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南垟

鎖定
江南垟,位於温州市鰲江南畔的廣袤平原,綠洲廣漠,上游至江口向東海無限延伸。即現今的温州市龍港市蒼南縣宜山鎮、錢庫鎮、金鄉鎮、望裏鎮、炎亭鎮一帶的沖積平原,史稱“江南垟”。
中文名
江南垟
外文名
Jiangnan Field
別    名
江南平原
位    置
温州市龍港市、蒼南縣沿海平原
語    種
蠻話、金鄉話、温州話、閩南話
中心城市
龍港市、蒼南縣錢庫鎮
面    積
209.1 km² [1] 
人    口
70萬 [1] 

江南垟歷史沿革

海積沖積成平原
遠古時期,江南平原是一片海洋,後因地殼運動形成近山和近海,而後隨着河流與潮流的交互作用,以潮流作用為主要營力,並藉助於灘塗的淤漲和沙洲的合併,逐漸靠岸而成海積沖積平原,成型過程極為漫長。
唐貞元年間(785—805年),路應任温州刺史,興水利,築堤防,使江南土地得到開發。
唐大中至鹹通年間(847年—874年),蘆蒲、白沙一帶平原地區有了興建寺廟的記載
吳越王首開運河
到了五代後梁時期,江南平原的宜山、錢庫等地逐步形成小集鎮。此時吳越王錢鏐大興水利,開鑿江南運河西渠,一支由錢庫向北至湖前直浹河,一支向南至蓀湖將軍嶺腳下
宋代,宜山、舥艚立鎮,江南平原的村落已是星羅棋佈。
汪知縣修築閘埭
北宋端拱年間(988—989年),鄉民在雲巖三峯寺前修築江埭,阻擋橫陽江南港(橫陽支江)海潮入侵江南平原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鄉民陳驥創建石競陡門(鯨頭水閘前身),引橫陽江南港上游淡水進入江南河網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江南鄉民開鑿江南運河東渠,一支由錢庫向北至江口方巖下,一支向南至金鄉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錢庫鄉賢林仲彝興建烏嶼、新潛、湖南三座陡門,並新開河道多處。烏嶼陡門旁的摩崖石刻留有銘文:“陵谷變遷,滄海成田。人用智力,復歸其天。瀦之為淵,決之為川。澤潤生命,於萬斯年。”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廣西梧州人汪季良任平陽知縣。他在江南河網的主要入海口建造土埭和陡門以擋潮排洪,並控制江南河網水位,讓江南河網起到灌溉和航運的作用。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開工,建成後的土埭長70丈,陡門3孔,受益農田二十萬畝。
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江南鄉民在江南平原外圍修築三條海塘,一條自江口至白沙,名白沙塘;一條自江口下埠至舥艚斜溪,名東塘;一條自三峯至朱家站,名西塘。 [1] 

江南垟語言

江南垟片區以通行蠻話為主,係為蒼南縣原住民語言,舊稱平陽土語。
不同鄉鎮夾雜使用閩南話、温州話、金鄉話,以及極少數的畲客話。乘坐縣內城鄉巴士,經常可以聽到2-3種不同方言,各方言之間無法互通交流。

江南垟江南垟的治理

現在的江南平原地域遼闊,面積209.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0萬人。由於地處浙南沿海暴雨、颱風頻發區,其上游山丘區缺乏建設調蓄水庫的條件,山丘來水直接注入平原,平原區水系缺乏骨幹排澇河道,歷史人工開挖和自然形成的河網已淤積明顯,過水斷面無法滿足河道行洪、排澇、蓄水的要求,同時因下游河口受外江(海)高潮和洪水位頂託或倒灌影響,致使洪澇災害頻繁,現狀排澇標準僅達5年一遇。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江南平原水系治理,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分兩期啓動實施龍港到金鄉運河的應急工程,疏浚治理河道總長7.1公里。又於2016年和2018年分兩期啓動實施龍港圍墾區河道開挖或拓寬,整治河道10.5公里。但這樣的治理還遠遠達不到要求。目前,蒼南縣水利局正在推動江南平原骨幹排澇工程,期望形成“兩縱四橫一溝通”骨幹排澇格局,計劃拓浚排澇河道總長120.8公里,並新建一批閘站、泵站、水閘等配套工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