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鎖定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31年的中央農業實驗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直屬江蘇省人民政府領導,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的農業科研機構。 [1]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要任務是:針對國家和江蘇省農村經濟與科技發展目標和方向,開展應用研究、開發研究以及科技示範和科技服務工作,同時進行應用基礎研究和農業宏觀對策研究,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成果保證和技術支撐。 [1] 
截至2012年9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有13個專業研究所、10個農區所;在職職工2300餘人,其中院士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人選3人;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泰國農業大學加拿大農業部等聯合招收博士後。 [1] 
中文名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外文名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成立時間
1932年1月
現任院長
易中懿
主管部門
江蘇省人民政府
地    址
江蘇省南京市鍾靈街50號
院    士
1人(中國工程院)
屬    性
省屬科研機構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歷史沿革

1931年,國民政府建立中央農業實驗所 [2]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水利部將前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央林業實驗所、中央畜牧實驗所、棉產改進處和煙產改進處等農林機構,進行整頓、充實和合並,呈報中央農業部批准,於1950年2月在原中央農業實驗所所址上成立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
1958年6月15日,更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
1959年5月11日,經中共江蘇省委批准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
1970年4月19日,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改名為江蘇省農業科學研究所。
1977年9月11日,中共江蘇省委決定成立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3] 
197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畜牧獸醫系改名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所。 [4] 
1990年,經農業部批准以江蘇省農科院為依託單位、以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為技術依託建立了農業部動植物遺傳生理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1993年,經江蘇省科委批准成立了江蘇省農業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5] 
2000年9月,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授權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組建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南京)分中心。12月經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批准成立江蘇省優質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6] 
2002年4月,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成立。
2004年12月,經江蘇省科技廳批准建設江­蘇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平台。 [6] 
2005年10月,經江蘇省編辦批准成立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7] 
2006年,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遺傳生理研究所更名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2007年,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國家獸用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 
2009年,以獸醫研究所為科研依託單位,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聯合申報建立國家獸用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1年,建立農業部獸用生物製品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2012年,建立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疫病診斷檢測中心。 [8] 
2021年3月,協同共建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 [34] 
2022年12月10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新農學院鹽城分院揭牌開班。 [42]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條件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人員編制

截至2012年9月,全院共有在職職工23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11人,國家級、省級突出貢獻專家9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790人,博士329人。 [1]  [9]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楊林章、方繼朝、施振旦 [10-11]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部分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研究所
姓名
糧食作物研究所
蔡士賓、呂川根、王才林
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嚴少華,常志州,鄭建初,楊林章
余文貴
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馬鴻翔
常有宏、俞明亮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黃開紅
植物保護研究所
陳志誼、方繼朝、範永堅、周益軍、程兆榜
畜牧研究所
顧洪如
資料來源: [6-7]  [12-13]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16年7月官網信息顯示,科學院有13個專業研究所、10個農區所,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3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5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3個。 [1]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獸用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江蘇耕地保育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華東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南京作物有害生物科學觀測站 [14-15]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長江下游平原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動植物遺傳生理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南京)、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與標準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獸用生物製品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5]  [14]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江蘇省食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16]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優質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農產品精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糧棉油作物病蟲草害綜合治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6-7]  [15-16] 
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市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7]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農業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高效園藝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國家農業科技華東(江蘇)創新中心—江蘇省農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5]  [16-17] 
科研院所
類別
名稱
院屬農業科學研究所
糧食作物研究所
經濟作物研究所
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植物保護研究所
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
畜牧研究所
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設施與裝備研究所
院屬農業地區研究所
徐州農科所
泰州農科所
淮陰農科所
裏下河農科所
連雲港農科所
南京農科所
宿遷農科所
鎮江農科所
沿海地區農科所
太湖地區農科所
沿江地區農科所
新洋試驗站
資料來源: [18-19]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設施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16年7月官網顯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圖書館為全國17個重點農業圖書館之一,有館藏書刊30多萬卷(冊),其中館藏中外文圖書14多萬冊,中外文期刊13多萬卷(冊),4萬多份各類資料等。1900年前創刊、館藏50-120年卷的有22種,1901-1930年期間創刊、館藏30-80年卷的有60種。如Journal of Agriuclutral Society of England (1840年創刊,館藏121年卷)等。自建、自購、共建共享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引進和購買了清華同方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ProQuest、SpringerLink等10多種中外文數據庫。 [20]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2年9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與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國外機構,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與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建立聯合研究與合作聯盟;與英國諾丁漢大學聯合招收博士後;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共建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與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古巴等國家的大學、科研機構的合作,拓展和提升了利用國外科技創新資源的空間與能力。 [9]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成就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成果

  • 獲獎概況
截至2012年9月,全院累計獲得國家二等獎以上和部省一等獎以上重大成果216項。 [9] 
部分獲獎概況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時間
陸地棉品種“徐州209”
國家發明獎
1965年
我國褐稻蝨遷飛規律的闡明及其在預測預報中的應用
農業部農牧業技術改進一等獎
1981年
中國綜合農業區劃
國家發明一等獎
1985年
高產抗病甘薯品種徐薯18
國家發明一等獎
1982年
高產花生品種徐州68-4
國家發明三等獎
1983年
全國棉花品種區域試驗及其結果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5年
太湖地區稻茬麥免、少耕適用技術的研究及其在全省的開發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8年
江蘇省不同生態類型地區小麥(大麥)高產模式化栽培研究及其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9年
球形芽孢桿菌Bs-10生物滅蚊幼製劑研製及其開發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9年
小麥新品種揚麥5號
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1年
抗病高產優質中秈稻品種揚稻4號的選育及推廣
國家星火科技一等獎
1991年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開發
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3年
壩基滲流場探測中多含水層穩定流混合井流理論與綜合示蹤法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
高產、抗逆、優質小麥新品種揚麥158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
棉花抗蟲基因的研製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02年
兩系法超級雜交稻兩優培九的育成與應用技術體系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4年
優質多抗高產中秈稻揚稻6號(9311)及其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豬鏈球菌病研究及防控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
芽孢桿菌生物殺菌劑的研製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0年
抗條紋葉枯病高產優質粳稻新品種選育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年
資料來源: [21] 
  • 科研項目
截至2012年9月,全院新上項目3459項,主持國家部委項目256項。 [9] 
部分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類別
稻曲病菌有性繁殖過程中交配型基因座MAT1-1互作因子的發掘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
乳酸乳球菌對貨架期杏鮑菇致病相關基因的鑑定及功能解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富氫水抑制呼吸強度延緩獼猴桃採後衰老的生理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HSP90抑制肌內磷脂氧化的作用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青梅中綠原酸酸類物質抗食源性致病菌活性和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綠色生態法制備生物保鮮劑納米銀粒子的酶學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藍莓花青素抑制內皮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的作用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富營養化水體的脱氮過程及漂浮植物的影響
973預研項目
長江三角洲集約農區循環技術集成與示範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規模化種養鳳眼蓮對底棲動物羣落結構的影響及其功能響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鳳眼蓮根際效應對富營養化水體脱氮的作用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豬糞厭氧發酵中砷的形態轉化特徵及其驅動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富營養化水體鳳眼蓮生態修復過程中的磷去向和磷平衡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增施豬糞對水稻土酸化的影響及其驅動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典型納米材料對我國兩種農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羣落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土壤團聚體對致病性尖孢鐮刀菌的作用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資料來源: [22-24]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學術期刊

  • 《江蘇農業科技報》
江蘇農業學報 江蘇農業學報
《江蘇農業科技報》是全國惟一的由省農科院主辦的農業科技報,創刊於1975年5月5日,原名《江蘇農業科技》,由郭沫若題寫報名。1982年改名為《江蘇農業科技報》,四開四版週刊,時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的許家屯撰寫署名文章《當好農業生產的科學參謀》。1997年改為週二刊,2005年1月1日改為四開八版。 [25] 
  • 《江蘇農業學報》
江蘇農業學報》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附有"綜述""、研究簡報"和"科技短訊"等欄目。《江蘇農業學報》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科技核心期刊,並連續多次榮獲全國農業優秀科技期刊學術類一等獎。同時《江蘇農業學報》是《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庫》、《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多個數據庫的統計源期刊。根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8版),《江蘇農業學報》的影響因子為0.895,他引總引比為0.93。 [26] 
  • 《江蘇農業科學》
江蘇農業科學 江蘇農業科學
江蘇農業科學》(月刊)是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管並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每月25日出版。《江蘇農業科學》1973年創刊,設有專論、生物技術、育種栽培與生理生化、植物保護、園藝園林、畜牧獸醫、水產養殖與特種種養、貯藏與加工、質量安全與檢測分析、資源與環境、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農業經濟與管理等欄目。 [27] 
自1994年起,《江蘇農業科學》被評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期刊獎提名獎期刊、中國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江蘇省雙十佳期刊、江蘇省優秀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等。《江蘇農業科學》發表的文章被世界著名的CABI、AGRIS等農業數據庫廣泛收錄,CABI的13種檢索刊物和FAO的《AGRINDEX》收錄了期刊發表的文章。期刊發表的論文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農林文獻數據庫、《中國農業文摘》收錄,全文收錄於“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台灣華藝中文電子期刊數據庫。 [27]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人才培養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學科建設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成立於2001年12月,是江蘇省首家農業類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10年,被國家人社部等部委表彰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13年,經全國博管辦批准,獲得獨立招收博士後資格。 [28] 
2012年,科學院啓動了與國外相關大學聯合招收博士後的工作。先後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泰國農業大學加拿大農業部等聯合招收博士後。 [29-30] 
備註:具體招生專業詳見官網: [30]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月,科學院累計招收博士後137人,出站86人,其中53名優秀博士出站後留院工作。博士後在站期間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劃等項目148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等研究論文320餘篇,申請及獲得授權專利近30項。 [28-30]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文化傳統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標識

  • 院徽
院徽 院徽
釋義:1、綠色稻蕙由葉片抽象組成,有動感和美感,象徵農業;
2、藍色綠色加粗的JAAS象徵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根基是科研,為立院之本;
3、藍色加粗的AA用綠色的稻杆藝術性的連接,具有藝術的抽象美,形成昂揚向上的帆翼,象徵提示,奮進,發展;
4、整個標誌沒有邊框,將象徵科研藍色綠色加粗的JAAS與象徵農業的稻蕙藝術結合,寓意科學與的核心價值理念為:開闊創新,敦本務實,肩負的社會使命是:引領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發展;
5、特別設計的院名專用字體,與院名英文縮寫並舉,易於識別,也體現了中文的文字文化底藴,與標識造型結構統一。
  • 院慶標識
釋義:1、標識以數子“80”為設計元素,突出院慶80週年主題;
2、彩色綢帶,線條流暢,有韻動感,猶如華美樂章,體現了江蘇省農科院的開放創新,不懈追求,攜手超越的精神;
3、七彩漸變的運用,突出了院慶給人帶來的喜悦,預示江蘇省農科院更加輝煌的明天。 [31]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精神

不懈追求,攜手超越
釋義:不懈追求,意為認準方向和目標,敢於直面挑戰,勇於不斷超越,知難而上,堅忍不拔,鍥而不捨,不折不撓,直至成功。
攜手超越,強調團結協作,同舟共濟,凝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必能突破自我,超越發展,戰勝一切困難。
不懈追求,攜手超越,彰顯的是江蘇省農科院人,繼承優良傳統,不畏艱險,勇於開拓,凝心聚力,奮勇向前,不斷攀登科技新高峯的崇高品質和精神追求。 [32]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院長
副院長
黃俊、孫洪武、還紅華、王冉、陳新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王海豔
黨委委員
易中懿、黃俊、孫洪武、王克華、王海豔、還紅華、王冉
截至2023年9月,資料來源: [33]  [40-41]  [43-45]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列入“2021年度全省數字農業農村基地”公示名單。 [35] 
2022年4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細菌創新團隊被授予“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37]  [39] 
2022年4月,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草莓創新團隊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36]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