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背鎮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轄鎮)
編輯
鎖定
江背鎮,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轄鎮,位於
興國縣城東南,319國道、興贛高速貫穿境內
[1-2]
。轄區面積132.4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24萬人(2018年),下轄13個行政村(2019年)
[3-4]
。江背鎮是“江南草蓆之鄉”,是原江西省委書記
楊尚奎的故里
[1-2]
。
2018年,江背鎮工業企業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5家
[3]
。
- 中文名
-
江背鎮
- 別 名
-
江背洞
- 行政區劃代碼
-
360732101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中國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
- 地理位置
-
興國縣城東南
- 面 積
-
132.43 km²(2018年)
[3]
- 下轄地區
-
13個行政村(2019年)
[4]
- 政府駐地
-
江背圩
[2]
- 電話區號
-
0797
- 郵政區碼
-
34100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3.24 萬(2018年户籍人口)
[3]
- 車牌代碼
-
贛B
解放前為江背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八月,設為興國縣第二區(轄原江背、自強鄉)。
1957年1月,江背直屬縣領導。
1958年8月,成立江背公社。
1984年5月,改公社為江背鄉。
江背鎮位置境域
江背鎮地勢地貌
江背鎮屬丘陵地區
[2]
,地勢東、南高,而西、北低
[1]
。境內四面環山,最高的山馬長崬海拔有593米
[2]
。
江背鎮華坪村
江背鎮氣候
江背鎮境內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1]
。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
[2]
。
江背鎮水文
江背鎮境內江背、高寨、來源三河為主要河流,於高寨的搖丘排匯合入江背河,於水溝村匯合入興國東河,流入平固江
[2]
。
江背鎮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江背鎮耕地1.7萬畝,山地面積12.36萬畝
[1]
。
礦產資源
江背鎮境內已探明礦產5種,包括鎢、瑩石、鉀長石和豐富的紅石和黑芝麻石資源
[2]
。
2018年,江背鎮户籍人口32375人
[3]
。
江背鎮糧食作物以
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
席草、
煙葉、
蔬菜、
油茶、
臍橙、
花卉等。畜牧業以生豬和雞、鴨、灰鵝等家禽為主。林木覆蓋率71%,活立木蓄積量19.86萬立方米
[2]
。
江背鎮是席草的重要生產和加工基地,有草蓆廠、製衣廠、電子廠、採石廠、採礦廠等,以及小型水電站2座,年裝機容量155千瓦
[2]
。
319國道自東向西穿江背鎮境內18千米
[1]
。興贛高速公路從華坪、鄭壙穿境而過
[2]
。
江背鎮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時期名為“赤坳”,清朝初期改稱為“江背洞”,又稱“江背洞八坑”。根據縣誌記載,江背鎮的先人80%是從廣東遷來的,因此99%以上都講客家話,境內
客家文化濃郁。江背圩茶文化起源於明朝時期,素有龍崗梅窖擂茶、江背細茶之稱
[1-2]
。
高寨村客家刺繡
江背鎮境內旅遊景點東有青雲山,西有鐘鼓山,遍佈丹霞地貌景觀
[1]
。丹霞地貌有華坪公婆石、穿鼻巖,維妙維俏,已有4部電影電視在此拍攝取景
[2]
。
江背鎮
江背鎮名人有清代一品提督
曹才祿,原江西省委書記
楊尚奎,紅軍長征時期的十八勇士之一、原江西省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的楊尚堃,曾任江蘇省政協主席、南京市市長
周愛民,“魏家三傑”的地道戰專家少將
魏洪亮,正軍職幹部、著有《跟隨周恩來副主席長征》的
魏國祿,武漢市政協副主席魏廷槐
[2]
。
江背鎮有“江南草蓆之鄉”之稱
[1]
。
來源村席草種植基地
- 參考資料
-
-
1.
江背鎮概況
.興國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04]
-
2.
江背鎮
.興國縣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日期2020-08-18]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2019中國縣域統計年鑑(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257.
-
4.
江背鎮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