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底四橋

鎖定
江底四橋位於江底古鎮,江底古鎮是昭通市最南端的一個小村,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曲靖會澤縣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縣的“兩省三地市三縣”結合部,距離縣城駐地僅30公里,是昭通市的南大門。
隨着經濟的發展,渝昆高速的通車。2015年江底第五橋——牛欄江特大橋呈現在人們面前。這也標誌着江底四橋成了名副其實跨越古今的“江底五橋”。
中文名
江底四橋
地理位置
雲南省昭通市江底古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永安橋
江底特大橋
牛欄江特大橋

目錄

江底四橋簡介

江底古鎮是昭通市最南端的一個小村,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曲靖會澤縣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縣的“兩省三地市三縣”結合部,距離縣城駐地僅30公里,是昭通市的南大門。從古至今,這裏都是中原進入雲南腹地的交通要塞,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又稱朱提道)”,都途徑江底,諸葛亮南征和兩晉用兵亦取此道,咽喉川滇的江底古鎮還是“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因而歷史久遠,開化較早。

江底四橋建築歷史

第一橋,鐵索橋。清朝中後期,朱提山大興銀礦60餘載,交通運輸日見頻繁,對跨江大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朝廷專撥銀兩,在古代官橋基礎上修築江底大橋。智慧的工匠們
結合當時的建橋工藝,建成了這座聞名遐邇的鐵索橋。江底鐵索橋也叫“永安橋”,竣工之初雲貴總督錫良曾題書一聯:“橋橫鐵索千年永,河匯金沙萬里來”,刻石置於魯甸方橋頭,寄託了美好的祈盼與願望。
鐵索橋 鐵索橋
第二橋,鋼樑橋。建於民國時期。2007年,江底村民自籌資金新鋪橋面,恢復兩岸民用車輛過往。第三橋,雙曲拱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為溝通南北公路交通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鋼樑橋 鋼樑橋
第四橋,江底特大橋。屬昭待高等級公路大橋,建成於2007年12月,橋高125米,距江面168米,跨徑600米,建成時稱“亞洲第一高公路橋”。
江底特大橋 江底特大橋 [1]
第五橋,牛欄江特大橋。牛欄江特大橋位於雲南曲靖市會澤縣與昭通市魯甸縣接壤交界處,全長765米,主墩高130米,主跨190米,橋面距橋面180米,成為雲南省同類型最高的連續剛構橋
牛欄江特大橋是一座技術含量很高的剛構橋,由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橋一改國內連續剛構橋樑施工傳統的“先邊後中”合龍施工方法,創造性採用“先中跨合龍,後邊跨合龍”的施工方法。新的施工方法雖增加了工程難度和施工風險,但能有效避免大跨連續剛構橋樑主跨下撓的病害。
由於址地形地質複雜,跨越原有的G85高速公路,技術難度高。大橋於2013年8月6日開挖樁基到2015年8月6日合龍,僅用兩年時間,比原計劃提前5個月,成為雲南高速公路建設速度最快的橋樑。
牛欄江特大橋 牛欄江特大橋
此外,在距離江底古鎮4公里遠的貴州省威寧縣邊界內,隨着國道213線改道,上世紀90年代修通了另一座跨江大橋,使江底古鎮形成了多橋的奇特景觀。
江底因地處牛欄江峽谷底緣而得名,這裏兩岸羣山巍峨對峙,壁立千仞,讓人感到陽剛和粗獷,而從昆明市尋甸縣一路流淌下來並穿境而過的牛欄江,又讓人感到陰柔和浸潤,“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把剛與柔、險與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無盡的遐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