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Xingguo County),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与宁都县接壤,东南与于都县相邻,南与赣县区相连,西与万安县交界,西北与泰和县为邻,北靠永丰县。 [1]总面积3215平方千米。 [2]兴国县系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兴国县出露地层有红色酸性的土壤,以及黄壤、紫色土,地质断裂构造明显,西部有弧形旋转构造。 [2] [7] [34]地势由东北西边缘逐渐向中南部倾向,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小盆地。 [7]截至2025年5月,兴国县辖9个镇、16个乡。 [31] [37]兴国县人民政府驻潋江镇客家路8号。 [37]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常住人口709846人。 [56]兴国县主要方言为客家话。 [17]
三国孙吴嘉禾五年(236年)析赣县置平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平阳为平固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将原平固县地从赣县划出置兴国县,属虔(赣)州。元属赣州路。明、清属赣州府。 [58]1999年7月,属赣州市。 [1]兴国县是苏区模范县、中央苏区红军县、革命烈士第一县和共和国“将军县” [54],是千年古县、红色故土、中国堪舆文化发源地,孕育了浓厚的客家文化。 [22-23]兴国山歌融汇了中原古风遗韵和赣南客家文化,是中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明珠,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唐代书法家、“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明代勘择十三陵廖均卿,清代礼部侍郎王思轼等是兴国历史上的佼佼者。 [2]
兴国县的农业经济特色主要体现在其“135+N”农业产业体系上。 [48]2024年,兴国县地区生产总值253.55亿元,增长4.5%。 [56]
- 中文名
- 兴国县
- 外文名
- Xingguo County
- 行政区划代码
- 360732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江西省赣州市
- 地理位置
- 江西省中南部
- 面 积
- 3215 km²
- 下辖地区
- 9个镇、16个乡
- 电话区号
- 0797
- 邮政编码
- 342400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人口数量
- 709846 人(2024年末常住人口)
- 车牌代码
- 赣B
- 地区生产总值
- 253.55 亿元(2024年)
- 地理坐标
- 东经115°01′—115°51′,北纬26°03′—26°41′ [1]
名称衍变
播报编辑
兴国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置平固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为名,改称“兴国县”。 [2]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秦,兴国县地属九江郡。
西汉,改九江郡为淮南国,析淮南国置豫章郡。兴国属豫章郡下设十八县之一赣县的辖地。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析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县隶属于庐陵郡,兴国地仍属赣县管辖。
吴嘉禾五年(236年),置平阳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平阳县改平固县。太康三年(282年),废南部都尉置南康郡,平固县属南康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南康郡为南康国,平固县隶属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赣县为南康县,并将平固县并入南康县。大业三年(607年),南康县复改称赣县,隶南康郡。
唐武德五年(623年)置虔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南康郡。乾元元年(759年),复为虔州。赣县隶虔州,兴国地属赣县管辖。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赣县七乡及庐陵、太和县部分地区置兴国县,县治设潋江镇,属虔州。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虔州改称赣州。
元,兴国县属赣州路。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兴国县直属省。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属江西省赣南道。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兴国县直属省。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兴国属江西省第九行政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后,兴国属第八行政区。
1949年9月,兴国县人民政府成立,驻潋江镇,属瑞金专区。1950年,属赣西南行政区宁都专区。1952年8月,撤销宁都专区,隶属赣州专区。1954年6月,赣州专区改称赣南行政区,隶属赣南行区。1964年5月,隶属赣州专区。1970年2月,隶属赣州地区。1999年7月,撤销赣州地区设省辖赣州市,兴国县属赣州市。 [1]
自然地理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兴国县地处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与宁都县接壤,东南与于都县相邻,南与赣县区相连,西与吉安市万安县交界,西北与吉安市泰和县为邻,北靠吉安市永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01′—115°51′,北纬26°03′—26°41′之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1.5千米,总面积3215平方千米。 [1]
兴国县
气候
兴国县系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8.8℃,日照1926.5小时,降雨量156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1515.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4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7]
地质
兴国县境内地质以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为主,断裂构造明显,西部有弧形旋转构造。 [34]
地形地貌
兴国县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局部有中山、低山,属江西的山区县。雩山支脉绵延全境,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丘陵亘绵。南部最低处是龙口乡睦埠村,海拔127.9米;北部最高处为枫边乡大乌山,海拔1204米;东部、西部高山,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势由东北西边缘逐渐向中南部倾向,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小盆地。 [7]
水文水利
- 水文
兴国县内河流主要属赣江贡水支流的平固江水系,以及孤江、良口河、梅江、云亭河,共五大水系,干流788.6千米。 [7]
- 水利
兴国县编制了全县水网规划,按水系和地形情况,将全县分为平江水网、孤江水网、良口河水网等3个水网,以河道为脉络,以水库水源为节点,利用现有水系,人工延伸渠道、供水等管网,组建完善的水资源分配网,2023年,兴国县谋划了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治理三大类项目,总投资105.05亿元,有序实施了中型洋池口水库、小型崇胜水库、孤江防洪治理、长龙水库应急备用水源、长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全县2023年度全县用水户用水计划,实现了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完成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设施建设5个,完成了9个小型灌区、279个农饮工程取水许可证办理。 [32]兴国县目前注册的大中小型水库共计64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1座,小型62座。 [33]
土壤
兴国县出露地层有第四系、震旦系、寒武系、紫色页岩与第四纪红土等,山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红色酸性的土壤,以及黄壤、紫色土。 [34]
自然灾害
兴国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寒灾、干旱、冰冻。暴雨主要发生在4月至6月,每年8月,在台风影响下,也会出现暴雨。 [1]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土地资源
兴国县土地总面积428万亩,其中山地336万亩,耕地47万亩。25度以下的缓坡山地20多万亩,均适宜果业开发;紫色页岩面积4.1万亩,适宜发展烤烟生产。
2022年,兴国县共有林地面积369.8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36%,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0.13万亩。 [24]
矿产资源
兴国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就有25种,矿床矿化点160余处。主要矿种有金、钨、稀土、铅锌、铌钽、铀、铁、硫铁、莹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石、硅石、水晶、高岭土、钾长石、泥炭、水海石、软玉、石棉、煤、矿泉水等,其中莹石储量和品位在中国居重要地位,石灰石、花岗石储积量均居江南县市之首,瓷土储积量居华东之冠,高岭土储量高达2000万吨。 [7]
水资源
兴国县水资源总量76.3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密布,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3条,主要干流788.6千米,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23千米。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6.8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29162千瓦,全部开发年发电量可达1.02亿度。另外,全县还有10万亩优质水面。 [7]
2022年,兴国县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100%。 [24]
生物资源
- 植物
兴国县森林覆盖率为72.2%,木材蓄积量29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880多万根。林木常见树种有384种,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用材林。主要有杉树、松树、樟树、枫树、泡桐、木荷、榕树、黄檀、毛竹等数十种。二是经济林。主要树种有油茶、茶叶、板栗、山苍子、山桐子、乌桕等十多种。三是薪炭林。主要有马尾松、白栎、青皮木等。此外,还有银杏、楠木、福建柏、花榈木等珍贵稀有树种。 [7]主要有野茶树、三尖杉、天竺桂、半枫荷、竹柏、檫树、猕猴桃、苏铁、福建柏、红豆杉、油茶树、油桐树、乌桕树、山苍籽、松、杉、樟、檫、木荷、枫、杨、栎、柏、杨、棕、黄檀、泡桐、毛竹、篁竹、桂竹、小山竹、杨梅、酸枣、杜梨(樟梨子)、山荔枝、君迁子(野柿)、石榴、毛粟、林禽子、猕猴桃、乌桐子、凿子、莼菜、竹笋、黄花菜、蕨菜、蘑菇、地衣、山木耳、薄荷、紫苏、金银花、菖蒲、骨碎补、香附子、夏枯草、白头翁、土茯苓、麦冬、南枸杞、菊花、五加皮、海金沙、鱼腥草、天冬、百部、野黄芪、野党参、黄精、天南星、青木香、杜鹃花、野菊花、野桂花、山茶花、落桷花等。 [36]
- 动物
兴国县内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白鹇,以及三有保护动物小麂、果子狸、山斑鸠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 [35]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名称 | 区划代码 | 乡镇(街道)数量 | 下辖政区详情 |
兴国县 [37] | 360732 | 9个镇 | 潋江镇、江背镇、古龙冈镇、梅窖镇、高兴镇、良村镇、龙口镇、永丰镇、城冈镇 |
16个乡 | 兴江乡、樟木乡、东村乡、兴莲乡、杰村乡、社富乡、埠头乡、隆坪乡、均村乡、茶园乡、崇贤乡、枫边乡、南坑乡、方太乡、鼎龙乡、长冈乡 |
政治
播报编辑
人口
播报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常住人口70984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6072人,乡村常住人口363774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8%;出生人口5264人,死亡人口5841人,人口出生率7.39‰,人口死亡率8.2‰,自然增长率-0.81‰。 [56]
民族
兴国县有汉族和畲、蒙古、回、藏、苗等21个少数民族。 [51]
方言
宗教信仰
兴国县汇聚了道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等多种宗教流派。 [27]
- 道教
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一位年轻俊朗的道士,从广州起程,越南岭,进赣南,溯贡水,入平固江,下船登岸后来到县城瑶冈下的治平观。这位年轻道士便是鼎鼎大名的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葛洪在兴国瑶岗白天布道、炼丹、给人看病、刮痧,晚上挑灯编撰《抱朴子》。葛洪与兴国的士大夫讨论道教义理,传播敢于“疑古”,反对“贵远贱今”,强调创新的思想观念,同时将《抱朴子》中的要义首先传授给了兴国人。 [49]
- 佛教
普惠寺位于兴国县潋江镇南门居委会四组25号,占地面积964平方米。
据同治《兴国县志》载,普惠寺始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年),原名“西禅胜地”,元末被毁,明洪武十四年(1371)重建,更名“普惠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1957年、1985年修茸。普惠寺是兴国县的重点开放佛教寺宇,在省内外及港澳地区有较大影响,宗教活动正常。 [50]
- 基督教
2020年9月16日,兴国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带领调研组先后来到县城普惠寺、基督教蒙恩堂和长冈乡灵山寺、冰心洞等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工作调研。 [52]
- 天主教
2021年,兴国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带队先后到普惠寺、大圣寺、普度庵、唐灵寺、普济寺、天主教堂、福清寺等宗教场所实地走访调研,并看望宗教界人士。 [53]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兴国县地区生产总值253.55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9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75.4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38.2亿元,增长3%。三次产业结构为15.7:29.8:54.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1%、54.3%、35.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5.7亿元,增长6.2%。 [56]
2024年,兴国县城镇新增就业413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192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076人,其中省内转移2721人。帮扶困难就业人员572人,青年见习人数2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效控制在4.5%以内。 [56]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兴国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5%;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7%,工业投资下降3.7%,工业技改投资下降36.9%。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增长6.5%,设备工器具购置下降6.8%,其他费用增长24.7%;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投资增长20.1%,扩建项目投资增长65.6%,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下降46%。
2024年,兴国县房屋施工面积144.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3%;房屋竣工面积15.66万平方米,下降12.8%;商品房销售面积44.16万平方米,下降9.5%;商品房待售面积0.51万平方米,增长82.1%。商品房销售额19.93亿元,下降14.2%。 [56]
财政
2024年,兴国县财政总收入25.74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2亿元、增长3.5%,其中地方税收收入6.69亿元,下降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9.7%。分税种看,增值税2.2亿元,下降8.7%;企业所得税0.74亿元,增长50.9%;个人所得税0.13亿元,下降28.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18亿元,增长23.1%,其中教育支出18.2亿元,增长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6亿元,增长25.4%;城乡社区支出1.74亿元,下降39.4%。 [56]
第一产业
2024年,兴国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0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1%。粮食播种面积85.46万亩,增长1.6%。油料播种面积8.58万亩,增长20.4%。其中油菜籽4.55万亩,增长18.5%。蔬菜播种面积19.59万亩,下降2.9%。
2024年,兴国县粮食总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产3.4%。油料产量1.37万吨,增产18.5%。其中油菜籽3878.8吨,增产21.7%。蔬菜产量49.98万吨,增产3.4%。烟叶产量1508.85吨,减产16.4%。茶叶产量789.49吨,增产2.7%。水果产量10.15万吨,减产6.0%。其中脐橙产量8.81万吨,减产5.5%。
2024年,兴国县肉类总产量5.53万吨,比上年下降21.0%。其中猪肉产量3.68万吨,下降25.1%;牛肉产量0.23万吨,下降15.6%;羊肉产量0.015万吨,增长15.9%;禽肉产量1.61万吨,下降10.7%。年末生猪存栏25.25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3.9%;生猪出栏44.31万头,比上年下降25.4%。
2024年,兴国县水产品产量2.9万吨,比上年增产2.8%。其中鱼类2.72万吨,减产2.5%。水产品养殖面积63000亩,与上年持平。渔业从业人员18781人,下降0.1%。 [56]
第二产业
2024年,兴国县全部工业增加值61.8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1.1%,制造业增长1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工业用电量3.51亿千瓦时,增长5.3%;工业税收13.15亿元,增长1.3%;工业增值税3.19亿元,下降10.7%。
2024年,兴国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分产业看,首位产业(含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及配套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57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营业收入27.5%,增长0.9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8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营业收入25%,下降5.6个百分点;黄金珠宝首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43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营业收入20.2%,增长8.7个百分点;食品加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4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营业收入15.7%,下降3.6个百分点。
2024年,兴国县能源消费总量79.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8%;单位GDP能耗0.31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5%。
2024年,兴国县建筑业增加值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建筑业总产值26.48亿元,增长16.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14亿元,增长6.2%,占建筑业总产值的79.8%;安装工程产值2.48亿元,增长577.6%,占6.4%;其他产值2.87亿元,下降17.6%,占10.8%。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共82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其中一级总承包企业3家,二级企业56家,三级及其他企业23家。 [56]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4年,兴国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92亿元,增长1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7.7%;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3.37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0.2%。
2024年,兴国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4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利润总额0.17亿元,下降70.5%。分行业看,十个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下降2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84.5%,房地产业下降17.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7.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0.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8.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0.9%,教育业增长553.8%,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下降13.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38.5%。
2024年,兴国县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26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5%;接待红色旅游人数1474.66万人次,增长25.6%。旅游综合收入272.24亿元,增长35.7%;红色旅游收入176.95亿元,增长32.1%。
2024年,兴国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06884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2399户。 [56]
国内贸易和个私经济
2024年,兴国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3.39亿元,增长16.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34亿元,增长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7亿元,增长123.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8.51亿元,增长18.3%;餐饮收入5.20亿元,增长6.6%。按类值分,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9.8%,饮料类增长34%,烟酒类增长7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1%,化妆品类增长4.1%,金银珠宝类下降36.6%,日用品类增长1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6%,中西药品类增长1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2%,家具类增长48.9%,通讯器材类增长1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41.5%,汽车类增长10.1%。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个体工商户38942户,比上年末增长2.2%,本期登记4297户,本期注销3457户;全县私营企业7404户,增长2.9%,其中独资企业890户;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864户,比上年末减少156户。 [56]
对外经济
2024年,兴国县货物进出口总额为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总额8.3亿元,增长15.7%。
2024年,兴国县实际利用外资37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7.6%;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51.98亿元,增长11.5%。 [56]
金融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67.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各项贷款余额372.64亿元,增长11.2%;存贷款比为79.7%,比去年降低0.67个百分点。 [56]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75所,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6所,初中28所,小学20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学校2所、幼儿园131所。在校学生150981人,其中,高中19707人,职业高中6167人,初中32179人,小学62839人,特殊学生345人,幼儿20113人。在校教职工11826人,其中小学4642人,初中2500人,高中(含完高)222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414人,职业高中346人,幼儿园1638人,特殊教育65人。校园占地面积385.8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3.83万平方米。普通高考录取10223人,其中提前本科45人,本科批次4684人。 [56]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共有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个,全年组织大型文艺活动12场次,送戏下乡演出230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02场次。图书馆1个,有藏书24万册。博物馆5个,文物藏品13547件(套),参观人数80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个,电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 [56]
医疗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共有卫生机构933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院25个,村卫生室80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共8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642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33人,注册护士2896人。卫生机构床位4229张。 [56]
环保
2024年,兴国县共有林地面积356.62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4%,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9.93万亩。全县已建成均福山、园岭2个省级森林公园,面积6.8万亩。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面积4.94万亩。已批复待建设省级地质公园1处,面积9.87万亩。 [56]
2024年,兴国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6天,优良率达到100%,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PM2.5为1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100%。 [56]
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24年,兴国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11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3元,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14:1,比上年缩小0.05。
2024年,兴国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29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87元,增长7.4%。 [56]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36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679448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9.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4万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8.53万人,增加0.1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11万人,减少0.5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2.14万人,增加0.0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62万人,增加0.0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9.22万人,减少0.07万人,领取待遇人员11.52万人,增加0.4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46万人,增加0.64万人。共有32965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居民31260人,城镇居民1705人,共有敬老院20个,民办养老服务机构5个。 [56]
交通
播报编辑
综述
截至2024年末,兴国县公路总里程44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46公里,铁路88公里,国道153公里,省道149公里,县道455公里,乡道698公里,村道2845公里。年末全县汽车保有量12.35万辆,比上年末增加0.66万辆。 [56]
2024年,兴国县共完成客运量93.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5%;旅客运输周转量5693万人公里,下降21.7%。 [56]
公路
铁路
兴国区坐拥319、238、356三条国道主干线,以及泉南、兴赣及其北延高速公路,加之京九铁路、兴泉铁路与赣深高铁的开通运行,使得从兴国至深圳的旅程缩短至仅需2.5小时。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列永磁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已顺利挂线运行。至此,“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格局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南北贯通、东西互联、铁海联运、客货并重的综合交通体系。 [28]。
兴国西站位于兴国县永丰镇荷岭村,站房建筑面积5996平方米,站台规模为2台4线。
公共交通
2023年,兴国县拥有1个客运站。该客运站是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占地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850平方米,设计年度的日旅客发送量为12496人次。 [39]
人文
播报编辑
综述
兴国县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6处,县级保护单位36处,还有438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 [43]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十七大类计370个子项目,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1项、省级保护名录6项、市级保护名录10项、县级保护名录76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17人,县级传承人39人。 [44]
兴国站位于兴国县潋江镇兴国大道站前北路,站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站台规模为2台8线。
饮食
黄元米果 [41] | 黄元米果早在明朝政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可以经受炒、蒸、煮、炸,各种京任技法考验。 | |
兴国鱼丝 [40] | 兴国鱼丝是兴国县别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它嫩滑鲜美、柔韧可口、贮存方便,既可居家食用,又可馈赠亲友。 | |
兴国红薯干 [41] | 茶园倒蒸番薯干是兴国县的一道特色美食,源于清官海瑞在兴国当县令时期,古法“倒蒸”,两蒸两晒,色如琥珀,香甜软糯,食不粘牙。 | |
兴国咸鸭蛋 | 永丰咸鸭蛋以油汁饱满,口感软糯,是端午不能不尝的一道美食。 | |
兴国黄酒 | 赣南客家糯米酒,俗称黄酒,客家糯米酒,不但颜色清,口感好,而且不冲脑。将红枣、红糖、生姜、土鸡放入糯米酒中煲,是客家妇女坐月子的上好补品。 |
习俗
- 端戏
端戏俗称蚊帐戏,设备简单,只需戏箱一只,戏架子一个。戏箱上扎有铜锣、小鼓、大钹等乐器,演奏者主要是用脚来操纵它们,而双手则要腾出来操纵两个甚至多个木偶。表演者吹打唱样样齐全,器具主要有唢呐、鼓、小锣、大钹、铜锣、木偶,表演时原则一个人,也可两人。
- 六畜灯
每年春节,茶园各村坊都有打灯队伍,外出打灯贺新春。中团的十古龙、河背的龙灯、富足的船灯,还有筦龙灯,而全坑的六畜灯则最负盛名。舞六畜灯,是王屋人祖先从中原地区带来的一种祭祀庆祝仪式,传入茶园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从年初一到元宵节,全坑王屋的六畜灯队就会到各村场舞灯,六畜灯舞呈现“天”、“下”、“太”、“平”这四字造型,寓意天下天平,给人们祈福。 [42]
其他文化
- 文物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保护级别 | 类别 | 参考资料 |
---|---|---|---|
第二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筑 | [21] | |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
“永镇江南”题额 | 第三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石刻 | [21] |
红军总医院院部旧址 | 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凤岗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中共苏区中央局坝南军事会议旧址 | 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茂源关西流芳牌坊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筑 | [21] |
陈奇涵故居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第三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萧华故居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军团部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中央兵工厂特务连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中央兵工厂杂械厂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茶岭红军军医学校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红一方面军白石军事会议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高多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白石红四军军部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红一方面军约溪会议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方石岭战斗指挥部旧址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近现代重要史迹 | [21]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轮唱、“三打铁”等各种形式,基本格式为七言四句,每首歌开头一句“哎呀嘞”,结尾一句“同志哥”(或心肝妹)相呼应为其最大特征。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卷。保护、研究、解读兴国山歌,发掘其精华,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9]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综述
兴国县境内有“赣南小庐山”之称的均福山森林公园,风景奇特的灵山冰心洞以及丹霞湖等风景区。 [29]
主要景点
- 宝石仙境风景区
- 太平岩溶洞
- 灵山冰心洞风景区
灵山冰心洞风景区,距兴国县城10千米,与丹霞湖相邻。灵山海拔461.2米,原名“玉山”,因山岩中有金观音、金香炉各一座,“求神甚灵”而更名“灵山”。景区内有竹笋峰、仙桃峰、蛤蟆石、芒锤石等奇峰异石;狮子岩、读书岩、仙女潭、角石寨、猴哥寨等人文景观;清静观、三官殿、亲光寺、三皇宫等寺观。
- 均福山森林公园
均福山森林公园,位于兴国县城西北48千米处,平均海拔800米,有林地1404.6公项,森林覆盖率达78%。主要景致有:方石岭、龙下瀑布、千年古杉、书泉、唐代石香案、抗元英雄文天祥题匾“永镇江南”、吞吻、铁瓦、大乌山寺、覆苟古寺等。
对外交流
播报编辑
2023年7月,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合作,与泰和县市场监管局经协商就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优化营商环境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签订了《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联动合作协议》。 [30]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兴国著名人物古有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宋代理学诗文家李潜、李卿、李仆父子兄弟七进士,明代史学家吕复,钦天监灵台博士廖均卿,清雍正重臣礼部侍郎王思轼,近有美国决策科学会议主席、泛美大学教授李电白博士,美国加州州立科技综合大学终身教授范新亚以及著名史学家、目录学家姚名达等。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人。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号小钟,始创行楷秀丽体。景龙年间参与平定韦氏乱,功拜中书令,封越国公,赠太子太傅,绘像列祀将相功臣“凌烟阁”。
邹复胜(1837年—1900年),原名自福,字云松,兴国人。以军功获一品顶戴,赏戴双眼花翎,诰授建威将军。光绪九年任越南等处洋务督办,次年中法战争爆发,与广西提督冯子材一起大破法军于镇南关,取得清末中外战争的首次大捷。
李占椿(1839年—1919年),号寿庭,兴国人,参与平捻、平回、与太平军作战,积军功官居一品,任两广总督,率自强军随刘铭传收复台湾。中日甲午海战后,日寇取道山东攻北京,李占椿率兵15营北上勤王,挫败了日寇阴谋。
陈奇涵(1897年—1981年),兴国县五里亭乡人。1919年入韶关滇军讲武堂分校学习。曾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队长、连长、政治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姚名达(1905年—1942年),字达人,号显微,兴国人。北京清华国学院毕业,中国目录学、史理学创始人,著《目录学》等书16部。抗日战争期间任江西中正大学教授,组织师生战地服务团,亲赴前线,在新干县与日寇搏斗中英勇牺牲。
[26]
重要荣誉
播报编辑
1934年1月27日,兴国县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授予“模范县”的光荣称号。 [45]
2010年,兴国县山歌艺术节获得了国家文化部群星奖。 [46]
2020年6月30日,兴国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3]8月,兴国县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4]10月20日,兴国县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5]12月2日,兴国县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6]
2021年8月20日,兴国县被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14]11月3日,兴国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5-16]
2023年,兴国县被评为2022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县荣誉称号。 [47]
2025年4月,兴国县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