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靜

(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原教授)

鎖定
江靜(1962年10月-2023年1月3日),女,湖南桃江人,博士,生前是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 [2] 
江靜主要從事區域氣候變化與模擬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以及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合作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 [1] 
2023年1月3日9時30分,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靜,因病於南京逝世,享年60歲。 [2] 
中文名
江靜 [1]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3日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理學
任職院校
南京大學

江靜人物經歷

1979年9月考入南京大學氣象系。
1983年獲南京大學氣候學專業學士學位
1986年獲南京大學氣候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
1986年7月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南京大學第十七屆和十八屆工會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黨委委員、院工會主席、氣象學系系主任、院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和院教學委員會委員等職。
2001年獲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2004年2月-2005年8月在加拿大海洋漁業部的Bedford 海洋研究所進行訪問研究。 [1] 
2023年1月3日9時30分,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靜,因病於南京逝世,享年60歲。

江靜主講課程

天氣學(本科生)
氣候動力學(研究生)
衞星遙感與氣候(研究生) [1] 

江靜研究項目

1999-2004,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我國未來生存環境演變和北方乾旱化趨勢預測研究”(G1999043400)第8課題“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有序人類活動的環境效應的綜合分析和對策建議”。
2000-2002,主持《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南海季風的年際變化及其對我國旱澇的影響”。
2003-2006,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江淮梅雨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規律及其機制研究”。
1998-2001,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區域氣候變化分析和機理研究”(49735170)。
2003-2005,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值模式中次網格地形熱力效應參數化方法研究”(40275032)。 [1] 

江靜主要成就

主要承擔了《天氣學原理與實驗》、《現代氣候學基礎》、《氣候動力學》、《衞星遙感與氣候》、《氣候統計》和《C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合作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主持“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現代天氣學原理》建設”等多項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負責了《天氣學原理》教學團隊建設,該課程入選南京大學“百層次優質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主要從事區域氣候變化與模擬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尤其是在氣候統計分析、模擬和預報領域造詣深厚。曾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以及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江靜獲獎記錄

曾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4完成人)、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14年,第10完成人)
曾獲江蘇省教學成果(高等教育類)二等獎(2013年,排名第5)、全國高校GIS教學成果特等獎(2017年,排名第7)和全國氣象教學名師(2018年)。 [2] 
曾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四完成人) [1] 

江靜科研項目

1999-2004,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我國未來生存環境演變和北方乾旱化趨勢預測研究”(G1999043400)第8課題“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有序人類活動的環境效應的綜合分析和對策建議”。
2000-2002,主持《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南海季風的年際變化及其對我國旱澇的影響”。
2003-2006,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江淮梅雨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規律及其機制研究”。
1998-2001,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區域氣候變化分析和機理研究”(49735170)。
2003-2005,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值模式中次網格地形熱力效應參數化方法研究”(4027503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