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元勳

鎖定
江元勳,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生於福建武夷山 [4]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5] 福建省茶業協會會長 [6]  [44] 是正山小種紅茶第二十四代傳承人 [7] 高級評茶師 [6] 製茶高級工程師 [8] 金駿眉紅茶創始人 [9] 
中文名
江元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4年
主要成就
正山小種紅茶傳承人
帶領團隊創新研發出金駿眉紅茶
出生地
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江元勳人物簡介

江元勳日常照 江元勳日常照
江元勳,1964年出生於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因世代生產經營“正山小種紅茶”,茶界泰斗張天福先生稱其家族為“茶業世家”; [27]  江元勳9歲便上山採茶,13歲跟着祖父製茶 , [4]  1977年—1987年,於桐木村村辦企業桐木茶廠學習製茶;1988年—1996年,工作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茶廠,先後擔任了茶廠技術員、評茶員、廠長等職;1997年,創辦元勳茶廠,其後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 [10] 

江元勳人物經歷

江元勳不忘初心 堅守傳承

江氏家族世代經營茶葉,有“茶業世家”之稱。400多年來,江氏家族始終堅守、傳承正山小種紅茶製作技藝。在正山小種紅茶的產銷幾近瀕臨絕跡的時候,江元勳始終都守着祖先傳承下來的紅茶製作技藝,並積極開拓、復興。 [28] 
上世紀九十年代,正山小種紅茶核心產區桐木關,茶山逐漸荒蕪,工藝瀕臨失傳,茶廠逐漸倒閉,茶農舉步維艱,正山小種幾乎面臨絕跡。 [28]  1997年,江元勳白手起家,創立元勳茶廠,致力於“為世界製作最好的紅茶”,在保證茶葉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摸索着最適合中國紅茶的出路。 [7]  [10] 
茶屆泰斗張天福先生2001年為江元勳題字 茶屆泰斗張天福先生2001年為江元勳題字 [27]

江元勳創新工藝 始創駿眉

為了適應國內快速發展的消費需求,開發國內紅茶市場,正山小種第24代傳人江元勳及其團隊,一邊繼續走正山小種的外貿路線,一邊尋找如何突破傳統工藝,製作新口感的紅茶。 [29] 
2005年夏末,江元勳與指導公司的製茶師傅江駿生、江駿發、梁駿德、温永勝、陳貴寶、胡結興等人以芽尖為原料,在正山小種紅茶製作工藝基礎上創新,採取温濕調控發酵、炭焙,“偶得”一款香、水、味、韻均非常優質的紅茶,這就是“金駿眉”的雛形。2006年,在張天福、駱少君等茶界前輩的指導下,經過反覆試驗,金駿眉基本定型。2008年,進一步優化品質完善工藝後,金駿眉正式投放市場。 [29] 
正山堂金駿眉 正山堂金駿眉
武夷山桐木村:正山小種發源地、金駿眉發源地石碑 武夷山桐木村:正山小種發源地、金駿眉發源地石碑

江元勳增產增收 造福四方

茶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脱貧致富、鄉村振興中發揮產業支撐作用。 [30] 
從 2010 年起,為響應“精準扶貧、精準脱貧”號召,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精神,金駿眉創新制茶工藝被輸出到全國各地。結合“貴州普安、湖南古丈、湖北巴東、四川廣元、河南信陽、山東諸城、浙江紹興”等十餘個全國優質茶產區的茶葉原料,合作研發了創新紅茶產品,帶動了各地紅茶產業蓬勃發展。 [31] 
通過“公司+基地+茶農(貧困户)”的產業帶動扶貧模式,切實解決了當地夏、秋季茶青的下樹率低和銷路不暢問題,提升了當地紅茶製作技藝,提高了當地紅茶品牌的知名度,帶動了駿眉紅茶產業體系所在產區約10萬户茶農的增收,累計直接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户2100多户實現增收脱貧目標, [32]  有力促進貧困地區產業升級,提升貧困農户的“造血”功能。
以湖北巴東他與貴州普安為例。截至2022年在巴東合作的茶農超過1000户,合作社2家。2019年全年收購茶青近50噸,加工幹茶超過10噸,支付茶農茶青收購資金512萬元,帶動600多户貧困户脱貧增收,户均增收8000元。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主要銷往武漢、西安、重慶、貴州等地。2020年3月復工復產以來,積極收購茶青,在綠葱坡鎮中村村 [43]  共收購茶青90多萬元,户平均增收1萬元以上。5月在小神農架村收購超過50噸鮮葉原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採茶季,帶動148户茶農增收,最高增收3萬元。 [33] 
正山堂普安紅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收購貧困茶農茶青、茶青上浮獎勵、生產物資(茶樹專用肥料)發放、年終利潤分紅等扶貧投入共計508萬元,抱團發展的2130户農户全部實現脱貧摘帽。2021年共收購名優茶青28.88萬斤,支付茶農茶青收購款366.7萬元,2022年持續助力2434户農户增收。正山堂·普安紅公司攜手基層百姓,紮實地走出了一條以茶為生的提技增收之路。 [34] 
湖北恩施巴東紅茶文化體驗館 湖北恩施巴東紅茶文化體驗館
正山堂普安紅助力普安縣2020年脱貧摘帽 正山堂普安紅助力普安縣2020年脱貧摘帽

江元勳弘揚文化 傳播四海

江元勳深知紅茶文化是一筆巨大而珍貴的財富,在政府部門和茶業協會的支持認可下,他將“世界紅茶發源地”、金駿眉發源地”兩塊石碑立在了桐木村,為桐木乃至武夷紅茶立起了兩塊金字招牌。他經常組織茶農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各種推介活動,帶上茶樣和宣傳資料,為正山小種紅茶在各種活動中爭得一席之地,以提高紅茶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他還着手與世界茶葉委員會、歐盟茶葉委員會共同發起世界紅茶節,在武夷山匯聚世界各地紅茶業界代表,形成產銷高端對接。
2014年,行業內專業的文化機構——正山堂書畫院正式組建,其後北京正式設立了正山堂書畫院交流中心。 [35]  正山堂書畫院積極將茶文化與“一帶一路”海絲文化、閩商文化相結合,推動茶與書法、楹聯、詩詞等經典傳統文化領域的跨界交流與創新。
依託武夷山茶文化資源,正山堂書畫院以金駿眉等紅茶為載體,每年組織國內文化學者創作以金駿眉、武夷山、正山小種等為主題的詩詞、楹聯、書法作品,舉辦一系列茶文化詩詞、楹聯展覽和書法大賽。 [36]  其中,全國茶文化書畫展已成為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的標誌性活動之一,受到了茶界、書畫界、詩聯界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一帶一路”國家政策的帶領下,正山堂書畫院走進西方高等院校,與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法國巴黎南戴爾大學、法國洛林大學的孔子學院合作互動,使中國的茶文化,與其他優秀傳統文化一起,在中西教育交流中,得到文明融匯和文化傳播。
近年,通過與人民日報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共同着力,《正山堂詩詞》《金駿眉詩詞集》《金駿眉書法集》《金駿眉楹聯集》等文化類書籍陸續出版,以多元形式展示中國紅茶的風采,助力中國茶文化的傳播。 [37]  同時,多次參與海外茶葉及食品相關展會,考察國外茶產區,將中國茶與中國文化,在英國、法國、中亞、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大力推廣,促進海內外不同文明。
《正山堂詩詞》首發座談會 《正山堂詩詞》首發座談會
外國友人品鑑紅茶 外國友人品鑑紅茶

江元勳不忘初心 奉獻回報

飲水要思源,江元勳奉行的“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製茶”的人生哲學與理念,在公益、慈善方面,積極作為。2008年投入5萬元,用於新建、改建、擴建道路4公里, [38]  解決桐木村茶農採茶難,售茶難的切身問題;他積極響應政府“百企幫百村”號召,出資改造桐木村廟灣地區夜間照明設施,極大方便了村民夜間出行; [38]  2012年邀請福建省立醫院和武夷山市立醫院在桐木村開展送醫下鄉活動,免費為150多位村民就診送藥。
2013年開始在福建省農林大學設立獎助學金,每年5萬元,為優秀、貧困大學生改善學習生活條件; [39]  另外為保護閩江源區域生態環境,投入15萬元購買專業的環衞車和環衞設備, [38]  定期派專人收集生產、生活垃圾,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幾乎每年,江元勳都向人大會議提出加強生態保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等相關議案,並身體力行推動議案落到實處。江元勳常抽空到茶農家中拉家常,耐心宣傳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提高茶農對保護綠水青山極端重要性的認識。江元勳投入資金,購置了垃圾車,在各自然村道路沿線增設200多個垃圾桶,免費提供給桐木村每家每户村民使用;在山道旁設立的巨型公益生態宣傳牌,也在提醒人們注意保護生態環境。 [40] 
江元勳擔任福建省、南平市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提出的議案、建議、意見涉及生態文明建設、吸引人才迴歸、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衞生等多個領域,均受到高度重視,得到很好迴應。 [41] 

江元勳人物評價

在2008年“陸羽獎”的頒獎典禮上,駱少君宣讀的頒獎詞對江元勳有這樣的評價:“他在桐木關下出生,守着一段曾經的傳奇長大。父輩們的故事裏,有一種茶紅如鮮血,絢爛芬芳,她曾經風靡過歐洲貴婦的茶盞,也曾經讓詩人拜倫頂禮膜拜。然而,在他的記憶裏,儘管茶色如此豔麗,卻挽不回現實的無名和蒼白。潮起潮落,正山小種紅茶好像重新走回了深閨,只等人來,重新掀開歷史的蓋頭。在這樣的困境中,他站了出來,以藝術家一樣的想象神奇地點化着武夷紅茶片片纖細的葉尖。左手是金,右手是銀,正山小種紅茶在他的指間獲得了涅槃重生。” [10] 

江元勳所獲榮譽

2008年,榮獲海峽兩岸茶文化最高榮譽“陸羽獎”; [10] 
2011年,榮獲“2010年度福建年度人物”; [11] 
2012年,擔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12] 
2013年,榮獲“2013中國茶葉行業十大年度經濟人物”; [13] 
2014年,獲福建省“製茶高級工程師”證書; [8] 
2014年,榮獲“武夷山市2010-2013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 [14] 
2015年,當選為十一屆武夷山市工商聯副主席; [15] 
2015年,獲“南平市勞動模範”稱號; [16] 
2016年,榮獲“茶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稱號; [17] 
2016年,榮獲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頒發的“首屆興文強茶貢獻獎 傑出茶人”; [18] 
2016年,被評為“第四批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正山小種紅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9] 
2017年,榮獲“覺農勳章”; [20] 
2017年,獲“武夷山市茶葉專家人才庫審評專家”成員榮譽稱號; [21] 
2018年,獲“正山小種十佳匠心茶人”榮譽稱號; [22] 
2018年,長城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獎勵(正山小種紅茶的傳統制作技藝基礎上創新二等獎); [23] 
2018年,被評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紅茶製作技藝(正山小種紅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4] 
2020年,榮獲“傑出中華茶人”稱號; [25] 
2020年,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1] 
2022年,當選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 [26] 
2022年,被表彰為福建省非公有制經濟優秀建設者 [2-3] 
2023年4月,被授予福建省勞動模範稱號。 [4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