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

鎖定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是宋代詞人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上片主要寫景,下片轉入描寫美人。全詞通過抒寫詞人在一個雨霽月朗的良宵,有美人相伴,飲酒聽歌的歡娛情景,表現了他暫時放浪形骸,陶情風月的曠達情懷。
作品名稱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出處
《東坡七集》
文學體裁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作品原文

江城子
墨雲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鈎。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華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1]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註釋譯文

①巫山:此暗指美人。用巫山神女與楚襄王相會的故事。
②酒新篘:新漉的酒。過濾酒。
③月華羞:美人笑臉盈盈,顧盼生輝,使姣好的月亮都自愧弗如。
④歌扇縈風:(美人)翩翩舞扇招來徐徐清風。
⑤“試問”三句:化用杜牧詩意,杜有詩曰:“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蘇軾以酒色自娛來解嘲,似乎自己放浪形骸,忘懷一切,其實不過是苦中作樂。
譯文:
墨雲拖着陣雨剛從西樓上空飄過,雨後的流水濤濤向東奔流,隨着雲煙收斂,柳外的殘陽變得更紅更亮,那脈脈的斜暉返照在簾櫳的銀鈎之上,熠熠輝耀,彷彿點點碎金在躍動。今宵這般勝景中又有着巫山神女般的美人,未凋的鮮花,新漉的美酒。
她微笑時星星般的的明眸轉盼流光;她害羞時半遮着面龐像彩雲掩着明月;她手捧酒杯頻頻向我敬酒,令人陶醉;她輕歌曼舞,手中的扇子隨着節拍而揮動,帶來縷縷清風,吹散了凝結在我心中的愁雲。試問江南的父老,誰能像我這樣灑脱,欣賞美人,醉酒當歌於揚州。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作品鑑賞

隨着時間的推移,依次寫出傍晚帶雨的烏雲在樓頭灑落一陣驟雨之後又飄往他方。水向東流,雲收霧斂,夕陽映柳,風吹簾動。這意象紛呈又氣脈連貫的景色,組成了一幅幅動態的畫面,令人美不勝收,加之鮮花美酒,使詞人情不自禁地讚歎這良辰美景。又用“巫山”為美人的出場作了鋪墊。
從“美人”起五句都是刻畫美人的情態,這是一個明眸如星、巧笑顧盼、翩若驚鴻、輕歌曼舞的美麗形象,她的舞扇帶來的縷縷清風,吹散了凝結在詞人心頭的愁雲。最後三句化用杜牧詩句,似乎自己已沉醉於酒色美景,忘懷一切了。用反問句,流露了他心頭的苦悶。詞人固然度過了一個良辰美景,暫時忘掉了一切,但前不久在潁州因久雪百姓飢餓自己徹夜不眠,到揚州後吏胥催租,百姓無以為生,自己無力拯救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百姓的疾苦和自己的遭際,釀成濃濃的愁雲,積壓於心頭。他只能借酒澆愁。歡娛吹散春愁只是暫時的,詞人儘管狂放豪爽,但深隱於心頭的創痛,卻是無計消除的,曠達的筆觸,只能使讀者更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

江城子·墨雲拖雨過西樓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時進士。以文章知名。神宗時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與密、徐、湖三州知州。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團練副使(執掌地方軍事的助理官)。哲宗朝,舊黨當權,召還為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並出知杭、潁、揚、定四州。新黨再度秉政後,又貶謫惠州並以六十三歲的高齡遠徙瓊州(今海南島)。徽宗立,赦還,第二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市名)。他是繼歐陽修之後的宋代文壇領袖。詩、詞、文造詣都很高,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蘇軾才情奔放,為詞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一掃晚唐、五代以來文人詞柔靡纖弱的詞風,創造出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筆力縱橫,氣勢磅礴、豪壯清雄之作尤新人耳目。在詞的題材、意境、體制等方面均進行了開拓和革新,對於詞的發展起到了極為有益的推動作用,堪為豪放詞派之創始人。著述頗豐,有《東坡樂府》,存詞三百五十餘首。 [2] 
參考資料
  • 1.    宋佳芹編著,最美的詞 超值白金典藏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1,第182頁
  • 2.    林語堂等.《蘇東坡傳》: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年1月:第2-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