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化龍

鎖定
江化龍(生卒年月不祥),清代人,字尚容,廣東省番禺縣江村(今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江村)人 。江化龍於1739年(乾隆4年)奉旨接替雷澤遠,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北路協副將。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中的這階段,台南以北之台灣中南部及北部的駐地最高武官將領。
本    名
江化龍
出生地
廣東
國    籍
中國
所在年代
清代
他生性耿直,自小有大志,可是屢試不第,於是投筆從戎。由於英勇善戰,得到上級的賞識,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兵部尚書趙申喬巡視廣東,提拔他為列校官。雍正二年,出任澄海守備。不久奉詔入都,任御前侍衞。1727年,被派赴福建省任浦城遊擊,旋升為福州提標參將,到1735年升為副將,兼掌督標中軍帥印。當時,福建省的福清、蒲田等縣土匪猖獗,民間叫苦不迭,江化龍率兵清剿,土匪聞風而逃。不出半月他將匪首捕獲,繩之以法,對脅從者一律從寬發落,遣送回鄉,土匪感其義,紛紛散去,不再聚眾鬧事。剿匪事平後,他提升為漳州總兵。乾隆五年(1740年),荷蘭入侵台灣省。江化龍被朝廷任為台灣北路副將,領兵抵抗荷蘭侵略軍的入侵,大敗敵兵,戰功累累。收復台灣後,他受命為金門島總兵。此時,江化龍已積勞成疾,請求解職,台灣總督那蘇圖苦留。後返回大陸,出任福建省汀洲、邵武、延平、建陽等地的總兵。  縱觀江化龍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軍旅中度過。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且富有謀略,故屢獲戰果。他統率的軍隊 ,紀律嚴明,深受百姓愛戴。據鄉人回憶,他為官數十年,前後接受獎賜不計其數,但大都分散給下屬,而自己佔有甚少。因此,他解甲歸田後,青鞋布襪,過着清貧的生活,誰知道他竟是戰功赫赫的老將軍呢!  江將軍享年81歲。
前任:
雷澤遠 台灣北路協副將
1739年上任 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