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市鎮

鎖定
江市鎮,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地處洪江市西南部,東與黔城鎮相連,南與會同縣馬鞍鎮接壤,西抵託口鎮,北與沅河鎮、巖壠鄉毗鄰,距洪江市城區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94.89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江市鎮户籍人口為21259人。 [5] 
民國時期,屬江市鄉;1984年11月,由江市鄉改為江市鎮。 [1]  截至2020年6月,江市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老團村。 [1] 
截至2019年末,江市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5] 
中文名
江市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
地理位置
洪江市西南部
面    積
94.89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老團村
電話區號
0745
郵政區碼
4181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湘N
人    口
21259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江市鎮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江市鄉。
1949年10月,屬黔陽縣四區。
1955年,屬黔陽縣託口區。
1956年6月,設江市鄉。
1958年10月,改為江市公社。
1984年3月,由江市公社改為江市鄉;同年11月,由江市鄉改為江市鎮。 [1] 

江市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轄江市街1個社區,暴木溪、申坳、竹灘、嶽溪、紅蓮、龍尾、裏坪、雙龍、翁坡、老團、板栗灣、荊竹、蔣公溪13個行政村;下設4個居民小組、16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江市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江西街社區、龍尾村、老團村、竹灘村、申坳村、裏坪村、雙龍村、嶽溪村、暴木溪村、紅蓮洑水村、青山園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老團村。 [1] 

江市鎮地理環境

江市鎮位置境域

江市鎮地處洪江市西南部,東與黔城鎮相連,南與會同縣馬鞍鎮接壤,西抵託口鎮,北與沅河鎮、巖壠鄉毗鄰,距洪江市城區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94.89平方千米。 [5] 
江市鎮

江市鎮地形地貌

江市鎮地處沅水上游南北岸,地勢南北高,東西低;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最高點大尖界,位於翁坡村東部邊境,海拔800米;最低點位於龍尾村沅水河邊,海拔180米。 [1] 

江市鎮氣候

江市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温潤氣候,氣候温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年降水量1310—1550毫米之間。

江市鎮水文

江市鎮境內河道屬沅水水系;最大河流為沅江,從託口至黔城,流經境內申坳村、竹溪村、暴木溪村、板栗灣村、嶽溪村、老團村、紅蓮村、裏坪村、龍尾村,全長25千米,流域面積7.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500立方米/秒。 [1] 

江市鎮自然資源

2011年,江市鎮有耕地17611畝,人均0.8畝;林地96271畝。 [1] 

江市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總人口有2113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28人,城鎮化率5.8%;另有流動人口7434人。總人口中,男性10145人,佔48%;女性10991人,佔52%;14歲以下3518人,佔16.%;15—59歲14429人,佔68.3%;60歲以上3189人,佔15.1%;以漢族為主,達20713人,佔98%;有侗、苗2個少數民族,共423人,佔2%。2011年,江市鎮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4.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1人。 [1] 
截至2017年末,江市鎮常住人口為13791人。 [3] 
截至2018年末,江市鎮户籍人口為21839人。 [4] 
截至2019年末,江市鎮户籍人口為21259人。 [5] 

江市鎮經濟

江市鎮綜述

2002年,江市鎮完成國税2.5萬元,鎮財政總收入70.45萬元,農民可支配收入1482.5元;鄉鎮企業已達70家,從業人員1560人,總產值2800萬元。
2011年,江市鎮財政總收入318.3萬元,比2010年增長10%,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人均財政收入150.6元,比2010年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4150元。 [1] 
截至2018年末,江市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4] 
截至2019年末,江市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5] 

江市鎮農業

2002年,江市鎮農業總產值達3669萬元;糧食總產量7331噸,油料685噸,其中油菜籽627噸,柑桔3374噸;西瓜種植面積5200畝,產量達7864噸。至2002年底,江市鎮生豬存欄5650頭,出欄11365頭,家禽出籠25萬羽,水產品158噸。
2011年,江市鎮農業總產值9427萬元,比2010年增長2%,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45%。江市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江市鎮生產糧食8900噸,人均421千克。江市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橘、油菜等。2011年,江市鎮柑橘種植面積4752畝,產量3120噸;油菜種植面積6930畝,產量305噸。江市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江市鎮生豬飼養量12800頭,年末存欄7600頭;羊飼養量3512只,年末存欄750只;家禽飼養量20萬羽。 [1] 

江市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有商業網點124個,職工152人。2011年,江市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121萬元,比2010年增長11.6%;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100萬元。 [1] 

江市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8747萬元,比2010年增長18.8%;各項貸款餘額4743萬元,比2010年增長13.8%。 [1] 

江市鎮郵電業

2011年,江市鎮郵政業務收入為4.1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48萬元。 [1] 

江市鎮社會事業

江市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6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7所,在校生955人,專任教師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59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1] 

江市鎮科技事業

2002年,江市鎮有科協組織4個,實施了板栗、精品西瓜、南風蜜桔等6個科技項目。

江市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建築面積666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3個,建築面積260平方米,藏書84000冊。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有線電視用户數為3086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1] 

江市鎮醫療衞生

2002年底,江市鎮有教職員工201名,在校中、小學生3054人。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13個;設病牀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4張;專業衞生人員49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江市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000人次,出院病人1280人次,病牀使用率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0000人,參合率95%。 [1] 

江市鎮社會保障

2011年,江市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47户,人數57人,支出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8%,月人均175元,比2010年增長1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49户,人數633人,支出17.6萬元,比2010年增長32.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2.6萬元,比2010年增長25.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2人,支出12.3萬元,比2010年增長14.5%;城市醫療救助36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32人次,共支出4.6萬元,比2010年增長5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5.2萬元,比2010年增長13.3%;有村級敬老院1家,牀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16人。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萬人,參保率85%。 [1] 

江市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郵政網點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5千米,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户1040户,電話普及率17.9%;移動電話用户85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40%;寬帶接入用户453户。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擁有500千伏變電站1座。 [1] 

江市鎮交通

江市鎮有枝柳鐵路、209國道過境。截至2011年末,江市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有村組公路42條,總里程達240千米, [1] 

江市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江市鎮因昔日江西人在此經商,其所駐街道稱為“江市”,故名。 [1] 

江市鎮風景名勝

江市鎮有雙龍休閒山莊、雙龍溪漂流、康溪洲、桐油洲、烏雲坡水庫、江市沅江特大橋等景點。

江市鎮地方特產

江市鎮名優特農產品有南豐蜜橘,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葛根。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餘長明、段林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12:3006-3007.
  • 2.    江市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5]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372.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383.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