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鎖定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下設化學系、化學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和化學化工實驗中心;現有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湖北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立項建設專業、校級品牌專業。本院現有在校生1000餘人,經20餘年的建設,已形成了“寬口徑,重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多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所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武漢市及湖北省化工領域的一支重要技術力量。
中文名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創辦時間
2009年5月
所屬地區
湖北省
屬    性
大學
現任校長
李忠銘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規模

江漢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校級重點學科。2009年5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湖北省化學研究院併入江漢大學,大大加強了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的科研、教學力量。目前,已擁有4個國家級與省級重點產業化基地、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擁有應用化學、工業催化、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等碩士學位點和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目前本學科在精細化工新材料開發與應用方面形成科研特色,是國家和湖北省化工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與開發、中試與工試和產業化示範的重要依託基地。現有電子化學品化學與應用、光通信與顯示化學材料技術、工業催化、化工清潔生產工藝等穩定的研究方向,並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成就

近5年,承擔國家及省市級科研項目46項,科研總經費2000餘萬元人民幣;出版專著、教材6部,發表科研論文400餘篇,其中SCI、EI等收錄34篇;獲得省級科技成果5項,省級教學成果2項;獲得國家專利30餘項,科技部等部委批准的國家級重點新產品12個,主持制定國家標準4個,取得直接經濟效益10.2億元。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2人,兼職教師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7人,講師19人,高職高級工程師2名,研究員12名。專職教師中有博士學位教師20人,佔教師總數的38.5%。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實力

在武漢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江漢大學積極開展實驗室建設,學院現有實驗室總建築面積5800M2,擁有800元/台(件)及以上的教學儀器設備1162台(件),總值1080萬元。分析測試中心是武漢市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目前擁有比較完備的分析檢測儀器設備,現擁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熒光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電子拉力機、綜合熱分析儀、示差掃描量熱儀,激光粒度分析儀,凝膠滲透色譜儀等大型分析測試儀器,可為化學化工、環境、材料、生物醫學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支撐。同時,為了保證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學位辦的支持下,組建了江漢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創新基地,建成20餘間具有通風櫥、空調、實驗台等實驗研究基本條件的研究室,配有有機合成、物質分離和基礎分析測試等儀器設備,可作為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實驗室。2008年9月武漢市在江漢大學設立“武漢市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研究基地”,現已建成省內最大、用於廢氣處理技術研究的5000M3/h廢氣源工程裝置和試驗系統。
學院以化學工程與環境工程交叉領域的應用研究為主要特色。結合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開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高效利用等方向的研究,已形成化工過程污染治理、綠色化學工藝、清潔生產技術集成與服務等重點研究方向。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榮譽

學院先後被湖北省高工委評為“湖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學習許志偉先進集體”;被市總工會授予 “五一勞動獎狀”和“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被市教育工委授予 “武漢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武漢市教育戰線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1] 
2021年6月,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被授予“武漢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陳恆初
副院長:林雨露
副書記:邱紅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