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龍吟·春閨

鎖定
《水龍吟·春閨》是清朝女詞人徐燦的作品。這是一首暮春懷人詞,詞的上片寫景,狀暮春時節的風物,渲染春愁;下片言情,抒發思人之苦。
作品名稱
水龍吟·春閨
作    者
徐燦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拙政園詩餘》
文學體裁

水龍吟·春閨作品原文

水龍吟①·春閨
隔花深處聞鶯,小閣鎖愁風雨驟。濃陰侵幔,飛紅堆砌②,殿春③時候。送晚微寒,將歸雙燕,去來迤逗④。想冰弦⑤悽鶴⑥,寶釵分鳳,別時語,無還有。
怕聽玉壺⑧催漏,滿珠簾、月和煙瘦。微雲卷恨,春波釀淚,為誰眉皺。夢裏憐香⑨,燈前顱影,一番消受⑩。恰無聊、問取花枝,人長悶,花愁否。 [1-2] 

水龍吟·春閨註釋譯文

水龍吟·春閨詞語註釋

①水龍吟:詞牌名。
②堆砌:壘積磚石並用泥灰粘合。《紅樓夢》第五十回:“鏤檀鐫梓一層層,豈不良工堆砌成?” 蕭三 《節孝坊》:“這幾塊頑石,堆砌起一級、二級、三級,不知壓死了多少女人!”
③殿春:春季的末尾。指農曆三月。
④迤逗:挑逗;引誘。
⑤冰弦:琴絃的美稱。傳説中有用冰蠶絲作的琴絃,故稱。
⑥悽鶴:語本別鶴操。別鶴操,樂府曲名。晉崔豹《古今注》卷中:別鶴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無子,父兄將為之改娶,妻聞之, 中夜起,倚户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而悲,乃歌日:‘將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遠路漫漫,攬衣不寢食忘餐!’後人因為樂章焉。”後用以指夫妻分離,抒發別情。
⑦寶釵分鳳:即分釵劈鳳,喻夫妻離異。鳳釵,釵的一種,婦女的頭飾。元任昱《上小樓·題情》曲:“巴到明,空自省,青樓薄倖,恨分開鳳釵鸞鏡。”
⑧玉壺:玉製的壺形佩飾,由皇帝頒發,寓敬老、表功之意。 [3] 
⑨憐香:比喻對女性的憐愛。憐香惜玉。
⑩消受:禁受;忍受。元張氏《青衲襖·偷期》套曲:“回眸相顧,兩意相投,此情消受。”

水龍吟·春閨白話譯文

遠遠地,從花叢深處傳來幾聲黃鶯的鳴叫,小樓外風一陣,雨一陣,小閣內人憂愁。濃蔭匝地,一直延伸到門前,彷彿要爬到幔帳上來;滿地堆積的是飄零的殘花敗絮,這是一個惱人的暮春時節。雖是暮春時節,將近傍晚時仍是有些寒意,翩翩的燕子雙雙歸來,一路上互相嬉戲。燕子都能呼朋引伴,樂在其中,而自己卻與丈夫天各一方。現如今,只有那分別時的一聲聲珍重依稀索繞耳際,似有還無,這是一種無法言語的悲涼。 [4] 
空閨獨守的日子,最為害怕的就是黑夜降臨,那綿綿的黑夜彷彿沒有盡頭,是那樣的難以忍受。最不願意聽聞的就是那更漏之聲,更漏催促着漫漫長夜的降臨,而獨守空閨的人只有和輕煙殘月相伴。微雲與春波也彷彿受到了詞人情緒的感染,充滿了哀怨之意。幽幽的夢境裏,昏黃的燈光下,詞人顧影自憐,那種悽清,真有點讓人難耐。 [4]  適逢無事可做,便詢問花枝,人一直如此憂愁煩悶,花朵會憂愁嗎。

水龍吟·春閨創作背景

在清康熙五年(1666年)陳之遴死前,徐燦與他煢煢相守,還不時聊以詩篇共同抒寫愁懷,消磨歲月。此段時間創作《拙政園詩集》,這首《水龍吟·春閨》是其中的一篇。 [4] 

水龍吟·春閨作品鑑賞

水龍吟·春閨文學鑑賞

起首二句“隔花深處聞鶯,小閣鎖愁風雨驟”。寫春日所聞,同時點出春愁。小樓內女主人公愁眉緊鎖,愁緒滿懷,愁容滿面,卻不直言,卻説“小閣鎖愁”,造語新奇又形象生動,讓人彷彿見出一弱不禁風的女子在對窗抒愁。
次三句“濃陰侵幔,飛紅堆砌,殿春時候”,寫窗外所見,同時交代時令。古時常以花比人,以花之凋零比人之容顏衰老,故而常有落花流水之嘆。這裏詞人看到花已殘敗,春也將去,惜春憐己之情不覺湧上心頭,因此不覺愁上眉頭。其實這只是惹起詞人愁緒的一個方面因素,更讓詞人愁索於心的還有那雙飛的燕子:“送晚微寒,將歸雙燕,去來迤逗”,這幾句仍是所見。鳥兒尚能雙飛雙棲,而詞人卻只能忍受空閨獨守的殘酷。
上片的最後四句“想冰弦悽鶴,寶釵分鳳,別時語,無還有”,寫詞人的所思所想。自己與丈夫天各一方,詞人禁不住愁從中生。
至此,上片煞拍,不盡之愁卻在延續。上片詞寫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下片則重在抒情,抒發詞人心中愁思。
“怕聽玉壺催漏,滿珠簾、月和煙瘦”。空閨獨守的日子,那是一種無法言語的寂寞和淒涼。
其下三句“微雲卷恨,春波釀淚,為誰眉皺”移情於景,愁苦本來屬於詞人,而微雲與春波也彷彿受到了詞人情緒的感染,充滿了哀怨之意。
“夢裏憐香,燈前顱影,一番消受”此三句,詞人直接抒發感慨。
末四句“恰無聊、問取花枝,人長悶,花愁否”,以一個問句結尾,訴説詞人心中深重的愁悶。花枝本無法作為問取的對象,詞人卻作如是説,足以見出詞人無聊之極,寂寞之極。這最後四句,或移用“淚眼文花花不語”這一模式,造語極為新巧,因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之感。 [4] 

水龍吟·春閨名家鑑賞

《詞則·閒情集》卷六中評其《水龍吟·春閨》詞雲:“神味淵永,固自不讓李易安。”
陳廷焯在《詞則·閒情集》中既贊其“神味淵永”,又稱其“綿麗,得北宋遺意”。 [1] 
參考資料