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開勇

(華僑大學教授)

鎖定
江開勇,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僑大學機電及自動化學院教授。現任福建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專家組組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福建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泉州市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 [3] 
中文名
江開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務
科學技術研究處處長
職    稱
教授

江開勇人物經歷

華僑大學教授 華僑大學教授
1978年9月—1982年7月 南京航天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 獲學士學位;
1984年9月—1987年3月 南京航天航空學院機械工程系 獲碩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8月 天津大學機械學院 獲博士學位;
2000年9月—2001年8月 日本國德島大學訪問研究;
1982年8月至1984年8月航空部貴州紅湖機械技術科工作;

江開勇研究方向

數字化設計製造;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
研究領域:
數字化設計製造技術:
(1)產品數字化建模與異地協同設計
(2)計算機視覺技術與逆向工程
(3)數控技術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 
(1)汽車覆蓋件成形數值模擬與模具設計
(2)快速成型與快速制模技術
(3)特種加工技術 [2] 

江開勇主要貢獻

江開勇科研

成果 2007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面向PLM的數字化設計製造與信息管理集成系統開發與應用》(2006BAF01A23)
2007年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分段注射雕刻快速原型製造關鍵技術研究》
2007年福建省“小發明、小創造”項目《基於足部特徵參數的個性化鞋楦設計關鍵技術及其裝置研究開發》
2007年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機器視覺的鞋幫面自動縫製關鍵技術研究》 E0710017
2006年福建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前期研究項目《鞋楦數字化設計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與一體化裝置研製》(2005HZ1013)
2004年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分段堆積雕刻一體化快速原型製造關鍵技術研究》 (E0410021)
福建省科技計劃重大招標項目《數字化設計與創新服務聯盟專題》(2003H003)
福建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重大項目《數字化設計製造技術支持與服務》(2002H095)
1999年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聚合物基納米功能原型的快速成形機理與質量控制》(E0010026)
1997年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熔融沉積快速成形機理與工藝控制技術》(E97016)
數字化設計製造技術:
(1)面向中小企業的異地協同設計製造公共服務平台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
(2)計算機視覺技術在逆向設計中的應用。
(3)基於圖像的數控軌跡計算與自動編程技術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
(1)金屬零件分段離散雕刻/注射複合快速成型關鍵技術與工藝裝備研究開發。
(2)金屬/樹脂複合材料鞋底模具快速製造。

江開勇著述

1.快速成形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華僑大學學報;Vol.27 No.1 2006 P1-62006年1月20日 CN35-1079/N
2.K.Y.Jiang,Y.H.Gu,Controlling Parameters for Melting and Extrusion in FDM,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259-260(2004),pp.667-671
3.K.Y.Jiang,Y.H.Gu,Study of the Shape Deposition Manufacturing of Polymer Part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259-260(2004),pp.672-676
4.分段沉積/雕銑成型工藝及其在快速模具製造中的應用;模具工業;Vol.32 No.1(Total Issue No.299)Jan.2006;P63-66。2006年1月 CN45-1158/TG
5.A New Approach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System Based on COM+;Advances in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Ⅱ;P1148-1151,2006年9月
6.基於OpenGL的視點變換在三維鞋楦設計中的應用;組合機牀與自動化加工技術;No.10,2006(Total Issue No.392) ;P5-8。2006年10月20日 CN21-1132/TG
7.一種提高光柵輪廓術精度的方法;光電工程2004年第31卷第7期(總第176期);P58-60,68。2004年7月。CN51-1346/O4
8.聚合物熔融堆積快速成形中的翹曲變形問題與控制對策,《工程塑料應用》,Vol.30(5)(2002), pp.21-23
9.熔融擠壓堆積成形的原型精度分析,《中國機械工程》,Vol.10(6)(2001),pp.665-667
10.Kaiyong JIANG,Ri-ichi MURAKAMI,Forming Performance of Some Polymers Used in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第20回ラピド·プロトタイピングシンポジウ,Tokyo,2001.5
11.江開勇,聚合物熔融擠壓堆積成形技術,《工程塑料應用》,Vol.28(6)(2000), pp.16-18
12.江開勇,劉又午,顏永年,熔融沉積製造的熱學模型和工藝控制研究,《中國機械工程》(1999),Vol.10 (6)
13.基於STL面片法向矢量的自適應分層算法;《製造技術與機牀》2003年第11期;P67-68,84。2003年11月2日 CN11-3398/TH
14.逆向分層自動添加支撐的算法與實現;機械設計與製造2003年12月28日 第6期(總第160期);P71-732003年12月28日 CN21-1140/TH
15.LOM中激光功率與掃描速度的匹配模型;《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第21卷第3期;P292-297;2001年7月20日 CN 35-1079/N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