲阜包括萊蕪一帶的嬴姓大國。所以,秦人最早的先人,是從東方來的。 [7] 

秦人史書記載

史記·大宛列傳》:“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漢書·匈奴傳上》:“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顏師古注:“秦時有人亡入匈奴者,今其子孫尚號秦人。”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馬永卿引《西域傳》言:‘ 秦人,我匄若馬。’注:‘謂中國人為秦人。’”
西周貴族禮制文化的形成表現在放棄盛裝奢侈品酒類的青銅器組合,改為盛裝“樸素”飲食和盥洗類的青銅器組合。除了“器”的變化,他還認為,日名製作為商代的禮俗,西周後期基本消失;隨着西周“賜氏”制度的形成,動物族徽在西周逐漸失去了作為古老氏族標誌的意義。西周後期社會分層愈趨明顯、等級秩序愈加嚴格、統治模式更趨中央集權化。
秦國的先人,最早可以追隨到傳説中的顓頊帝。《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大費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他跟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後,舜帝賞賜給大費一個黑色的旌旗飄帶,還給他娶了一個姓姚的美女。從此,大費便留在舜帝的身邊,為舜帝馴養和調教四鳥:虎豹熊篦(這時的四鳥意思為猛獸)。“鳥”的意思和現代不同,舜帝讚賞大費的功勞,就賜姓為嬴氏,這就是嬴姓的由來。

秦人後裔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氏,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按照史記的記述,秦國王族本身是趙氏。
唐朝官修的《元和姓纂》雲:“秦姓,嬴姓之後,伯益裔孫非子,周孝王封之於秦,隴西秦亭是也。至始皇滅六國,子嬰歸漢,子孫以國為氏。”嬴姓趙氏的秦國王族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其後人們又陸續衍分出谷氏、梁氏、嚴氏、藍氏、繆氏、秦氏等姓氏。
周宣王時因為秦仲父子征討西戎有功,封其次子康在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附近),建立梁國,立為國君,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滅梁國,梁伯的後代遂以國為氏,稱梁姓,康伯也就成為梁姓的得姓始祖。

秦人文化

秦人尚黑

秦國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雜役奴僕全都穿着以黑色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連朝堂的裝修風格也有別於其他國家的金碧輝煌,而是以黑色為主色調。 [8] 
在東漢歷史學家編纂的《漢書·律曆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這段話的意思是説,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而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徵。因此,秦國統治者認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對應的標誌顏色是黑色。所以,從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開始一直到一統天下的秦帝國,就都崇尚黑色。 [8] 
秦國的後勤供給與其他諸侯國不同,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是統一的,也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為黑色,第一是文化的原因,水德之君對應的就是黑色。第二,黑色的軍旗便於隱蔽,耐髒。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就把黑色定為秦朝的國色。 [8] 

秦人車軌

秦始皇的“鐵路”是用木材鋪設的。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過枕木已腐朽不堪,顯然沒經防腐處理,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專家認為這是有意識地選擇的。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 [9] 
凡是在鐵路上走過的人都明白:兩根枕木距離和人的步子很不合適,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不習慣。但經過測量,秦始皇的“鐵路”,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下來。專家分析,應該還有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由木材填充平整,因此馬兒到了車站,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法。公認的速度日行六百里,這比號稱“八百里加急”的“馬上飛遞”(按規定以每天300裏的速度傳遞)還高一倍多。 [9] 

秦人名人

秦人白起

白起(?—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今陝西眉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楚太子建之子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號稱“人屠”。善於用兵,事奉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左庶長,領兵攻打韓國的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次年(前293年),白起由左庶長遷任左更,出兵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攻打韓、魏二國,斬獲首級二十四萬,俘虜魏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因功晉升為國尉。又渡黃河攻取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再升任為大良造,領兵攻陷魏國,佔據大小城池六十一個。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秦人蒙恬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父蒙驁秦國名將,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長於武將之家,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胸懷大志,立志衝鋒陷陣,報效國家。他天資聰穎,熟讀兵書,逐漸培養了較高的軍事素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打齊國,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國兼併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佔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險,設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秦人王翦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秦人日本秦氏

當時一些古代中國人在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中逃到了朝鮮半島,一些以後又遷徙到日本,還有一些是直接跨海島日本,因為來自秦,所以稱自己是秦人(秦的子民)。對中國而言從大陸跑去日本的很多都是動亂年代出去的, 出去前人家也不會留下個什麼音訊,陳勝吳廣那時候,外逃留下訊息更是危險,當然也非常有可能冒人認為貴族以期望得到優待。難道他們逃難前還和陳勝吳廣説一聲“你們起義成功後當了皇帝記得讓史官記錄下我們去東洋了”? 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等日本早期史書中,對這段時間大量來自大陸的歸化人到達日本有着非常詳盡的記載。在日本文書中常被提到的漢族“歸化人”的代表,有弓月君(秦氏)、東漢直(劉氏)、西文首(王氏)等人。他們大都是來自朝鮮半島的漢族“歸化人”,例如,改名成弓月君及其所率領的秦人,為秦始皇的後裔;另外還有一個秦始皇后裔(當然可信度充分值得懷疑)的秦氏,向日本傳播了造絲綢的方法。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應神紀所載,大約在四世紀初弓月君率其部民一百二十縣(或一百二十七縣)歸化日本。這是後來被稱作秦氏一族的來源。到雄略紀時(即倭王武時代,大約在五世紀後半),收集秦氏遺族,共得九十二部一萬八千六百人,賜其首領名為酒公。秦氏一族在長期的養蠶制絲業、農田水利和土木工程的生產活動中,逐漸蓄積財富,變為具有實力的地方豪族,成為倭王的得力官吏,形成地域集團的首領,並加入倭王高級統治集團,由倭王賜姓為直,成為日本古代重要的氏姓巨族之一。 渡來秦氏族人遷徙到日本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1)公元前二~三世紀 前來彌生時代的日本定居。
2)公元五世紀前後倭五王時代,來自朝鮮半島的渡來人特別多。
3)公元五世紀後半葉~六世紀 今來漢人帶來了最新技術(注1)。
4)公元七世紀 從被滅亡的百濟高句麗等地逃亡日本。
在五世紀前後的渡來人中,最有代表性和勢力的是秦氏(はた)和漢氏(あや),據《日本書紀·應神紀》記載,前者是應神天皇十四年(403年)由弓月君(融通王)率領,後者是應神天皇二十年(409年)由阿知使主及其子率領,渡海而來的。同書還記載:“秦造之祖、漢直之祖參渡來也”。可見秦氏與漢氏是從朝鮮半島移居日本的。這裏着重介紹渡來人秦氏。
秦氏的祖先是五世紀初從朝鮮半島渡海而來的弓月君,他率領一百二十縣的百姓來到了九州(注2),在從大陸逃到朝鮮試改名為弓月君,據日本《新撰姓氏錄》記載是秦始皇五世孫,擅長土木、農業等技術的秦氏利用灌溉技術大力進行土地的開發,並且從事養蠶、機織、造酒和製作金屬工藝品等各項勞動。京都盆地北有賀茂川,西北有大堰川,東北有高野川,十分適宜大面積開墾。古時這裏稱為愛宕郡,“愛宕”就是“猶如瀑布般的水在盆地中翻滾流淌”之意。秦氏對開發京都盆地貢獻巨大,某種程度上可以説奠定了大和王權的經濟基礎。不僅如此,秦氏還曾擔任大和王權負責財政的大藏官,早在欽明天皇時秦大津父就曾擔任大藏省的長官(注3)。秦氏以京都山背為根據地,並遷居太秦(今京都市左京區)。秦氏的勢力以山城國為中心,遍佈東至美濃、伊勢,西至贊歧、筑前的廣泛地域。與同為“渡來人”的漢氏相比,秦氏不僅與地方土豪勢力結合緊密,而且還與稻荷、鴨荷、宇佐八幡等神靈信仰以及賀茂神社、松尾神社等有密切關係,成為古代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勢力。
據《新撰姓氏錄·左京諸藩上》記載:“太秦公宿彌,出自秦始皇三世孫孝武王也。男功滿王足仲彥天皇八年來朝,男融通王(一雲弓月王)譽田天皇十四年來率二十七縣百姓歸化。獻金銀玉帛等物。大鷦鷯天皇御世,以百二十七縣秦氏,分置諸郡。”此外《古語拾遺》也稱“秦漢百濟內附之民,各以萬計”,《新撰姓氏錄》中記載着很多稱為太秦公宿彌、秦連、秦忌寸、秦造的家族。根據《日本書紀·雄略紀》和《新撰姓氏錄》的記載可知雄略天皇時秦人有九十二部,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人,而秦酒公奏曰“今見在者,十不存一”(注4),那麼這一萬八千人還只是秦氏移民的一小部分,可以想見秦氏移民人數之眾。《欽明紀》記載欽明天皇元年(540年)時秦人户數為七千零五十三户(注5),按平均每户十人計算那麼大約有七萬人。從上面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秦氏在日本的發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